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健永金海归务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健永金海归务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龟种果树,在种出特殊品质的同时,

也种出了一条独特的人生道路。

刚刚过去的清明,海归陈健永挑选了一筐自己种植的春甜桔,来到与黄花镇相邻的九龙镇,祭奠长眠于此的祖父母:“留学归来,我已经找到了一条光明的人生道路。”他种的春甜桔,采摘时间可以从春节前持续到清明。

在距离广东著名的贫困乡镇广东省英德市黄花镇5公里处,再走过一段泥泞小道才能到达的塘角自然村,海归陈健永开设了自己的“安益农场”。从去年试投产至今,陈健永已经收获了14万斤果实,在前段砂糖桔严重滞销、价钱跌到两三毛钱一斤的情况下,他的春甜桔竟然卖到1.5元以上,而且供不应求。前不久,一个安徽客商从千里之外打电话给他:“再给我一车桔子吧,就一车。”

黑色半框眼镜、白皙脸庞、娃娃腔嗓音,眼前这个与传统“晨炊星饭、承星履草”农民印象极难重合的人,就是陈健永,毕业于澳大利亚前十排名的卧龙岗大学金融学专业。

在澳大利亚“重技术,不重学历”的留学经历,让他渴望通过“走技术道路产生实体价值”。尽管许多人都对他弃商从农感到不解,但他却用四年的耐心与勤快换来了旁人的刮目相看。“海归”返乡创业的故事已成为一段佳话,在当地广为流传。

近期陈健永的手机经常处于繁忙状态,通话内容大多是询问如何种好春甜桔。一位20多年从未涉足农业,学着与农业毫无相关的金融硕士,一夜间成为专家级农技指导员,他何以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入门修炼得道?

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

陈健永今年32岁,祖籍广东省英德市黄花镇。英德中学毕业后,陈健永考上了广东工业大学建筑系,2002年毕业并随母亲到广州居住。由于父亲仍在九龙镇,所以他经常抽时间回老家探望。九龙是英德砂糖桔的主产镇之一,也是清远重要的砂糖桔集散地,品质好、销路广的农产品给小陈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6年,陈健永从澳大利亚知名学府卧龙岗大学学成归国,那时国内股市正热,海归金融学硕士正炙手可热,人称“金海龟”,许多著名金融机构都想和他签约。2007年,他在广州一家著名的投资公司做投资助理,“手头掌握着3个账户,每天经手的资金七八千万”,陈健永回忆说,“那时也挺喜欢这份工作,而且股市正红火,每天都能帮客户大有斩获,挺满足的。”父母已经在广州买了房,其未婚妻在广州一家美资企业工作,待遇不错。

过了一段时间,爱思考的陈健永再也不满足这份工作,“炒来炒去,在股市不规范的情况下,大把的钱就是从这个口袋出,从那个口袋里入,有人盈利,必然有人亏损,整体并未产生价值。”深思熟虑后,他断然放弃了这份让人艳羡的工作。陈健永说:“为他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我更喜欢实业,做踏踏实实创造价值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此后,他花了一年时间,游走珠三角,考察实业。但他很快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再持续发展,面临转型升级。而不久后的金融危机,更让他彻底打消了开办工厂的念头。

在一次回黄花镇省亲时,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情定春甜桔

黄花镇虽是偏远贫困山乡,但陈健永发现,本地农民有种植砂糖桔的传统,当地为石灰岩地貌,土壤含钙量高,产出的砂糖桔味香肉甜。何不来这里种植砂糖桔?

打定主意后,陈健永没有草率从事,他必须找到适合的方向,才能有的放矢放手去干。当时,九龙、黄花等英德许多镇街都种植了大量砂糖桔,品质很好,但销路不稳定,有一定的风险。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考察,他得知有农户独辟蹊径种植了一种名叫“春甜桔”的柑桔,比砂糖桔更具优势:采摘周期较长,在管理上节省人力、物力,虫害又少等。这让陈健永眼前一亮。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该品种,小陈不但买了许多相关书籍,还亲自跑到该品种的原产地—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的有关部门咨询,到果农的果场实地察看。2006年5月,春甜桔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明柳甜桔”,适宜广东省中部无严重冻害地区种植。通过两年的市场考察,小陈终于作出了慎重决定:回乡种果树,而且要种附加值更高的春甜桔。

“留学3年,花费70多万元,然后回来经营果园?”亲朋好友都觉得不可思议,说他疯了, “阿永是否犯了什么错,被发配到乡下呢?”甚至有乡亲做出了此种疑问。

而陈健永认为:只要科学种养,农副产品行业还是前景不错的。“之前我也曾因母亲的动员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后来还是放弃了,不想跟别人一样挤这条道!”

