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名医的别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杏林”是中医的代称,典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三国时,吴国名医董奉行医治病不计报酬,仅让治愈的病家在宅边种杏一棵,日久蔚然成林。于是,后世常以“杏林春暖”、“杏林圣手”来称赞医家的医德医术。
在中国医学史上,许多杰出的医药家继承创新,阐发岐黄医理,以真知灼见、奇方异术而为病家们所称道。名医的别称也五花八门,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以官职而称宋代的范仲淹曾说:“不得为良相,乃为良医。”这是因为良相良医治国救人,都担负着让国泰民安的使命,可谓殊途同归。在中医杏林人物谱中,以官职而称的医家多见于史书传记的记载。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西汉名医淳于意以创写“诊籍”(即中医冰治)而名传青史,因其曾做过齐国主管粮仓的“太仓长”,世人遂以“仓公”称之。唐代医家王冰勤于对中医古典医籍的研究,曾用12年的时间补充整理注释了《素问》24卷,使这一医学经典巨著以较全的版本流传至今。王冰在唐肃宗宝应年间曾任过太仆令,“掌邦国厩牧,车舆之政令”,故时人称之为“王太仆”。宋代医学家许叔微是中医伤寒学派的代表医家,他幼时父母双亡,长而发奋攻读医学,遂精于医,著有《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等书。因他曾为集贤院的学士,故有“许学士”的别称。因编著《南阳活人书》而声名遐迩的医家朱肱在宋徽宗时曾被授以“奉议郎医学博士”,故病家又尊称他为“朱奉议”。
以地名而称中医文化包涵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学术背景。医学流派如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等都是以地名冠称的,洋溢着浓郁的地域学术流派色彩。汉代医家张仲景以《伤寒杂病论》被载入史册,因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故医史文献中以“张长沙”呼之。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刘完素因阐发火热病而成为河间学派的开山,其弟子门人有穆子昭、荆山浮屠等,再传和私淑者众,杏林中称之为“刘河间”,为医学史上所称的“河间学派”的代表。元代医学家朱震亨是中医养阴学派的鼻祖,他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观点,善用滋阴降火法,创制“大补阴丸”等名方。因他世居浙江义乌的丹溪,所以学者们便尊称他为“朱丹溪”或“丹溪翁”。明代医家汪机以医术名噪乡里,因他祖居安徽祁门的石山,故人称其为“汪石山”。和文学史上的“公安派”、“浙西词派”相同,中医学史上的“吴中学派”、“新安医学”等都是以地域为标志的“人才团”,传承了某一学科的理论和学术经验。以叶天士、薛雪为代表的温病学派创立了中医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其弟子如顾景星、吴瑭、章楠、王氏雄等皆为清代名医。明清两代,新安郡(今安徽歙县、祁门、黄山一带)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医名家,如汪机、孙一奎、吴昆、陈嘉谟、“张一帖”、吴澄等,形成了群星璀璨的“新安医学”。据统计,新安医学的家族链有250多条,被载入史志的名医有250余位。著名的“胡庆余堂”也是新安医学中儒贾合一的名医名药的典范。
以药名而称中药中的刘寄奴、使君子、何首乌等均为人名,有着传奇色彩的掌故俚说。在历代医家中,亦有以药名而称的先例。河间学派以治火热证、善用寒凉药而著名。刘完素的弟子中就有一位以重用大黄为名的“穆大黄”,真可谓望“名”而知义,本学派攻下峻猛的用药风格尽在其名字中。明代医家张景岳常用温补法,善用中药熟地,他所创制的“新方八阵”中补阵共29方,其中用熟地的方剂就多达22个,故时人称其为“张熟地”,可谓名副其实。清代著名的汇通学派的医家张锡纯衷中参西,曾试图用现在药理探讨中药石膏生用和煅用的不同机制,所开方剂中重用石膏,医林呼之为“张石膏”。民国初年的北京著名的中医陆仲安善用中药黄芪治疗疑难病症,故当时病家多尊称其为“陆黄芪”。
以医术而称在中医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医家发皇古义,自成一家,从理论和实践上独辟蹊径,各有建树,后人常以他们在某个学科的成就而尊称他们。如汉代医家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华佗被称为“外科圣手”,唐代的孙思邈享有“药王”之美誉。清代医家吴尚先倡导中医的内病外治法,被尊称为“外治之宗”。亦有以医家独体的诊法为称的,如元代医家李玉善于针灸之术,故被称为“神针李玉”。
此外,以医家的字或号相称者亦多见,如北山先生、石顽老人等。还有以朝廷封号为称的,如南宋医家郭雍在孝宗年间被旌召不就,被赐号“冲晦处士”,名噪一时。清代医家张志聪、张锡驹因同时拜伤寒学派的大家张遂辰为师,医林遂有“钱塘二张”之称。
在中国医学的发展史上,流派迭出,名家辈有,医家的称谓更是标新立异,反映了中医文化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