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蒜薹采后处理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蒜薹采后处理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采收期

收贮蒜薹以成熟度适中、健壮为好,偏嫩、偏老均不适。覆盖地膜,使用各种促进生长的植物激素均影响耐藏性、抗病性。紫皮蒜薹一般于5月上旬采收,白皮蒜薹则在5月20日以后。一种蒜薹在某一产区的采收期只有3~5 d,以3 d中前1~2 d采收的耐藏性最强。采收过晚,蒜苞偏大,条基部白根,质地偏老,贮藏效果也不好;采收过早,蒜薹短小,尚未长足,产量低,品质差。

2采收

采收时间应避开不利的天气如雨天、雾天等,选在晴天下午,此时茎片萎缩具韧性,不易折断。采收时用提薹法以减少伤口面积,不能用刀割。采收的蒜薹长度在30 cm以上,但不能太长,过长会影响蒜头生长;也不能过短,否则蒜薹的产量和质量会受影响。蒜薹采收后应立即装入易通风的包装容器中,或捆成捆,集中在地头或集散地,地头或集散地要设有凉棚,尽快使蒜薹降温,避免雨淋,日晒,减少微生物污染。

3分级

采收的蒜薹应去掉抱薹叶鞘,剪去基部纤维化部分,剔除伤、烂、薹苞过大、过细的蒜薹。然后按不同产地、不同批次、不同等级打捆,打捆时薹苞对齐,用塑料绳在距薹苞3~5 cm的薹茎部位捆扎,每捆质量0.5~1.0 kg。有的采用把薹根对齐、小把捆扎的打捆方法,这样做美观,但却并不利于贮藏。加工时,左手戴线手套,右手用无锈、清洁的剪刀剪去总苞前面多余的苞片(梢片),剪刀要注意用75 %酒精消毒,防止病菌互相感染,加工时,薹梢已变黄失水的部分应剪去,根据蒜薹的质量,剪去薹梗基部出现纤维化和黄化的部分。

4装袋

捆好把后装袋。装袋要整齐、美观,装袋时注意蒜薹方向,不要弯曲。不同等级的蒜薹不可混装。装袋前注意检查袋子密封性,硅窗口是否剪好。装袋时,薹梢处尽量多留部分空间。装袋、摆放时要防止袋子划破,摆放要牢固整齐,袋口离开架子外沿10~15 cm(便于扎口,开袋透气等操作)。此时袋口仍然敞开,待库内温度稳定后再扎口,扎口时要用粗线绳,既易扎口、开袋,又不发滑,扎口必须紧实,袋口边沿全部对齐再扎牢,防止漏气。

5预冷

蒜薹采后应立即运至冷库,运输过程中,为减少雨淋、日晒,车上要盖苫布,但要保证通风,以防车内蒜薹温度升高,造成迅速老化。在24 h内将温度降到0 ℃,堆内温度与设定贮藏温度相差0.5~1 ℃即可。蒜薹最好就地生产就地贮存,尽量避免长途运输。

6贮藏

蒜薹的贮藏方法主要有小包装气调贮藏、塑料大帐气调贮藏、硅窗袋贮藏和气调库贮藏。贮藏前应将贮藏及包装用具放在库房内,用过氧乙酸、硫磺或甲醛等密闭熏蒸24~48 h,然后开库通气排除残药及刺激性气味,即可使用。

小包装气调贮藏:在100 cm×75 cm聚乙烯薄膜袋(厚0.06~0.08 mm)内装入蒜薹15~20 kg,薹苞在外端,装袋时应理顺一致,尽量装满,袋口应留出空隙以便扎袋和防止袋、薹接触,扎口勿紧贴薹梢。库温-(0.5±0.5)℃,当袋内氧气降至1 %或二氧化碳达12 %~15 %时,应松开袋口放风,当氧气为18 %以上,二氧化碳2 %左右时,重新封袋。贮藏前期每10~15 d为一放风周期,贮藏后期则7~10 d为一放风周期,发现袋内积水时应在放风时用干净毛巾擦干。此法可贮10~12个月。

塑料大帐气调贮藏法:大帐内可放2 500~4 000 kg蒜薹,将加工好的蒜薹放在竹筐或竹架上,帐底放入消石灰(按每10 kg蒜薹放0.5 kg计)吸收二氧化碳,密封后充氮降氧至5 %,每1~2 d测1次气。在0 ℃库温下,当氧气不低于2 %,二氧化碳不高于5 %,相对湿度在90 %以上时,可将蒜薹贮藏至8~9个月。

硅窗袋封法:可用硅窗保鲜袋、硅窗保鲜帐、活动硅窗大帐等多种方法。硅窗袋厚度为0.23 mm。应用硅窗袋贮藏可自由调节袋内气体成分,如当库温为(0.5±0.5)℃ 时,将氧浓度调至2 %~5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 %~8 %,可将蒜薹贮藏期达8个月。

气调库贮藏法:有条件的最好使用气调库贮藏蒜薹,因气调库有调节和测定气体成分的设备和仪表,有乙烯及二氧化碳的脱除装置,管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