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发体验 深化抒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也认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精神、态度等情感特征,是学习成功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一个独具魅力的情感世界,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地实施情感教育行为,使语文教育成为情感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可操作的简明的教学实施策略。
一、激感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心摇”是主体对“物色之动”这一客观现实的情感反映。“物色之动”是外界刺激,是引起人情感变化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即情境。情感的情境性特征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开辟了由境入情的路径。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以及它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刚接触作品时,教师就要抓住本教材的情感特征,巧设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入境生情”。
例如,在教学《我与地坛》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以韩红的一首MTV《天亮了》作为本文的导入,并满怀激情地讲述了歌曲背后的生命故事。在这里,多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通过声音和图像的融合,将语言文字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让学生在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和一句句动情的歌声中,体会到伟大的亲情之爱,同时也为后面理解和体会史铁生的母亲作了情感的铺垫。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钥匙,有情感就会增加教学的魅力,这样的导入悄悄地拨动了学生心灵的琴弦,触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学生很快进入课文角色,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体验情感
一个文本就是一个情感世界,丰富的情感因素是语文教学艺术化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挖掘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和情感因素,是激发学生自觉体验情感的重要条件,也是更好地落实情感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当学生被文章中的优美景色陶醉或被人物精神感动时,教师要把握好契机,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让学生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百余行的长诗中,作者通过对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教学这篇诗歌时,我引导学生凭借朗读理解其意,感知其情。在饱含感情的朗读中,学生对大堰河那种特殊的母爱感受相当深刻,有学生在朗读时还流下了泪水,这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难能可贵的碰撞。通过这样的碰撞,丰富的情感便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沉淀了下来。
三、深化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定刺激情境中的某种情感能够感染在场之人,并使其产生性质类似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情,并要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和深化学生的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之中,采用研读体味、情景再现、背景穿插等教学方法,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以情导情,进一步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使其进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进而理解课文、深化情感。
在教学《氓》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并通过自己的创新来表演这一古代爱情悲剧,使学生更真切地理解了世间的悲欢离合,理解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情感也得到了深化。
四、抒感
当学生心中的情感涌动、澎湃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良机,借助语言、文字、行为等,让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迁移外化。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口头言语抒发自己体验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的涌动的内心情感,借助谈或说的方式得以外显和释放。“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内在情感借助文字写作进行迁移。写作是个体对生活的反映,是个体认识与情意的自我表达。学生的情感因此而得以拓展,自身的情感也因此而更加细腻、美丽。
学完《我与地坛》一课后,学生的心灵已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他们噙着泪花静默之时,我提议学生写一个有关母爱的小片段。由于学生与作者“我”已产生了共鸣,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不一会儿工夫,学生就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此时,学生表达的是强烈真切的感情。
语文是充满情感的沃土,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让“情”长在。语文教师要利用情感教育的优势,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情感之河中扬帆控航,乘风破浪,驶向知识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