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坡向与坡位对雷竹竹笋产量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坡向与坡位对雷竹竹笋产量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法调查雷竹在不同坡向与坡位的生长情况,共调查45个雷竹标准地,统计结果为出笋数14 625~26 625个/hm2、鲜笋产量1.90~7.11 t/hm2、平均单笋重120.2~298.9 g。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雷竹的出笋数、鲜笋产量和平均单笋重均有极显著影响,坡向与坡位处理之间交互作用引起的鲜笋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经营雷竹林宜选择东南或西南坡、下坡的组合或南坡、下坡组合为好。本文为雷竹造林时选择适生坡向和坡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雷竹;坡向;坡位;出笋数;鲜笋产量;单笋重

中图分类号 S6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185-03

Effect of Slope Aspect and Slope Position on Yield of Phyllostachys praecox cv. Prevernalis Bamboo Shoots

CHEN Li-fan

(Pingnan Forestry Bureau in Fujian Province,Pingnan Fujian 352300)

Abstract Using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method to survey growth situation of Phyllostachys praecox cv. Prevernalis in different growth aspect and slope position,a total of 45 Phyllostachys praecox cv.Prevernalis standard were surveyed.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the number of bamboo shoots was 14 625~26 625 per hm2,fresh bamboo shoots yield was 1.90 ~7.11 t/hm2,and the average single shoots weight was 120.2~298.9 g.By contra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slope aspect and slope position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number of bamboo shoots,fresh bamboo shoots yield and the average single shoots weight of Phyllostachys praecox cv. Prevernalis,fresh bamboo shoots yield had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lope aspect and slope position. Phyllostachys praecox cv. Prevernalis cultivation should choose downhill of southeast or southwest slope,or southern downhill slope. This paper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slope aspect and slope position of Phyllostachys praecox cv.Prevernalis.

Key words Phyllostachys praecox cv. Prevernalis;slope aspect;slope position;the number of bamboo shoots;fresh bamboo shoots yield;single shoots weight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cv. Prevernalis)属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为早竹(Phyllostachys praecox)的一个变种;雷竹是小径竹中属优质、高产、高效的笋用竹品种,具有优良的固土保水能力,种植雷竹见效快、效益高[1]。雷竹受坡向、坡位等地形条件的不同,其产量和效益也不同[1-6]。因此,有必要开展雷竹与不同坡向和坡位之间的效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屏南县熙岭乡圪头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44",北纬26°45′22",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夏季温热多雨,秋冬稍干旱。据屏南县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日照时数16 528.6 h,日照率40 %,年平均降水量1 550~2 250 mm,降水日数210 d,年平均气温13~18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28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9 ℃,年均相对湿度85%。无霜期日数210~270 d。试验地平均海拔980 m。

1.2 试验设计

影响雷竹竹笋产量的立地因素很多,不同坡向、坡位对雷竹竹笋的影响较大,本试验将这2个因素作为研究的重要立地因素[6-8],在2010年春季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开展试验,每个水平设立3个标准地,标准地面积为20 m×20 m,共设立45个不同坡向、坡位的雷竹标准地。

1.2.1 不同坡向对雷竹竹笋的影响。坡向分设5个不同水平,分别为:南坡(全阳坡)(A1);东南、西南坡(3/4阳坡)(A2);东、西坡(2/4阳坡)(A3);东北、西北坡(1/4阳坡、3/4阴坡)(A4);北坡(全阴坡)(A5)。

1.2.2 不同坡位对雷竹竹笋的影响。坡位分设3个不同水平,分别为:上坡(B1)、中坡(B2)、下坡(B3)。

1.3 试验实施

45个雷竹标准地除坡向、坡位不相同外,其他立地条件相同、雷竹年龄相同、立竹密度度相同、管理水平相同。前2年的5月、9月分别对45个不同坡向、坡位的标准地进行锄草、松土各1次,冬季按设计密度进行疏伐,采伐老(5年以上)、弱、病、小及密度过大的竹,留下1~3年的无病虫害的幼壮龄竹,调整好立竹度和均匀度,龄级结构合理(1年、2年、3年、4~5年的竹数之比为3∶3∶3∶1),第3年出笋时节调查45个标准地的出笋数和笋产量(在笋高25~30 cm时采挖,并采挖所有的竹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坡向与坡位对雷竹出笋数的影响

将雷竹在不同坡向、坡位处理下的出笋数调查结果列于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坡向、坡位均能影响雷竹林的出笋数,不同坡向、坡位处理之间的出笋数存在差异。平均出笋数以处理A2B3最大,达25 342个/hm2,最小是处理A5B1只有16 183个/hm2。平均出笋数从大至小的顺序为:处理A2B3>处理A2B2>处理A1B3>处理A1B2>处理A3B3>处理A3B2>处理A2B1>处理A1B1>处理A3B1>处理A4B3>处理A4B2>处理A4B1>处理A5B3>处理A5B2>处理A5B1。

雷竹不同坡向处理之间的出笋数也存在差异,其从大至小的顺序为:处理A2(22 533个/hm2)>处理A1(22 247个/hm2)>处理A3(21 189个/hm2)>处理A4(18 594个/hm2)>处理A5(17 025个/hm2),是因为光照阳坡(处理A1、A2)>半阳坡(处理A3)>阴坡(处理A4、A5),光照越多越有利于雷竹养分的积累,较多的养分能够蕴育较多的笋芽、长出较多的竹笋。

