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抗体水平的长期随访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抗体水平的长期随访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调查随访大兴安岭地区医务工作者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不同时间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林业总医院45名甲型H1N1流感抗体阴性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接种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时间为2009年10月28日~12月22日,随访统计接种后第1、2、3、27个月时的抗体滴度及阳转率。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结果 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不同年龄组、性别间的免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第1个月抗体阳转率(95.56%)相比,随着免疫时间的推移,阳转率逐渐下降。与第1个月抗体滴度(265±92)相比,除第2个月(231±67)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 0.07),第3个月(183±88)及第27个月(46±38)抗体滴度均低于第1个月(P = 0.03、P < 0.01)。 结论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医务工作者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好,持续时间长,随访27个月时仍然有44%的人群存在保护性抗体。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H1N1亚型;流感疫苗;抗体滴度

[中图分类号] R511.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c)-0125-03

2009年4月一种新的流感病毒从墨西哥及美国快速传播到全世界[1],这种病毒就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其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导致全球范围18 000人死亡[2]。我国第1例H1N1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发生在2009年5月10日[3]。世界卫生组织于2009年6月11日将其警戒宣布为6级[4],此后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2月7日,我国原卫生部下发通知,建议将6~35个月龄儿童列入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人群,至2010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才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而2012年冬季进入流感高发季节,北方的个别省份,如北京、山东等,甲型H1N1在流感病毒中的比例逐步上升,2012年12月1日~2013年1月6日,全国共报道了36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有局部流行的趋势。故对H1N1流感的防治仍应积极应对,不能放松警惕。

甲型H1N1流感病毒起源于猪,其独特的基因组来自美国及欧亚谱系的共同参与。这一病毒的抗原性不同于普通的季节性流感。人群,尤其是青年普遍缺乏针对这一新病毒的免疫保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有几个大型的临床试验均发现: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裂解疫苗,无论是否加入佐剂,都是非常有效的,对一般人群均可诱导建立足够的免疫保护[5-8]。在笔者之前的研究中,观察了505名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3个月内的免疫效果,发现疫苗接种1个月后,接近80%的人群产生了保护性抗体[9]。然而,关于疫苗接种后不同时间抗体应答的动态变化尚缺乏详细的观察,尤其是长期随访研究国内目前未见报道。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部分医务人员于2009年接种H1N1流感疫苗,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拟观察我院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免疫抗体的动态变化,随访时间长达27个月,以明确该疫苗是否具有较长时间的保护性免疫强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院45名甲型H1N1流感抗体阴性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年龄24~54岁,平均(34.2±9.7)岁,男∶女=14∶31,均无药物过敏史,无严重急慢性疾病,并在3个月内均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接种H1N1甲流疫苗的时间为2009年10月28日~12月22日。随访频率:接种疫苗后第1、2、3、27个月(截止2012年2月)。该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疫苗来源

受试对象接种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单价、无佐剂的2009 A/H1N1裂解疫苗,由中国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X-179A),经鸡胚培养、灭活病毒、纯化、裂解等工艺后制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15 μg/0.5 mL,1剂/次。

1.3 注射方法及样本采集

疫苗于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在接种甲型HIN1流感疫苗后第1、2、3及27个月时,检测甲型H1N1流感特异性抗体。晨起空腹静脉采集全血3 mL,置于含有分离胶/促凝剂的真空管中,室温保存,并在2 h内送检。应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检验。96孔包被微滴定板用昆虫细胞表达的血凝集素蛋白加入0.1 mol/L碳酸盐缓冲液(pH 9.6),稀释为10 mg/mL,4℃过夜,阻断缓冲液及稀释缓冲液为含10%小牛血清和0.1%Tween-20的磷酸盐缓冲盐水(PBS),37℃阻断包被板2 h,洗涤包被板,加入1∶50稀释血清,37℃孵育2 h。洗涤未特异结合的抗体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的山羊抗人IgG抗体或IgM抗体(Sigma公司)进行稀释,加到培养板上,37℃再次孵育1 h。底物为四甲基联苯胺(TMB),用微板自动读数仪(Thermo)来测量吸收值。以1∶10血清为最低稀释度,免疫前HI抗体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第1个月HI抗体滴度变化情况

本研究对象为健康的医务工作者,按年龄分为三个亚组,每组年龄差10岁,即24~

2.2 不同采样时间抗体滴度及阳转率比较

本研究为较长时间随访,随访时间长至接种后第27个月。与接种后第1个月抗体阳转率相比,随着免疫时间的推移,阳转率逐渐下降,第27个月阳转率已降至44.12%。与接种后第1个月抗体滴度相比,除第2个月抗体滴度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 0.07),第3个月及27个月均低于第1个月(P = 0.03、P < 0.01)。见表2。

