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设计与实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设计与实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中学生无论认知水平还是知识经验,均较小学阶段有了显著提升,此时的课堂小组讨论本应呈现强生成、宽视域的态势,却仍存在议题设置及小组分配随意、讨论分工模糊、教师角色转换不完全等隐性不良因素。对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努力提高问题质量、合理划分组别、细化任务分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聚焦生成,找准设疑时机、自然转换身份,以令小组讨论发挥其真正的实效价值。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小组讨论 教学设计 实施形态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推广与实践,多数教师已能将小组讨论活动日常行为化,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明显增加。但表面的活跃未必就能收到预期效果;快乐的课堂背后,也同时盘踞着一些隐性、却又真正关乎学生所得的失当因素。只有首先对现实误区充分认识,才可能探寻到讨论活动之为一种有效教学手段的正确课堂组织方法。

一.语文小组讨论中隐性的失当因素

(一)讨论议题设置的随意化。

小组讨论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极具普适性,语文学科因其工具性、综合性等特点,则更易被曲解为:所提问题可以泛化,总归隶属于语文学科范畴即可。这会让部分教师对讨论环节缺乏明确的效果预期及整体性教学计划,课堂中虽设问重重,但或毫无重点,或逻辑混乱,或超出认知水平,或设疑时间节点不当,总体看来随意性强,实效意义不大。

(二)小组人员构成的自由化。

虽然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常被采用,但有不少教师为了节省上课时间、方便课堂组织管等,要求学生按照原有座位前后两桌合为一组,却很少关注到学生间的交往能力及思维差异。有的教师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小组自由组合,却仍忽略了对异质学生间互惠互助的有利条件的运用。这两种分组方式的最终结果,在某些时候或有可能加速学生能力的两极分化,有悖于“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纳教育理念。

(三)组内任务分工的模糊化。

分组明确后,教师通常会直接对学生进行设疑,然后组内讨论、班内汇报、组间质疑补充,最后点评总结。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学生各抒己见,实则只是少数同学表达见解、张扬个性的舞台。教师忽略了对各组成员提出组内任务分工的要求,导致开朗的滔滔不绝,思维更加发散;内敛地默不做声,甚至置若罔闻。讨论活动徒具形式,无法实现对全体同学听、说、读、思等多方位能力的综合训练与培养。

(四)教师身份角色的线性化。

所谓角色的线性化,即未能随客观需要灵活、及时地转换身份。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许多教师确实已由传统的“知识传声筒”变身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同学观点的倾听者,但当有小组讨论环节出现时,却仍以“粒子”的身份孤立存在于课堂学习场之外,充当倾听者,而非讨论参与者,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二.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活动有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形态

观念上的认同只是形而上的“知道”,只有明确了实用价值,生成稳定的行为动力,才会有意识地将“课堂讨论”提至备课日程中,并从实践中获取行动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并具体实施时,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讨论话题的设计——巧妙而灵活

1.确定重难点,找准设疑“抓手”

一篇课文,可设疑之处着实不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有所甄别。首先,紧扣课标,将学段目标或按能力序或按知识序逐渐细化至单元教学目标,并最终确定本文在该主题组元中实然及应然的教学价值,即教学重点。接着,认真研读教材,结合本班学生具体学情,确定教学难点。

2.理清逻辑脉络,关注前后衔接

问题的出现应以课文内容为依托,以避免突兀之感。教师必须充分理解文意,把握逻辑脉络,有层次、分层级地编排、组织议题。其中,“子母论题法”便是行之有效的一种设疑方式。如在沪教版六年级下《一千张糖纸》的课文讨论中,教师可围绕主题的探讨,遵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设置子题,在理清文章线索的同时,形成对表姑、我与世香两组人在事件发生前后不同态度及反应的对比,进而引领学生顺畅地完成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3.关照讨论生成,创生“矛盾冲突”

讨论的实践价值在于鼓励自主表达,由思维的碰撞产生思想的深度交流,令参与者各有所得。因此,教师应将关照重心聚焦于预设之外的生成,挖掘并分享创意观点。有时,为了生成的高品质化,教师还需适当给予反向引导,创生激化“矛盾冲突”,进而“强迫”学生深度挖掘分析,令讨论呈现可持续性,让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同时获得提升。如《荷塘月色》一课,教师可在感受荷塘美景时,提出:“虽然开篇即有‘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但我怎么觉得沉浸于此情此景中,作者朱自清早已没有了那份‘不宁静’呢?”进而激发讨论欲望和热情,令小组讨论活动更具深度与价值。