他特别请专家对所租的荒地进行了检测,发现这里气候适宜、水质优良,而且土壤含有丰富的钙等微量元素,“种植的果实一定特别甜!”信心满满的陈健永在果场建起了一幢两层楼房,村民们看到了他扎根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在父亲的支持下,2008年11月,陈健永用家里积蓄和抵押贷款,投资200多万元,挨家挨户谈判,先后租下了70户村民的200亩撂荒地,开办起了农场。种起了这不同一般的新品种—春甜桔,至今已种植8000多棵。陈健永还挖塘养鱼,建成了猪舍,养1000多头猪,“养猪不是为挣钱,只为果树提供有机肥!”为了实现“立体式”种养,3年多来,陈健永已投入近200万元,终于形成目前这个初具规模的“英德市黄花镇安益农场”,做起了新式农民。

攻破技术难关

无论怀有多大热情投身农业,都必须花费大量精力、人力与财力,技术是陈健永必须突破的第一关。

“他很谦虚,常常会驱车来喝茶,探讨种植技术。”英德市九龙镇种植大户钟观水谈起这个小伙子赞不绝口,认为陈健永能在短时间内入门在于他“学习能力强,易接受新技术”。

陈健永回忆,当初选择种植春甜桔后找了很多资料与专家,却并未找到一本专门介绍春甜桔种植的教材。于是四处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终于摸索出很多妙招。

“春甜桔营养生长比生殖生长要弱,这决定了它与沙糖桔管理不同。”他说。正由于春甜桔营养生长较弱,“促秋梢与促花”在陈健永看来是决定最后产量的关键。他建议在11月底至12月初花芽分化期,用2次多效唑加高磷促花素起到促花效果。

“其实树体生长就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过程,只要掌握住大方向,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陈健永认为,重在抓住作物生长本质,在春甜桔上,有效提高其营养生长,弱化生殖生长就是一条种植捷径。

赢在起跑线

仅有技术是不够的。陈健永认为,专心的态度才是他和一同管理果园的父亲能够成功的核心。

刚开始陈健永也做过多种副业,但后来意识到如果不专心做好一件事必然得不到好结果,便将养猪场承包给别人,但可使用猪场、鱼塘废弃物。

此后,陈健永开始实践“重施有机肥、淡施化肥”的施肥理念。“全部施用有机肥,且要全天然。”面对市面上许多有机肥,他表示自制沤熟的有机肥用得更放心,效果也更好。

将猪粪淋上沼气鸡粪、花生麸、钙镁磷肥加微生物菌种混合而成的有机肥是陈健永种植春甜桔风味好的独门绝招。“一般果农不会这么做,累也很麻烦。”外行的陈健永与父亲却固执地坚持了四年。

不光是自作有机肥,他家春甜桔每一次基肥的施用都比普通程序更繁杂。首先要在树体滴水线外两边挖出30-40公分深的沟,分批放入鸡粪、石灰粉、微量元素肥料、花生麸与微生物菌种,这五道施肥步骤缺一不可,也是陈健永认为能比别人“赢在起跑线”的关键,“只要能打好基肥,产量就能有保障”。

第一年挂果取得了好成绩,陈健永预计今年投产的5000棵春甜桔产量可达50万斤,“只要能踏实专心做事,就能将桔子种好,不论是外行还是内行。”在他看来,他成功的经验并非传奇,掌握好方法加上一丝不苟的执行是关键。

耕耘后的收获

香甜的果实背后,牺牲的是两代人长相守。婚后,为了让陈健永没有后顾之忧,妻子放弃了自己“像公务员一样舒服的工作”,专心在广州照看孩子和婆婆。而陈氏父子,常年呆在这个偏远的山乡,守望着他们的果树。夏天,田野里有各种虫子叮咬;春天,还要防备突然蹿出来的毒蛇。山野,夜晚的寂寞,除了看书,消遣寂寞的就是看电视。到了周末,婆媳来看望他们,一家人才“热闹得像过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年后,春甜桔开始挂果。

细致的探索获得了预期的市场反应。春节过后,砂糖桔基本上就从市场消失了,春甜桔成了市场的新宠。那段时间,陈健永的手机响个不停,预约不断。

“我十几年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水果了!”桔子的品质超乎寻常,赠给亲友的果实得到如此高评价,虽然还属于实验阶段,但陈健永闻言却无法抑制兴奋之情。2011年,他所种植的“春甜桔”已有2000多棵硕果累累,产果15万多斤,以每斤1.6元的价格出售,全部由湛江某出口公司收购销往泰国。

“春甜桔品质优良,具有果色金黄、光泽性好、皮薄、肉质爽脆,化渣、核少、酸甜度适中、含糖低等特点,还含丰富的矿物质,素有‘岭南第一桔’、‘桔中之王’的美誉……”说起桔子的优点,陈健永头头是道。他透露,现在每天都会接到很多订春甜桔的电话,尤其有个安徽客商频频打来电话,询问他有没有春甜桔了,如果有就马上到黄花镇,答应一次就购销4万多斤。其实他不知道,陈健永的果子早已脱销了。

“我现在不怕销不出去,而是怕没果子来卖!”对于经营前景,陈健永显得相当乐观。

当然,在体验收获喜悦的同时,陈健永也经历着三农症结的苦痛。“希望贷款途径能简化些,贷款额度能提高,为更多有创业能力的人提供创业的启动资金。此外还应加强农资监测,现在肥料存在掺假,让农民血本无归,投诉无门,建议有关部门能加强管理力度,提高检测力度并推出投诉平台,让农民有法可依,有门可进。” 陈健永指出。

谈到今后打算,他计划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春甜桔的种植规模,实现农超对接,为合作农户提供农药、技术、果苗等服务。 陈健永在自我创业的同时,也不忘帮乡亲致富,目前他已带动周边农户20多户近100人。

比起很多人眷恋的都市繁华,陈健永更喜欢田园间的劳动之美。“回家乡种果树,感觉心里更踏实”。也许,比起守着漂亮的履历追求光鲜,追随内心的声音更能接近与幸福感挂钩的成功。(编辑/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