2.3 不同性别受试者抗体阳性率比较

为了解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不同性别间阳转率是否有差异,本研究统计了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1个月后男、女医务人员的阳转率。结果表明:男、女的阳转率分别为92.86%和96.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甲型H1N1流感因其高度变化的基因组,每年均导致局部流行,偶尔也会导致全球的大爆发。每1~3年,季节性流感疫苗都会被重新修改,以跟上病毒HA和NA蛋白的突变速度[11]。然而,这一导致全球流行的新病毒的发病机制及其逃脱人类免疫攻击的机制仍不清楚。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我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不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特别是流动人口数量为世界之最;二是我国抗病毒药物的生产和储备能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三是广大公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有待提高和改善[12]。自2009年由猪流感病毒变异而来的甲型H1N1流感大爆发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没有根本消失,只不过转为小范围流行,今冬再度成为京城最活跃的流感病毒种类。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1月5日报道,北京近期已连续报道2例甲流死亡病例,全市流感患病情况已达到200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因此,2013年甲型H1N1流感极可能出现局部爆发流行,仍要给予高度警惕,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如前所述,接种疫苗是目前最佳的防治病毒感染的方法。掌握疫苗接种后期抗体产生的动态变化规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可预测此疫苗何时产生保护及此保护抗体能够持续的时间。纪文艳等[13]报道,应用国产H1N1疫苗接种接种学生,9周后疫苗保护率达到80.9%。在一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15 pg临床试验组中,3~

作为国内关于甲型H1N1流感疫苗保护率随访时间最长的一个研究(随访时间延长至第27个月),本研究发现,在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1个月时,受试对象阳转率(疫苗保护率)为77.8%,与上述研究人员结果基本相同,并且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的免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随访监测抗体变化发现,同第1个月抗体滴度及阳转率相比,随着免疫时间的推移,抗体滴度逐渐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随访27个月时仍有约44%的阳性率,即近一半的人群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保护性免疫时间可持续至2年,说明此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好,持续时间较长。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普通人群应继续接种安全有效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15]。疫苗接种不仅能够提升接种群体的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防止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而且根据人类长期与传染病斗争的经验,免疫血清的被动免疫治疗是最经济和有效的手段之一。故原卫生部第3版甲型H1N1流感治疗方案提出了“对于重症和危重病例,也可以考虑使用甲型H1N1流感近期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进行治疗”的建议。本研究提示:对于中青年(如我院的医务人员)接受H1N1疫苗接种的健康人群来说,2年后仍有近一半的人群可以利用其免疫血浆对重症患者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尚存不足之处,如缺乏对照组及组间对照,以及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调查,将来笔者拟采用多中心性研究,逐步完善完成整个实验。

[参考文献]

[1] 王哲人.重症甲型H1N1流感诊疗进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1):77-79.

[2] Carmo EH,de Oliveira WK. The risk of a pandemic with the influenza A (H1N1) virus [J]. Cad Saude Ublica,2009,25:1192-1193.

[3] Zhou BT,Fan YM,Li TM. Clinical features of initial cases of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in Macau. China[J]. Chin Med J(Engl),2010,123:2651-2654.

[4] 娄海荣.甲流(H1N1)的病原、诊断、治疗和预防[J].现代医院,2009,9(9):6-10.

[5] Greenberg ME,Lai MH,Hartel GF,et al. Response to a monovalent 2009 influenza A(H1N1)vaccine [J]. N Engl J Med,2009,361:2405-2413.

[6] Zhu FC,Wang H,Fang HH,et al. A novel influenza A(H1N1) vaccine in various age groups [J]. N Engl J Med,2009,361:2414-2423.

[7] Liang XF,Wang HQ,Wang JZ,et al. Safety andimmunogenicity of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accines in China: a multicentre,double-blind,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Lancet,2010, 375:56-66.

[8] Clark TW,Pareek M,Hoschler K,et al. Trial of 2009 influenza A(H1N1)monovalent MF59-adjuvanted vaccine [J]. N Engl J Med,2009, 361:2424-2435.

[9] 刘兴安,郭燕铭,张晓光,等.505名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3个月内的免疫效果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11):677-680.

[10] Alessandra V,Vania G,Elena P,et al. Long-Term Immunogenicity after One and Two Doses of a Monovalent MF59-Adjuvanted A/H1N1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Coadministered with the Seasonal 2009-2010 Non adjuvanted Influenza Virus Vaccine in HIV-Infected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Clin Vaccine Immunol,2011,8:1503–1509.

[11] Neumann G,Noda T,Kawaoka Y. Emergence and pandemic potential of swine-origin H1N1 influenza virus [J]. Nature,2009, 459:931-939.

[12] 曾光.我国如何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421-423.

[13] 纪文艳,卢莉,吕敏,等.中国首批次甲型H1N1流感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与保护效果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5):481-483.

[14] Liang XF,Wang HQ,Wang JZ,et al.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accines in China:a multicentre,double-blind,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Lancet,2010, 375:56-66.

[15] 洪珊.H1N1流感严重程度为“中等”但公众仍应保持警惕[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01-28.

(收稿日期:2013-02-18 本文编辑:程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