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学历双语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学历双语教育中的几个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非学历双语教育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双重制约因素,直接影响着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本文就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师、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以及双语语言和双语学生三对制约因素提出几点求解策略,为消弭双语教学中的现实障碍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学历;双语教育;制约因素;消弭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非学历双语教育正在成为终身教育的重点。“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是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1]。在双语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第二语言[2],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多的实践空间,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时效性, 也为学生形成使用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打下基础。双语教学不但是现行教育自身对课程设置的调整,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双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双语教育得以顺利、成功实施的首要因素,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开展;教师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3]。教师本身的英语水平、英语能力、双语教学经验及双语教学技能是双语教育能否成功的一个主要衡量尺度。因此,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作为教学双方的教师和学生。此外,要分析解决双语教学的诸多问题,还有一些与教师和学生密切相关的双语语言因素,也在制约着双语教学。

二、双语教育中的师资劣势

非学历双语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非学历双语教育是为进一步提升学习者在某一专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不是为获得学历作为受教育目的。非学历双语教育在具体教学层面至少包含三个特点:教学语言是双语、教师和学生都是围绕专业知识和双语进行活动。因此,非学历双语教育也将在三个方面存在制约现象。

对于双语和双语教学、双语教师,可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为了统一本文中有关双语的词组搭配认识,有必要阐述双语的概念及双语教学模式的范畴,以及双语教学所面临的教师问题。

(一)双语和双语教学的界定

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双语主要是指英语和母语。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而英语则是世界通用语言。掌握了英语就等于选择了世界范围内基本的交流媒介[4]。当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也是双语范畴的一种形式[5]。双语教学是指除外语课之外的采用外文教材或外文讲义,用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总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教学模式。有调查表明:有79.05%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中使用中文和英文参半才是现实中可行的双语教学[6]。本文支持调查中反映的双语教学意义解说,但对于英汉教材版本暂不作限制。

(二)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主要包括三种教学模式:一是渗透型双语教学,即在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适量穿插使用英语进行有关专业术语的讲解;二是互补型双语教学,即交替使用英语和汉语进行互相补充解释和说明;三是英语主导型双语教学,即在学科教学过程基本上完全使用英语授课,偶尔需要使用汉语辅以解说,以便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语言难点。薛媛等提出四种双语教育模式:滴注式、淹没式、过渡式和维持式双语教学,从英语水平较高到英语水平较低学习者或从高年级到低年级学生,由全英语到少量英语的双语教学等不同阶段授课模式[7]。

(三)双语教学面临的教师问题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授课对象能够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根据工作环境和交际对象的需要进行自由的语码转换,成为既懂所学专业又精通英语的双语型人才。然而,双语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双语教师。所谓高素质的双语教师是指同时精通英汉两种语言,关键是能使用流利、地道的英语准确表达授课内容。

当然,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些非英语专业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但他们的英语水平还有提高的空间;许多英语教师虽然英语水平很高,但对具体学科专业知识点理解不深;甚至有些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和英语都很有研究,却不能用较为标准及流畅的英语表达思想、被学生所接受。

因此,要大力推进双语教学与必须具备一批高素质的双语师资队伍。

三、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问题

(一)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交往中恰当地、有效地、灵活地运用语言知识及其使用规则达到一定交际目的的能力,有时被称为交际能力。美国社会人类语言学家Hymes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层面:一是能辨别和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二是能判断语言的可行性,如语言表达的复杂程度;三是能判断语言的得体性;四是能判断语言出现的偶然性[8]。这四个层面分别涉及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的问题。概括起来,语言运用能力实际上包含四种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文化能力。

语言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和载体,如果具备了语言能力,就有了进行语言运用的潜能;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所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应当以语言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兼顾培养其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文化能力。

(二)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内在表现,也是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施展的保障,没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就不可能获得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反之,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因此,在双语教学和研究中,要正确处理好学科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

(三)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不一致的问题

非学历双语教育中很容易出现这些问题:教学上重知识传授、轻实际应用,重理解、轻学生的表达;教师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学科专业知识的讲解上,而忽视了提供给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培养的机会。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必须转变教学视角,全面协调发展非学历学习者的英语应用能力,把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放在双语教学的重要位置。

四、双语语言和双语学习者

(一)真正的双语教学是学习者能够使用双语进行互动

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英专业学科中使用英语进行教学,通过对非英语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习得外语、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双语教学中外语只是一种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播知识、学习者接受知识并直接或间接与教师、媒介互动的交流工具,而不是进行单纯的英语语言教学。双语教学强调学习者使用双语与他者的互动,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配合的第二语言的交互。当英语作为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而非单一的一种教师的教学语言时,才能称之为双语教学。

