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隐喻产生的基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隐喻产生的基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认为隐喻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之上的观点存在很多缺陷。它无法解释很多隐喻的产生。而且还误导了人们对隐喻的理解。隐喻产生的基础应该是经验。首先,经验基础避免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在解释隐喻产生的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其次,经验基础符合认知隐喻的产生规律,即从认识清晰的事物或概念投向认识模糊的事物或概念;再次,经验基础可以解释相似性无法解释的隐喻。

[关键词]隐喻 相似性 认知隐喻 经验

[中图分类号]B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10―0051―04

一、隐喻的界定与产生的基础

狭义的隐喻是指传统修辞学所定义的隐喻。广义的隐喻是指认知隐喻。莱柯夫(George Lakoff)和约翰逊(Mark Johnson)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类事物。”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认识事物、建立概念系统的一条必由之路。明喻、换喻、提喻、谚语、寓言、拟人、类比、模拟等都属于认知隐喻的范畴。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广义上的隐喻。

隐喻的基本形式非常简单,就是“A是B”。关于A和B的术语问题,却异常不同。中国传统上称为本体和喻体;理查兹(I.A.Richards)称A为“tenor或topic”(语旨或话题),称B为“vehiele或ground”(载体或根据);布莱克(Max Black)称A为“primary 8ubject或frame”(主项或框架),称B为“secondary subject或focus”(次项或焦点);萨皮尔(D.Sapir)称A为“continuous term”(连续项),称B为“discontinuous term”(非连续项);米勒(George A.Miller)称A为“relatum”(被指称物),称B为“referent”(指称物);莱柯夫和约翰逊称A为“target domain”(目标域),称B为“source domain”(源域),各不相同。这些术语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具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但根本上指称的对象是相同的。我们倾向于使用中国传统的术语“本体和喻体”,这样的表述简单明了。

传统上都认为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对比论,认为隐喻是用来对事物进行比较,而比较的基础就是相似性(similarity)。米勒发展了这种对比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而非思维或行为,隐喻与其对应的明喻意义是相同的,隐喻所描述的是预先存在的相似性。隐喻只要能够明确说明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也就获得了意义。同样,理解隐喻就是在对比项中找到相似性。利科(Paul Recoeur)也为相似性基础辩护,支持以相似性作为隐喻的基础。安德森(C.Anderson)认为隐喻就是用一个语境的词或表达式的言外之意来表示另一个语境的意义,基础是指称物之间存在的真实的或暗含的相似性Dedre Gentner和Michael Jeziorski区分了隐喻和类比,认为隐喻是以表面相似性为基础。而类比是以结构相似性为基础的。他们认为类比推理是人天生的认知能力,对相似性的偏爱也是普遍的,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把隐喻视为“以一个观念迂回地表述另一个观念的方法”,他对隐喻作了这样的界定: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只要彼思想内容在某个方面相似于此思想内容,或多少与之类似。在这种情况下。隐喻即是真正的“移译”或“翻译”,它介于其间的那两个概念是固定的和互不依赖的意义,在作为给定的始端和终端的这两个意义之间发生了概念过程,导致从一端向另一端的转化,从而使一端得以在语义上替代另一端。中国学者李醒民赞成卡西尔的看法,认为“它(隐喻)基于相似性或类似性,在不同的经验世界或观念世界之间建立对照关系或对应关系。”隐喻的实质在于,我们用一种熟知的对象和境况的语词隐喻地去谈论另一种不熟知的东西的图像,为的是力图把握它和理解它。认知语言学家王寅认为相似性与隐喻两者之间具有一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既然强调了隐喻的体验性,就不该否认隐喻是基于对相似性感知之上的观点,因为体验性的基础仍然是相似性。

二、相似性基础的缺陷

我们认为,以相似性作为隐喻产生的基础存在很多缺陷,无法解释很多隐喻的产生,也无法解释对隐喻的理解。1.以相似性为隐喻产生的基础是以客观主义世界观为前提的。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些物质都具有客观的、固有的性质,这些性质之间的关系也是固定的。如果说隐喻产生的基础是预先存在的相似性,那就意味着,有事物A和B,且A和B都具有一些客观的、固有的性质,其中某些性质是相似的,从而产生了隐喻。第一,关于客观的、固有的性质。所谓的客观世界是我们无法彻底认识的,我们所能认识的只是表象或现象。实在是相对于我们的理解而言的,而我们的理解又是以概念体系为基础的,包括定义、范畴等,这些都不是客观的、普遍的。范畴的核心是原型加家族类似,而原型是一种经验格式塔,家族类似是原型的类推。因而所谓客观的、固有的性质根本就不存在。第二,如果认为事物A和B的某些性质具有相似性,那就意味着这部分相似的性质是界定好的、认识清晰的。这样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方面,相似性的确定本身就是个问题。前面说过,客观的相似性质根本不存在,而主观的相似性又因人、因时而异,缺乏主体间性。另一方面。隐喻有一个规律。就是总是用我们经验中认识清晰的、具体的事物来体验和认识我们经验中比较模糊的、抽象的事物。对于认知隐喻来说,如果已经知道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再产生隐喻,这样的隐喻又有什么认知功能呢?如果抽象的、模糊的概念已经有清晰的认识和界定,又何必使用隐喻呢?事实情况是,认知隐喻的产生总是在人们对认识目标不清楚时产生的。例如原子研究初期不同的结构模型,包括洛伦兹的弹性束缚电子、开耳芬的包含电子的正电云模型、勒纳德的动力子概念、汤姆逊的正电原子球无核模型、长冈班太郎的土星系模型、里兹的磁原子、卢瑟福的有核模型以及玻尔的半量子化原子模型等等,这些不同的模型都是科学家在对原子结构认识还很不清楚、很不完备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背景酝酿、构思出来的。如果科学家已经对原子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就无须再构想出这些模型了。