雷竹不同坡位处理之间的出笋数也都存在差异,其从大至小的顺序为:处理B3(21 368个/hm2)>处理B2(20 698个/hm2)>处理B1(19 217个/hm2),是因为水肥条件是下坡(处理B3)>中坡(处理B2)>上坡(处理B1),水肥条件越多越有利于雷竹养分的积累,较多养分的养分能够蕴育较多的笋芽、长出较多的竹笋。

方差分析表明:对雷竹不同坡向处理之间的出笋数进行方差分析的P-value=8.02×10-10

2.2 不同坡向与坡位对雷竹鲜笋产量的影响

将雷竹在不同坡向、坡位处理下的鲜笋产量调查结果列于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坡向、坡位均能影响雷竹林的鲜笋产量,不同坡向、坡位处理之间的鲜笋产量存在差异。平均鲜笋产量以处理A2B3最大,达6.88 t/hm2,最小是处理A5B1,只有2.15 t/hm2。平均鲜笋产量从大至小的顺序为:处理A2B3>处理A1B3>处理A3B3>处理A2B2>处理A4B3>处理A1B2>处理A3B2>处理A4B2>处理A5B3>处理A5B2>处理A2B1>处理A1B1>处理A3B1>处理A4B1>处理A5B1。

雷竹不同坡向处理之间的鲜笋产量也存在差异,其从大至小的顺序为:处理A2(5.03 t/hm2)>处理A1(4.72 t/hm2)>处理A3(4.32 t/hm2)>处理A4(3.79 t/hm2)>处理A5(3.11 t/hm2);雷竹不同坡位处理之间的出笋数也都存在差异,其从大至小的顺序为:处理B3(5.57 t/hm2)>处理B2(4.33 t/hm2)>处理B1(2.69 t/hm2);是因为雷竹喜光、喜湿润,而光照是阳坡(处理A1、A2)>半阳坡(处理A3)>阴坡(处理A4、A5)、水肥条件是下坡(处理B3)>中坡(处理B2)>上坡(处理B1),光照越多、水肥条件越好越有利于雷竹养分的积累,较多养分的养分能够蕴育并长出较多、较大的竹笋。因此雷竹笋用林造林时应选择A1-2B3组合(即坡向应选南坡、东南坡或西南坡,坡位应选下坡)。

方差分析表明:对雷竹不同坡向处理之间的鲜笋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的P-value=1.08×10-4

2.3 不同坡向与坡位对雷竹平均单笋重的影响

将雷竹在不同坡向、坡位处理下的鲜笋产量与出笋数相除,平均单笋重计算结果列于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坡向、坡位均能影响雷竹平均单笋重,不同坡向、坡位处理之间的单笋重存在差异。平均单笋重以A1B3处理最大达276.0 g,最小是A5B1处理只有133.0 g。平均单笋重从大至小的顺序为:处理A1B3>处理A2B3>处理A3B3>处理A4B3>处理A4B2>处理A5B3>处理A1B2>处理A2B2>处理A3B2>处理A5B2>处理A1B1>处理A2B1>处理A3B1>处理A4B1>处理A5B1。

雷竹不同坡向处理之间的鲜笋产量也存在差异,其从大至小的顺序为:处理A2(211.1 g)>处理A1(210. 4 g)>处理A3(201.8 g)>处理A4(202.1 g)>处理A5(182.0 g);雷竹不同坡位处理之间的出笋数也都存在差异,其从大至小的顺序为:处理B3(255.5 g)>处理B2(209.3 g)>处理B1(139.6 g);因为雷竹喜光、喜湿润,而光照是阳坡(处理A1、A2)>半阳坡(处理A3)>阴坡(处理A4、A5)、水肥条件是下坡(处理B3)>中坡(处理B2)>上坡(处理B1),光照多、水肥条件好能够蕴育并长出较大的竹笋。

方差分析表明:对雷竹不同坡向处理之间的单笋重进行方差分析的P-value=0.004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坡向、坡位影响雷竹的竹笋生产情况,阳坡光照多、下坡水肥条件好均有利于雷竹的生长发育,能够蕴育出的竹笋数量较多且个头较大,所以鲜笋产量较高。雷竹笋用林应选择A2B3组合(即东南或西南坡、下坡)为最好,A1B3组合(即南坡、下坡)也较好。因为A2B3组合的出笋数25 342个/hm2、比平均值(20 518个/hm2)多23.5%,鲜笋产量6.88 t/hm2、比平均值(4.20 t/hm2)高63.8%,单笋重271.5 g、比平均值(201.5 g)大34.7%;A1B3组合的出笋数23 425个/hm2、比平均值多14.2%,鲜笋产量6.44 t/hm2、比平均值高53.3%,单笋重274.9 g,比平均值大36.4%。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雷竹的出笋数、鲜笋产量和平均单笋重影响极显著;坡向与坡位处理间交互作用引起的鲜笋产量差异极显著,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文雷竹笋用林只有1个立竹密度,如何确定不同海拔、坡向、坡位下的立竹密度才能达到较好效益,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合适的立竹密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73-274.

[2] 韦蒲茂.闽东北地区海拔高度与雷竹出笋数及笋产量的关系[J].福建林业科技,2010(2):94-95.

[3] 龚道怀.闽东北雷竹尾梢长度与笋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9(4):60-61.

[4] 胡超宗,金爱武,黄红亚,等.雷竹生长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4(4):295-300.

[5] 黄承梅.雷竹山地造林效果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8(1):222-224,234.

[6] 范叶青,周国模,施拥军,等.坡向坡位对毛竹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3):321-327.

[7] 洪伟,林思祖.计量林学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出版社,1993.

[8] 洪伟.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