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顺五年《明一统志》天津资料点校集注(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顺五年《明一统志》天津资料点校集注(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要水:亦名清水河。源自关外三川,经密云东北入潮河。后魏密云郡领要阳县[1],盖以此名。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密云县:要水,在县东北,亦曰清水,源于古北口外,自大小黄崖口流入境,至县西北又东入于潮河。汉要阳县以此名。

广山刑 水:在密云县东北。源自山下,南经县界,东流入潮河。

在今河北省。

《水经・鲍丘水》:“南流径孔山西,又历密云戍东,左合孟广 水”。

涿水:源自上谷涿鹿山,流至涿州北入挟河。

在今河北省涿州市西南。

《水经注・圣水注》:涿水“又谓之桃水。出涿县故城西南奇沟东八里大水下,数泉同发,东径桃仁墟北……又东北与乐堆泉合……又东北径涿县故城西,注于桃”。

《寰宇记》卷七十,涿州范阳县:“涿水源出县西土山下,东北经县北五里,又东注圣水。”由于水流迁徙,今河已非旧迹。

霸水:在霸州城南三里。源自白沟河,经州境合拒马水。

在今河北省霸州市南。

《方舆纪要》卷十一,霸州:霸水在州南三里。《旧志》云:白沟河之支流也。自雄县流入境,东会于巨马河,州以此名。今堙废。

水:在丰润县。一名还乡河。源自崖儿口。经县西南过玉田县鸦鸿桥入梁河,至宝坻县草头湖入于海。

又名庚水。即今河北遵化市南之(水黎)河,为蓟运河上游。

《汉书・地理志》右北平郡无终县(今天津蓟县):“水西至雍奴入海。”即此。

《水经・鲍丘水注》谓之庚水。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北直二:“水县东北四十里。《水经注》:水出徐无县北塞中,南历徐无山,有黑牛谷水、沙谷水,并西出山东,流注水。……水下流合于梨河,即丰润县之水”。

蓝水:在玉田县西北二十里。出三乐台山石间,澄可爱,其色如蓝,南流入白龙港。

又名采亭桥河。即今河北玉田县西蓝泉河。

《水经・鲍丘水注》蓝水“出北山,东流屈而南,径无终县故城东。故城,五终子国也”。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玉田县:蓝水,在县西北二十里,出县北境三乐台山,西南流入州南白龙港。

三角淀:在武清县南。周二百余里。或云:即古之雍奴。《水经》:“雍奴者,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其源自范瓮口、王家沱河、越深河、刘道口河、鱼儿里河诸水所聚,东汇汊沽港入于海”。

古雍奴薮。旧在今河北霸州市、永清、文安、大成及天津市静海县等区间。今已多成陆地,尚存霸州市东南之东淀。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北直二:三角淀“一名笥沟水”。

《畿辅通志》卷十一,顺天府:“三角淀,在武清县南八十里,即古雍奴水也”。

《名胜志》:县南有三角淀,周围二百余里即雍奴水也。自范瓮口、王庆坨河及刘道口、鱼儿里诸水,会于大沽港入于海。

《县志》:东西五六里,南北十余里,又东为四汊港,四汊可四五里,又东为西沽三十里,合运河达天津亦名苇甸。

《清一统志》顺天府二:三角淀“按,古时唯三角淀最大,又当西沽之上,故诸水皆会于此,今渐淤而小”。

《新志》:合相近者诸泊淀,总谓之东淀。云延袤霸州、文安、大成、武清、东安、静海之境,东西亘百六十里,南北二三十里或六七十里,为七十二清河之所汇潴。永定河自西北来,子牙河自西南来,咸入之。

火烧淀:在文安县东二十五里,广四十余里,聚石沟、柳河、急河三水,流入卫河,达直沽。

在今文安县东。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文安县:火烧淀,县东二十五里,广四十余亩。县境有石沟、折河、急河三水,皆聚流于此,东入卫河,达于直沽。《元志》:河间府境有黄龙淀,自锁井口开凿至文安县玳瑁口,通泺水,经火烧淀,转流入海。今堙废。

《畿辅通志》卷十一,顺天府:火烧淀,在文安县东二十五里,广四十余亩。县东北有石沟河、柳河、急河三水聚流于此,东入卫河,达于直沽。又东北四十八里有石城淀,又东北有慈老淀、黑母淀、落坡淀、四角淀、狐狸淀。

直沽:在武清县东南,卫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于此入于海。元王懋德诗:“极目沧溟浸碧天,蓬莱楼阁远相连。东吴转海输(同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武清县:直沽,县东南百二十里。卫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于此。又东南四十里,名海口。《通典》谓之三会海口。元延三年(1317),于此置海津镇。前朝天顺二年,议自小直沽凿河四十里,达蓟州,以免海运,每三年一浚。寻罢。《志》曰:大河以北之水,多从直沽入海,此即古者九河入海之处。地势卑下,一遇霖潦,直与海平。昔人尝欲因其填淤,置稻田以足赋。今府境诸水,类以直沽为壑。有小直沽巡司。