2.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于相似性的认识有四种模型,即几何模型(geometric model)、特征模型(featural model)、基于对齐模型(alignment-based model)、转换模型(transformational model)。即使根据这些模型,我们还是无法解释以下几类隐喻的产生。第一,有些隐喻的本体和喻体根本无相似性可言。比如方位隐喻,“Happiness is up”、或“兴高采烈”、“情绪高涨”以及“Sadness is down”、“情绪低落”、或“意志消沉”等。这种以“上、下、高、低”等方位名词来表示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的隐喻,

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又在哪里呢?无论哪种模型都无法说明这些隐喻产生的相似性基础。方位隐喻是植根于人们的身体和文化经验的。人们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哪些被选来作为隐喻,部分原因可以用隐喻系统的自洽性来解释,部分原因可以用文化背景来解释。第二,有一些隐喻是先有隐喻,然后人们才注意到了相似性,可以说是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不是相似性产生了隐喻。如铁石心肠、Sally is a block of ice,这两个例子都表示“冷酷无情”,但本体“无情”与喻体“铁石”和“ice”又具有什么相似性呢?严格来说是先有了“铁石心肠”和“He is as cold as ice”这样的隐喻之后,才产生“铁石”、“ice”与“无情”之间的相似性。第三,还有些隐喻,最初人们误以为本体、喻体具有相似性,但是后来证明是错误的,这种相似性并不存在。比如,认知科学中的计算机隐喻,原先人们认为大脑的运行就向计算机一样,大脑是硬件,意识是软件;还有科学术语“电流”,最初人们也认为电向流体一样,因而具有阻力(电阻)、压力(电压),储存电自然应该用容器――莱顿瓶。但是后来研究发现,这些用于产生隐喻的主要特征都不具有相似性,但是这样的隐喻依然存在,而且仍然具有一定的认知作用,这充分说明隐喻产生的基础不是相似性。第四,有些隐喻中,同一个本体对应着多个不同的喻体,而这些喻体之间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比如在时间隐喻中,有“未来是前方”的隐喻,如“向前看”、“希望就在前方”;但也有“未来是后方”的隐喻,如“在随后的几年中”、“身后之事”。同一个本体的两个喻体是相互矛盾的,本体应该与哪个喻体相似呢?

3.如果认为相似性具有私人性,即存在心理相似性和合成相似性,也就是主观主义意义上的相似性,那么原则上,相似性无处不在,宇宙万事万物之间都可以存在相似性。以这样的相似性作为隐喻产生的基础没有任何解释力。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对于一个概念或事物的隐喻,并不是随意的。如表示“时间”这个概念时,我们通常用钱、金子等表示时间的珍贵,但珍贵的东西还有珍珠、玛瑙、丝绸、白银等,我们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隐喻。所以这种主观主义的相似性基础无助于人们对隐喻的认识。

4.相似性具有对称性,如果说事物A与事物B相似,即A是B或A像B,那么,也应该可以说B是A或B像A。但是隐喻具有单向性,是单向映射,我们有“辩论是一场战争”、“人生就是一场戏”的隐喻,但反过来却是不行的。

5.相似性基础无法解释对隐喻的理解。如果认为隐喻产生的基础是相似性,那么隐喻的理解就是找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对比论就持这样的观点。根据塞尔(John Searle)的看法,假定有一个语句S,其字面意义是“S是P”,但其隐喻意义是“S是R”。因为S与P之间的相似性可能不止一个,而且适合当前语境的相似性也可能不止一个,R的值该如何确定呢?比如说“约翰简直就是头猪”,猪的性质有很多,懒惰、吃得多、肮脏、笨拙、肥头大耳等,这些特征都可以投射到人身上,那么喻体“猪”的哪种特征应该投射到本体“约翰”身上呢?相似性基础无法解释。

另外,如果理解隐喻就是找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也不符合心理学的实验结果。假定有隐喻“A是B”,先按常规意义理解;理解不通后,再转而当作隐喻来理解、寻找相似性,那么理解隐喻的时间必然比理解非隐喻语言的时间要长。但是心理学实验表明并非如此。奥尼特、雷诺兹、夏罗特和安图斯都做了相关的心理学实验,证明理解隐喻并不需要多余的时间。中国学者周榕也做了类似的实验,证明“从干扰性任务的偶然学习和从眼动研究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和回看次数几方面的研究结果,都证明隐喻的表征编码并不需要格外的认知加工和临时建构,隐喻表征是人们长时记忆里已有的知识部分,是长时记忆中预存的概念映现。”

