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双“微”时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双“微”时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核心提示:在传统营销的时代,商家占据主动权,进行单向性的信息传递,消费者则被动接受,而现在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则要求双方的高度互动和客户的深度体验。

“有微信吗?我加一下你。”林勇问前来商谈工作的朋友。

林军是普通白领,微信是他平时最常用的社交工具之一,与同事沟通工作,和客户保持联系,都离不开微信。由于他还负责所在公司的官方微博,微博于他也是如影随形。

“运营微博挺累的,时时要关注跟公司以及业务有关的信息。”林军指着自己的微博说,为了能够增加粉丝数,我有时候甚至让朋友帮忙转发,“现在微信、微博和我的工作生活已经完全分不开了。”

林军的感觉并非特例,微信、微博对于用户来讲已经越来越普通,但事实上,它们的火热也只是近两三年的事儿。

“微”时代

新浪微博,以140字为限定,实现即时分享。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 “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尽管与最早开创微博时代的美国Twitter有所不同,新浪微博仍被冠以“中国版twitter”之名。

2010年,微博服务发展迅速,并以其强大的传播效应涉及众多诸如唐骏学历门等公众事件,2010年也称为“微博元年”。

2011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突破3亿大关,用户每日发博量超过1亿条,日活跃用户比例为9%,均同比增长300%。目前,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则已超过5亿。正当网民沉浸于微博时代的狂欢时,新浪的一大竞争对手——腾讯悄悄以另外一种姿态进入用户视野——微信。

2011年初,微信亮相,其打出的口号是“能发照片的免费短信”。由于最初仅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等简单功能,当时的微信并不为外界看好,但其后来的成长可谓“惊人”。

2012年3月,仅14个月时间,微信注册用户就超过1亿。而随着微信功能的增加以及公众平台的推出,微信开始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以及国际化魅力。

当然,微信用户的迅猛增长与腾讯QQ庞大活跃用户群的转化密不可分,但或许更重要的是源于微信对于用户需求的极度精准定位,甚至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追求。

2013年1月15日,腾讯微信团队消息称:“在距离2周年几天之际的今天,达到3亿用户。感谢所有的微信用户!微信因你,改变世界!”

微博与微信,如同两个巨大的吸盘,牢牢牵引着用户的注意力。

“微”营销

嗅觉敏锐的商家自然不会错过有众多用户所在的地方。“例如山沟里不会有企业开店,闹市区则会有很多店铺。”魏武挥形象地表示。

类似平台的出现,让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对话越发畅通和多样化,这不仅让消费者得知更多的产品信息,也为商家提供了可挖掘的商业机会。

与之相应的则是商家营销方式的改变。在传统营销的时代,商家占据主动权,进行单向性的信息传递,消费者则被动接受,而现在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则要求双方的高度互动和客户的深度体验。

以微博为例,一方面,在认证机制下,企业,名人,商铺等纷纷开通微博。从某种意义上讲,微博开始成为公众人物或者企业机构的门户和自属媒体,微博让“我们”都有了成为媒体的可能。正如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曾经表示:“微博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了一种人人都可以掌控的品牌营销工具。”

另一方面,微信 “点对点”的高到达率以及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样高度吸引商家纷纷开通微信平台进行消息推送。例如最初K5便利店新店开张时,就利用微信“查看附近的人”和“向附近的人打招呼”,进行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即基于位置的服务)的推送,实现精准营销。

2013年3月17日,微信正式开放微信“自定义菜单”的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意味着围绕微信拓展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在魏武挥看来,微信、微博对于商家营销方式的改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他认为,无论对哪个行业,都需要尽可能多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过去,企业能够找到的媒介平台最大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标王广告,因其所覆盖的用户数目非常大,影响力也非一般媒介平台所能及,但微信、微博出现以后,覆盖用户数可能会更胜一筹,因为微信和微博的用户数都很大。

其次,微信、微博提供了企业与用户之间互动的工具。“以前企业不知道消费者对产品有什么看法。现在如果考虑到消费者传播企业口碑或者产品等情况,微博和微信则为用户提供了宣传渠道,用户具有一定的传播能力。”魏武挥说。

第三,两者都免费,而传统广告营销则需要耗费较大成本。不过,魏武挥强调,免费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企业或个人运营微博、微信仍需要投入,例如需要专门的人或者运营公司来负责。

不过,业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尽管微信、微博在争夺用户注意力上存在竞争,也都可成为企业的营销工具,但毕竟产品属性不同,用于企业营销的方式也存在巨大差异。

或许魏武挥的一句话可以恰当地将两者定位:微博适合用来做推广,而微信则适合来做客服。“微博适合企业的推广部门或者公共关系部门负责,而微信则适合企业的运营部门或者客户服务部门来负责。”魏武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