可见,作为单纯语言教育的英语教学不能当作双语教学。而专业英语的教学在本质上也是属于语言教学的范畴,只不过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上的词汇、术语而已,不能充分体现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发展的前沿,达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

(二)学习者的双语能力受到挑战

双语语言的教学活动对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虽然在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以前已有很大提高,但对于非学历学习者来讲,他们的层次不一、专业水平有别、英语能力差异也较大。

一般来说,非学历学习者的英语阅读能力相对较好,听说能力相对较差;公共英语相对较好,专业英语水平相对较差;也有中国、外国留学生混合的班级,语言层次差异明显,学习者难以适应统一的双语教学模式。目前,非英语语言类学科的大学生的周学时平均已达24学时左右,有的高校周学时数更多。这些学习者由于专业发展的要求,一般接受非学历教育时,他们的英语水平已经受到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制约。

按照主导型双语教学模式,学习者如果使用中文版教材上完课后,复习消化都来不及,老师用英语教学,学习者则更难理解教师话语。如果使用的是英文教材,学习者的听力能力又是一大难关。如果老师使用英汉语言参半教学,学习者的接受效果可能要好于前两者。但双语教学是面向全体学习者,教师是全英授课还是半英半汉,是按照渗透性还是互补性教学模式,这要根据不同教师的双语水平而定。

按照畅秀平等2013年调查的汉英参半教学模式来讲,不同双语水平的非学历教育学习者还是受到不同程度的教学影响。这势必造成英语较差的学习者在专业科目学习方面表现困难,不能完全理解英语语言甚至影响掌握专业知识,容易造成英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脱节。而且由于师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影响双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五、消弭策略

(一)提升师资能力

双语教学既然对教师提出高水平的要求,那么就应该抓紧时间引进能够从事双语教学的人才。从事非学历教育的单位还可以自己培养一批适合双语教学的人才。事实上,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双语教师的源泉。但这些教师都有自己正常的教学和研究任务,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工作之外的非学历双语教育工作。这就要求非学历教育单位应有一批专门从事非学历双语教育师资,而非学历教育单位可以借助于高校师资力量为自己培养双语教师。

培养双语教学教师的措施:

第一,应该编写双语教学的教师培养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双语师资培养计划,包括确定培养对象、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培养方案。

第二,负责培训大学的双语教学教师应与被培训的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建立配对帮扶联系,及时帮助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口语的流利性及准确性、表达能力问题。

第三,大学校内及非学历双语教育部门之间应建立各专业双语教学小组,探讨编制课程大纲、合作处理课程间的衔接、及时交流教学信息,系统化、规范化地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跨部门的双语教学。

第四,借助讲座、培训等方式,帮助双语教师提升业务理论、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及手段收集和处理信息、授课技巧和教学过程双语控制的能力。

(二)处理好专业与语言之间的平衡关系

非学历双语教育侧重的不应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如果过多地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句法分析,将适得其反,进而影响专业知识的教授。如果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有限,教师可以调整自己的语言使用难易度,尽量以最简单的英语句子来表达专业知识,以便为学习者的互动打下语言运用基础。专业知识和语言运用最好能够平衡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地灵活处理教材语言与专业知识的能力,这也是从事非学历双语教育教师参加培训的意义所在。

(三)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能力

从双语教学的学习者角度而言,针对不同专业及不同的生源水平,适用相应的双语教学模式,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的原则分层次、递进式实施双语教学工作,鼓励教师根据条件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方式。一是课程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中英文参半讲授(多用中文表述专业术语),部分外文作业及考试;二是课程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中文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部分中文作业及考试;三是课程使用中文教材,中英文参半表述和交流,外文板书,外文作业,外文考试。同时,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选修英语应用能力的实践课程,或者聘请外教给学习者上英语口语课,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力。

六、结语

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推广,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国际交流的方向发展。英语语言在国际交流,特别是科技学术交流中至关重要。双语教学在保留本国教学特色的基础上使用英文教学,将有利于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也有利于进行国际教学改革的交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语言接受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双语教授能力,以及充分重视双语教学中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之间的问题,能够帮助有效解决影响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相关双核制约因素,对进一步提高非学历双语教育的教学质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非学历双语教学路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国强,李云峰,马晨晨.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所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分析[J].继续教育,2013,(5).

[2]H.H.Stern.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Lingo,Robert.Why be bilingual[N].The New York Times,2012,March 20.

[5]Wang Ge.Bilingual education in southwest China:a Yingjiang ca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 Bilingualism,2011,(5).

[6]畅秀平,畅晋华.财经类高职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继续教育,2013,(5).

[7]薛媛,钟丽佳.也谈双语教学中的教学主体性[J].海外英语, 2012,(1).

[8]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C.Brumfit and K.Johnson,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