《畿辅通志》卷十一,天津府:直沽,在天津县东南。卫河、白河、丁字沽之水汇流于此,又东南注于海。按,今天津县本名小直沽,其南则卫河合南路之水;其北则白河合北路之水,汇流于此。明永乐二年,筑城置卫。本朝雍正八年,改设府治,为京师东面襟喉之地。其东南十里为大直沽渡。《元史》:至元二十五年,增立直沽海运,米仓是其处也。地势平衍,每遇霖潦,群川泛溢直与海平,故有直沽之名。又东南四十里为海口。杜佑《通典》所云三会海口也。

骆驼港:在香河县北八里。源自三河县兔儿山,经县界入白河。

在今河北香河县北。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香河县:骆驼港“在县北八里。自三河县之兔儿山流经县界,下流入白河”。

《畿辅通志》卷二十一,顺天府:骆驼港河,在香河县北八里。

《名胜志》:骆驼港,源自三河县之兔儿山,流经县界入白河。

清沽港:在武清县南八十里。西接安沽港,东合丁字沽入于海。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武清县:清沽港,在县南八十里,西接安沽港,东合丁字沽,由直沽入于海。丁字沽,以三水会流如丁字也。沽东南去天津六十里。

海:在盐山县东七十里。海潮朝夕所及,其土咸可煮为盐。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静海县:海在县东北百五十里,与山东、辽东接境。古名勃海。应劭曰:海之横出者,曰勃。元行海运,以天津海道为咽喉要地。前朝亦尝通运于此。嘉靖三十八年,辽抚侯汝翼,以辽东大饥,议移粟天津。其入辽之路,自海口发舟,至广宁右屯河通堡,不及二百里,中间若曹泊店、月沱、桑沱、姜女坟、桃花岛、咸可湾泊,各相去四五十里,无风涛、盗贼之虞。从之。寻复罢。《志》云:天津一隅,东南漕舶鳞集,其下去海不过百里,风帆驰骤,远自闽浙,近自登、辽,皆旬日可达。控扼噤要,诚京师第一形胜处也。

滹沱河:在献县南,源出大戏山。自代郡卤城县东,流经三合县真定南阙,本县城南,至青县合卫河达于海。魏刺史王质[2]以其曲流而直之。刺史杨真改为清宁河。宋文天祥诗:“过了长江与大河,横流数仞绝滹沱。萧王麦饭[3]曾仓卒,回首中天感慨多[4]”。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青县:滹沱河县南三十里。自交河县东北流入境,合于卫河。其合处为岔河口,并流而经县东,水势汹涌,阔数十丈。

中堡河:在肃宁县东二十里。东北合直沽流入海。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肃宁县:中堡河县东北三十里。《志》云:保定府蠡县以东,高阳县以南之水,溢入于县境,播为洋东五千二淀,俱注于中堡河,流经雄县界,会于瓦济河。其洋东五千二淀,俱在县东南二十余里,即唐河、滋河及滹沱诸河散流所汇也。

附:《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静海县:大直沽,在县东。《志》云:出县南十五里,有双塘渡,又东五里为古城渡,又七十里至大直沽。今天津卫东南十里,即大直沽渡也。小直沽受群川之委流,大直沽又在其东南,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故有大直沽之名。又东与小直沽并注于海。

独流河:在兴济县北,至静海县四十五里。其地有蒲草之利。宋置独流北、独流东二寨。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青县:独流河在县北。旧《志》云:黄御河支流。自兴济县北流,经县境,又北流,入于易水,谓之独流水。《九域志》云:乾宁军北百二十里,有独流口。五代周显德六年,亲征契丹,自乾宁军御龙舟而北,至独流口,溯流西至益津关,是也。宋熙宁九年,高阳关言:信安、乾宁塘泺,因独流决口不收,至今干涸,命有司相视。元丰四年,河决澶州小吴口,北流入御河,合西山诸水,至清州独流寨三叉口入海。旧时河流甚盛,其后黄、御分流,遂至浅塞。

附:《读史方舆纪要》北直四:钓台寨在(青)县北六里。宋置寨于此,设兵戍守。又有独流北、独流东二寨,俱在县境,以滨独流河而名,皆宋人所置。金废。北宋置,属乾宁军。在今静海县西南子牙镇。《元丰九域志》卷三:乾宁军有钓台寨。清《静海县志》:钓台砦,即今县西南子牙镇。

卫河:在景州城东二十里。源出卫辉,流经故城、吴桥、东光县境,下至沧州,西流入青县界,又东北百九十里入海。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青县:卫河在城东一里。自兴济县流入境,合于滹沱,又东北流,经静海县,过天津卫入海。亦名御河,亦曰永济河。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静海县:卫河,在县城西北。自青县合滹沱河流入境,至小直沽,与白河会。东南漕舟,悉由此北达,而南北群川,尽从小直沽以达于海。

《宋志》:缘边塘泺,为御防要地,其一水东起沧州界,距海岸黑龙港,西至乾宁军。沿永济河,合破舡淀、方淀诸水,横广百二十里,纵九十里至一百三十里,深五丈。西至信安军,与永济渠为一水。今为运道所经,筑堤浚浅,防维最切。又有沟,在县南十五里,东流入御河,虽旱不竭。县南七里,有冢沟,因以名。

