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语文成为学生喜欢的学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语文成为学生喜欢的学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教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科是首要任务,只有那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知识。本文中,笔者从教

师对学生的兴趣和自主能力的培养以及增强师生互动来浅谈了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科的观点。

关键词 语文 学科 喜欢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作为一名语文的科任教师,让孩子爱上语文学科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呢?

一、兴趣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到学习思维活动中,以迸发学习兴趣与热情,不断获取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巧设疑问,创设合理的情境,以此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满意、愉快、喜爱的情绪,才能愿学,乐学。教学计划的制订是为了使整个知识传播具有系统性、条理性和效果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特定的时候适当地改变教学计划,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其思维,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使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他们爱上语文学科,大面积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才不是一句空话。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导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会学,而其学习能力也许会百倍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学生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掌握探索知识的主动权,才会乐意地喜欢上语文学科。

(一)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

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既有利于让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开发学生的智力,又有利于从开发智力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了课文内容,扫除了阅读障碍,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为下步的自主参与、自主质疑奠定基础。同时,学生通过预习,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学生通过预习,了解课文内容,而且,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对圆明园了解更加,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还可以发现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课文的难易之处,提炼精讲的内容,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从而教得更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不妨尝试让学生学会问自己、问字典、问别人,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使学生的预习质量不断提高。

(二)让学生学会自主质疑

课堂质疑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自主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喜欢引导学生从题目质疑入手,如《将相和》一文中,先让学生读课题,接着,面对课题,自己心中有什么疑问,或想从文中了解到什么。此时,学生便会大胆的质疑,如:a、“将”是谁?b、“相”又是谁?c、将、相为什么要和好?d、之前,将相为什么不和?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了兴趣,让学生进入了“我要学”。自主质疑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如讨论文章的各段是怎样具体叙述的,明确各段描写的具体内容;讨论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领会中心思想;讨论文章在结构上有着怎样的联系,了解写作思路。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讨论,肯定正确观点,排解学生的疑惑,要善于捕捉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迅速地进行判断、调控,做出反应;引导学生发挥自己内部潜在力,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如《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开展以下活动:a.找出“楚王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反驳”的相关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b.找伙伴分角色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c.让学生上台表演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反驳的情景。学生们兴致盎然,忘我的投入到角色中去,这样,楚王与晏子的个性形象毫无声息的烙在学生的心中。若只是盲目地提倡多读多写,那很可能事倍功半,而在读写过程中加进了说和演,提供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开辟领悟和运用语言的天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同时,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动也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动力。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互动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是在互动中开展,所以好的教学技巧有助于互动有效的进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深入地探索和研究教学艺术。

(一)导入新课的艺术。

导入新课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内容,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常用导入新课形式有以下几种: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 设疑提问,导入新课; 直观演示,导入新课; 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教师具有艺术的导入新课,往往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互动的效率。

(二)课堂讲授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说,教师语言的艺术,要体现出下面三个特点:(1)教师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2)教师语言的节奏感。(3)教师语言的幽默感。

优秀教师常把语言学家的用词准确,数学家的逻辑严谨,演说家的论证雄辩和艺术家的情感丰富等特点,尽力吸取,集于一身,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内在驱动力。

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需要教师全身心地真情投入,“把自己的生命放入学生的生命里,把自己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放入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尽了教师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