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会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专业,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性的会计人才,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然而在这个背景下,中职会计的就业匹配率却屡屡下降,而这其中更主要的是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就此探讨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不断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中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
从目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来看,对初级会计人才的需求远大于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而培养初级会计人才,正是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是就目前中职会计毕业生的就业匹配率来看,中职会计专业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明显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标准,而这无疑反映了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会计目前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课程设置中文化课占很大比重,而专业课比重过小。而且在专业课程上,会计规则、会计制度等课程则是专业课程中的重要部分,而对于会计知识的具体运用、会计案例的分析却没有较多的论述,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纯粹的理论知识兴趣不大,而且学生因为不了解会计知识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能得到锻炼。此外,目前会计专业的相关教材内容都比较陈旧,主要介绍相关会计规则,缺乏新意,难以适应现代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
2、实训环节比重低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会计人才在市场上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追捧,因此许多中职、高职都开设了会计这一专业,但是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来看,会计专业学生对于会计操作,如记账、原始凭证的整理和审核、报表的编报等都不是很熟悉,由此可见中职会计实训环节比重过低。而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实训环节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上应该有充足的分量。多数的中职学校,在制定会计专业教学规划时,理论教学分量远远多于实训教学,当然并不是说理论教学不重要,理论教学是实训教学的基础,只有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性学习。但是就目前而言,会计专业对于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对于实训教学认为“够用”就好,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重视实践的特点。中职教育实训教学比重过低,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真正上手的机会很少,对于会计的基础操作不够娴熟,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企业的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
3、专业考核体系落后
会计专业,尤其是中职会计专业,既包括理论学习,如会计基础知识、会计规则等,同时也有相当比重的实训环节,从重要性来看,理论与实训同样重要。但是当前中职快就专业的考核体系仍然是以考试为主,通过应试形式,来考察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实训环节的考核,目前并没有开展。而从本质上来说,通过期中和期末的考试,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会计知识的学习并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如果仅仅考核理论知识,却不考核实训知识,那么学生也不会将会计实训放在与理论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
4、教师知识更新慢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师,许多都已从教多年,获得再教育或深造的机会相当有限,因而他们向学生教授的知识都比较陈旧,有的知识,比如会计规则目前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会计教师对此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此外,中职院校招聘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是只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提高,而对于会计专业的实训对知之甚少,实际工作经验几乎为零。因此,会计专业的实训只能是纸上谈兵,系统性的实践教学始终无法开展,学生也只能机械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一些过时的操作方法,而不能在实训学习中掌握会计人才所必备的操作技能。会计理论知识陈旧、实训知识缺乏,目前已经成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主要问题,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
二、会计教学改革探索
1、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应当使学生初步掌握会计基础知识,适应未来社会对初级会计人才的需要,而进行会计知识的储备。因此,中职院校在安排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时,一方面要遵循培养方案,依据教学大纲来安排应有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按照当代会计的发展趋势来对专业内容进行取舍,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未来的会计岗位相匹配。
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与高职、本科等阶段的会计专业学生相比,无疑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而中职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时,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初级会计人才,主要的岗位为:出纳、收银、记账、中小企业会计等,而这些岗位对于出纳业务、成本核算,以及基础的报表编制等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时,应该结合相应的工作岗位,增加专业内容,从整理原始凭证开始,到账单报销手续、单据的归类,以及如何到银行办理对公业务等都应该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讲解,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了解以后工作的主要流程,对工作有更好的适应性。
2、采用项目法教学
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初级会计人才,而企业最需要的也是那些刚毕业就可以直接为企业作出贡献的人才,而不是那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实践、来培养的学生。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实训课程时,采用项目法教学,在项目的开展中,模拟企业运作,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模拟不同的岗位,如出纳、收银、记账、中小企业会计,使学生在实训中就了解未来岗位的主要任务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模仿能力。通过项目法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模仿未来岗位的创作,使学生提前熟悉未来岗位,加强就业竞争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企业的需要。中职会计的教学在于应用,对于刚刚进入中职院校,学习会计的同学来说,他们的年龄相对其他层次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小,对于整个社会的认知也不够全面,对会计工作也仅仅停留在想象阶段,如果仅仅是向他们传授理论知识,教会他们简单的记账、点钞、报账等业务的操作,他们仍然不能够真正了解会计职业。而只有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采用项目法教学,让学生分饰不同的会计职业,才能让他们真正了解相应财务岗位的工作任务,提高专业兴趣和专业敏感性。
项目法教学除了在实训室里开展之外,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这不仅可以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有机会接触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会计师,弥补了学校实训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3、改革考核体系
中职会计教育的中心已经从原有的知识灌输,向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转移;教学方法也应该从注重结果到关注过程,因而对会计专业的考核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传统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考核有一定意义,但是对于实训环节的考核却没有太好的效果。
实训的考核不应该仅仅根据实训报告来进行,而应该围绕着整个实训模式而展开,实训考评体系要根据实训环节的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在基础知识掌握阶段,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基础操作进行考核,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规范书写数字,掌握货币资金结算、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日常核算都是会计实训中的重要内容,这些基础操作的训练应该每节课都进行相应的考核,务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将基础操作熟练的掌握。而对于项目教学中的考核,一方面要对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也就是对整个实训团队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应该对个人在项目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使考核时能够做到公正合理。而通过建立实训考核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能够认真对待,培养必须的职业能力。
三、结语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不仅要调整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应该增加实训环节的比重,改革考核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中职学习阶段,掌握好会计职业所必须的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满足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林发.中职会计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5)
[2]孙长稳.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之管见[J]教育改革,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