4.适当引入教学资源,辅助学生深层次思考

课堂讨论的广角度、强生成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但由于其认知水平有限、生活阅历不足,极易导致讨论的表象化、浅层次化。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其学习盲点和停滞点处,及时引入课外资源,拓宽学生视域,以辅助其深层挖掘与思考文本,并最终跳出文本,站在高地“统筹全局”。如《荷塘月色》的主旨分析,教师可深度拓展“思乡说”及“家庭不和说”的相关内容,并让学生讨论:这两个是不是作者近来“心情颇不宁静”的原因?哪种观点最为主要?这种多元视角解读,不但丰富了原有认知,锻炼了思维能力,且更易于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样的小组讨论也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

(二)讨论环节的发生——合时且弹性

讨论活动的成效,并非决定于讨论时长或讨论频次,而更在于讨论行为的发生是否合时宜。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存在于情境性的活动之中,知识的获得是一种参与、内化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最佳的课堂讨论,应发生于上课后的20—25分钟。一方面教师可在上课伊始补充背景资料,为深层讨论做好知识链接;另一方面,讨论前的“序曲”有助于激发讨论兴趣,酝酿讨论情绪,以便学生迅速投身小组活动。同时,此时间段内,学生的有意注意正逐渐消散,安静有序的课堂环境已很难再让学生集中精力;此外,下课前的讨论更有益于学习兴趣的保持,令课后学生的自主性拓展阅读成为可能。

当然,教师还应根据每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接受情况,调整讨论活动计划。如思维的停滞处、观点的争议处、思想的创新处等,均是组织讨论的优质节点。

(三)小组划分的原则——“异质”、“互惠”

小组的划分方式侧面反映着教师的教学观念。新课程理念滋养下的教师,应能充分考虑学生间性别、性格、生活背景、认知水平、元认知能力等多方差异,采用“异质”的分组方式,让自信健谈改善怯懦沉默,让博学广识改变肤浅偏激。同时,避免小组成员的固定化。议题种类的不同,对不同学生来讲难易有别;即使是同一学生,也会出现理解层次上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讨论预设中还要依据论题种类及学生的思维能力,经常变换组别,真正践行因材施教思想。

分组人数上,对于常态的30—40人的班型,华东师大区培民认为:5人组是讨论的一个相对理想数字(参见区培民《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2009)。人数太少易导致组元数过多,汇报信息冗杂,课堂不宜把控;人数太多则会令规定时间里的组内讨论不够充分,甚至加速两级分化进程,不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四)组内讨论任务的安排——强分配、巧设规

绝对自由的讨论必然导致活动意义的虚化;所谓“获得”,也不过是少数人的个体结果。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会更加关注群体发生的结果。开始讨论前,教师可为各组指定一名更具公信力与责任心的活动主持人,并要求其发挥“统领”、“调度”作用。如,有意识地安排性格内向者优先发言;适当“控制”言语能力强者的表达次数及次序等。同时,教师又必须硬性规定“每位同学均要表达观点”,找出理据便可。教师课前需印制好“讨论工作纸”,明确填写方法,要求组内同学轮流担任观点记录员及汇报员,以确保讨论活动对所有同学的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五)教师角色的转换——恰当而自然

教师教学环节中的角色预期决定了其不同的行为方式。小组讨论时,教师除常规的倾听者、评价者外,更多的应是信息源和参与者。作为信息源,教师需掌握各类信息的获取途径及方法,以在方向上为学生提供指导与支持。作为参与者,教师可走进小组内部,感受讨论氛围、观察讨论行为;也可走到小组汇报中间,参与双方争辩。此时教师的言语,可以是个人真实态度的表露,也可是扰乱视听的“手段”,以诱发学生深度思考。

小组讨论呼唤教师民主的精神和宽容的心态,这样方能充分尊重学生语文学习中个性化、个别化的情感体验。在由学习场与教学场形成的复合讨论场中,学生才能得到教师经验的投射,教师也同时获得了学生给予的反哺,学习共同体真正得以创建。

小组讨论在中学语文课堂虽已为常态,但其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高效性却似乎并未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关注与反思的焦点。只有话题巧妙、任务科学、时机恰当、评价多元的小组讨论,才真正是形式与意义共生的教学活动环节;这样的中学语文课堂,也才是建构与生成并存的家园。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