三、隐喻产生的经验基础

以莱柯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派认为隐喻产生的基础是经验。莱柯夫把隐喻分为三类,本体隐喻、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并用丰富的语料证明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都是以我们的身体经验为基础的,即经验相关性;结构隐喻是以结构相似性为基础的,而结构相似性的基础是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Zohan Kovecses赞同莱柯夫等人的观点,认为根本不存在预先的相似性,隐喻的基础应该是人们各种各样的经验,包括经验的相关性、各种各样的非客观相似性、共同的生物与文化根基等。应该说,经验基础比相似性基础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首先,经验基础避免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在解释隐喻产生的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客观主义的主要问题是,固有的、客观的性质难以成立,而且在相似性的确定上也一筹莫展。因而客观的、固有的、预先存在的相似性质也是不可能找到的;主观主义的问题是,它认为相似性无处不在、而且具有私人性,但是隐喻却不是怎么都行的,至少在一个文化或亚文化共同体中,隐喻的产生和理解具有一定的主体间性。经验基础处于两者之间,它既具有私人性和局域性,不追求客观的相似性质;又具有一定程度的主体间性。经验是一种格式塔现象,具有内部系统性,这就决定了隐喻中喻体的选择不是随意的。一个文化共同体中。由于地理、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相似,可以认为在使用和理解隐喻时也是相近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同一个本体产生的隐喻各不相同。比如,中国文化对于做一件事情可以达到两种目的,产生了“一箭双雕”的比喻,而英语文化中却是“一石双鸟”,德语文化中是“一拍打死两只苍蝇”,法语文化中是“一个石头打两处”,俄语文化是“一枪打死两只兔子”等。尽管这些本体和喻体之间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各个文化共同体的经验不同,最终选择的喻体自然也就不同了。当然,不同的文化也有相同的隐喻,如表示人冷淡、无情,中西文化都有“冷若冰霜”的隐喻。

其次,经验基础符合认知隐喻的产生规律。即从认识清晰的事物或概念投向认识模糊的事物或概念。笔者认为,隐喻的产生是一种灵感、顿悟,使用时信手拈来。当对一个认识对象尚不明了时,我们往往根据经验和直觉把已经认识的事物或现象投射到未知的事物或现象上。因而它不保真,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隐喻的关键在于它提供的可能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错误的隐喻(如计算机隐喻、电流隐喻)同样具有认知价值的原因,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角度和途径,一种认识通道(epistemic access)。当然它也可能掩盖了世界本来的一些性质,具有误导性。

再次,经验基础可以解释相似性无法解释的隐喻。比如方位隐喻,我们之所以用“上、高”表示“兴奋”、“快乐”,而用“下、低”表示“沮丧”、“悲伤”,是因为我们在兴奋、快乐的时候,更倾向于站起来、跳起来、挺起胸来、直起腰来,而在沮丧、悲伤的时候更倾向于坐下、蹲下、倒下,或低下头、弯下腰,这就是经验相关性。对于方位隐喻的解释,除了经验,我们无能为力。

对于那些不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隐喻,经验又是唯一的解释。比如关于“未来”的隐喻,按照莱柯夫等人的解释。我们之所以有时用“前方”来表示,有时用“后面”来表示,是因为隐喻的使用者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我们通常把时间理解为“不断移动的物体”,如果我们把自身作为参照物,我们面对时间,时间迎着我们而来,那么尚未来到的时间就在我们前面,就是“未来”;已经来到的时间在我们后面,就是“过去”。如果我们把其他的人或事物作为参照物,时间向着那个人或事物移动,那么已经来到的时间就在他(它)前面,经过他(它)之后的时间就是“未来”。

还有。经验是一种格式塔现象,这种经验格式塔解释了隐喻的理解问题,同时也解释了对隐喻的理解为什么不需要额外的时间。经验具有多维的结构,例如两人交谈的经验就至少包括了参与者、角色、阶段、线性顺序、因果关系、目的等维度,但是“交谈”的经验过程并不是各个维度信息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整体现象,是一种格式塔转换,不需要额外的时间。认知隐喻的概念告诉我们,隐喻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思维方式,隐喻语言与自然语言并没有本质区别。因而对隐喻的理解并不是本体、喻体信息的简单相加,更不是去寻找相似性;而是一种整体认知,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可能是比较完整的,也可能是不全面的,这取决于隐喻的使用者和接受者之间经验相近的程度。隐喻的接受者与使用者之间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越接近,理解也就越接近、越全面。

以相似性为隐喻产生的基础是对比论的观点,其哲学基础是客观主义的世界观。它既无法解释传统的修辞隐喻的产生,更不能说明认知隐喻产生的很多问题。相比之下,用经验来解释隐喻的产生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应该说用经验解释隐喻的产生是一种无奈之举。正如莱柯夫和约翰逊所言,我们用经验来解释隐喻,不是出于原理,而是出于无知。离开经验,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和充分表达一个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