沟:在青县南一十五里。其水东流入御河,虽旱不涸。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青县:沟,在县南十五里,东流入御河,虽旱不竭。县南七里,有冢沟,因以名。

【公署】

武清卫:在武清县治东。永乐四年建。

今武清城关。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附:武清卫,在武清县治东,永乐四年建。

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明洪武初避水患,迁县于西八里元卫帅府镇抚衙,即今治也。

蓟州卫:在蓟州治东北。洪武八年建。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附:蓟州卫在州治东北。洪武八年建。

镇朔卫:在蓟州卫西,永乐间建。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属北平都司。清废。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附:镇朔卫在蓟州卫西。永乐中建。

营州右屯卫:在蓟州治北。

明置,属大宁都司。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北。清废。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附:又营州右屯卫,在州治北,本在大宁卫境,永乐二年移建。

梁城守御千户所:在宝坻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洪武三十三年建,属后军都督府。

在今宁河县北宁河镇。清废,置宁河县。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附:梁城守御千户所,在宝坻县东南百四十里。明建文二年,燕王于故梁城置。

天津卫 天津左卫 天津右卫:俱在静海县小直沽。永乐二年筑城,三年调天津卫并天津右卫。四年复调天津右卫以守备。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河间府:天津卫,府东北三百里,水行三百五十里。南至静海县七十五里,水行百里。东至通州宝坻县梁城所[5]百四十里,水行百七十里。北至通州武清县杨村驿六十里,水行七十里。西北至顺天府二百五十里,水行四百里。城周九里,北濒卫河,东绕潞河,漕舟悉出于此。永乐二年,筑城置戍。三年,调天津卫及天津左卫驻焉。四年,复调天津右卫驻焉。初设备兵使者于此,其后辽左多事,增置重臣,屯列将领,为京师东面之巨镇。

附:《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静海县:丁字沽,在天津卫东北五里。自武清县汇白河之水,注于直沽。今有丁字沽渡。又新开沽,在天津卫东九十里,相去十里曰水套沽,其长四十余里,亦名新河,即天顺初议开海滨二沽,以通蓟州运道处也。

咸水沽,在天津卫东六十里,即古豆子亢[6]

也。《括地志》:自勃海至平原,其间滨海煮盐之处,土人多谓之豆子亢 。隋大业十二年,河间贼帅格谦据豆子亢 ,称燕王。王世充击斩之。《隋书》:平原东有豆子亢 ,负海带河,地形深阻。自高齐以来,群盗多匿其中。大业七年,刘霸道聚众于此,既而格谦亦据其地。王氏曰:豆子亢 在平原、勃海、河间三郡之交,环带河海,形势阻深,兼有盐鹾之利。今大河南徙其地,不可考矣。罗氏曰:河间之豆子亢 ,今咸水沽。是也。沽东去海四十里,地斥卤,广数十里,宋时亦置戍于此。又卫东北四十里,有塌河淀,周百里。

信安湾,在天津卫西北,即漕河曲折处也。前朝正德中,畿辅贼刘六等犯天津,守将贺勇遏之于此,贼败走。

尹儿湾,在天津卫城东。永乐初,建百万仓于此,因筑城置卫,以贮海运。今去城八里,有运粮河,旧自海口达尹儿湾之运路也。

马家口,在天津卫东南二里。又东南十三里,有寇家口渡。《志》云:今县南十五里,有双塘渡,当南北通衢。

【学校】

蓟州学:在州治西北。洪武初建,正统九年重修。

《清一统志》顺天府,学校:在蓟州西北。明洪武初建,本朝康熙三十一年修,嘉庆八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人。

武清县学:在县治东。旧在白河西,本朝洪武初因避水患徙建于此。

《清一统志》顺天府,学校:在县治南。旧在白河西,明洪武初,改建县治东。嘉靖十六年又迁今所。入学额数十五名。

宝坻县学:在县治东北。元大德年建,本朝洪武三年重修。

《清一统志》顺天府,学校:在县治东北。元大德中建。本朝乾隆十九年修,嘉庆二十一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二名。

静海县学:在县治东南,洪武初建。

天津卫学:在天津左卫东,正统间建。

注释:

[1] 东魏设置,隶属密云郡,县治在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上镇村。北齐并入密云县。

[2] 王质:后魏易人。字绍奴,幼下蚕室,颇解书学。孝文时累官选部尚书。出为瀛州刺史,人庶畏服,而刑政峻刻。后为大长秋卿,未几卒。

[3] 萧王麦饭:典出《后汉书》冯异列传:及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异抱薪,邓禹热火,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菟肩。因复度沱河至信都,使异别收河间兵。还,拜偏将军。从破王郎,封应侯。萧王指光武帝刘秀。刘秀破王朗被更始帝封为萧王。

[4]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滹沱河二首》。

[5] 今宁河县。

[6] 音gang港,盐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