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话题作文“我从这里走过”导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话题作文“我从这里走过”导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原题再现】

平日里,我们都忙于学习,很少关注自己生活着的平凡的空间,其实,我们只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很多原本并不在意的场景或风景都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引起我们对很多事物、很多情感、很多道理的深刻思考。请以“我从这里走过”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设,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设题动机】

这是我在高一阶段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夹叙夹议类作文时自拟的一个话题,话题词语之前也没有什么导语、素材。

为什么要写这个题目呢?因为高一阶段,苏教版教材后面的写作单元训练要点就是“夹叙夹议”。叙述应做到来自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从而表达真切的感悟。我的同事有的设计了“红绿灯前”“上学路上”“校园一瞥”等题目,因为他们觉得学生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使其经历很单调,所以不如确定描述对象,只在思想感悟上比高低。但我认为,描述对象如此单一,学生的思想也是基本没有什么差别的,趋同性越强,学生的创作热情肯定越低。我希望有一个题目,在性质上与同事相似,但是更能让我的学生有话可说,人人有话讲,人人都能调动自己最丰富的生活元素,那样就可出现百花争艳、异彩纷呈的气象;学生写得丰富多彩,教师才能具备广阔的佳作选择面,批得也会更有情趣。

写作及其批改要达到给人享受的境界,那就必须选好题。于是,我就让我的学生以“我从这里走过”为话题来写作文,结果出现了大量的佳作,半数以上的作文都是可以作为范文的。

学生因为选择了自己真实经历的各类印象真正深刻的事情,所以环节具体、细节突出、表述细腻,进而写出了层次丰富的情感与思想。下面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两篇学生作文。因感动于学生的投入,欣喜于学生的灵动,震撼于学生的深刻,我采取了逐层细致评析的方式来进行评点。我认为这样的评点方式比在作文结尾写一个总体的、笼统的点评更有针对性,可以让我的学生在相互学习时有更明确的理解与更充实的收获。

【文题分析】

题目中的“我”字是在提醒学生一定要努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仍有一些同学用想象的方式,通篇使用第一人称写了某个人物在某个特定场景下的言行情思(如项羽乌江自刎、李白诗酒月下、凡高在向日葵边冥思作画……),即以该人物的身份为基础,将之写得如在读者眼前。这样的作文是多见的,语言往往比较优美,形象往往比较丰富生动,但是一上来已经与题意无关了。

“从这里”在环境的选择上作出了限制,再根据导言的暗示,学生不应该去写一些自己不可能或者暂时没有去过的地方,那样很容易给人套作的感觉,被认作是随便找了段风景描写的文段入文。学生也不应该一下子就将“这里”的意义提升到战争、文化、历史、精神等高度上来,学生所写的环境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地能经过的某个地方,它可以是一个山丘、一条湖泊、一条马路、一所公园,甚至小到一棵树前、一片花间、一个十字路口、一段走廊、一个拐角……总之,要从真实经历过的生活内容写起,然后再转入更深刻的思索,给读者既切合题意,又水到渠成的好感。

“走过”的意义也不应忽视,它应该包含特殊的心情。“走过”,在时间上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较为短暂的,行为上应该是有些匆忙、随意的。时间可以有限、行为可以匆忙,但人的思想、人的心灵是不受时间的限制的,就像伍尔夫写《墙上的斑点》时,也许只是凝视了几秒钟、几分钟,但她的思想却得到了非同小可的放大,大篇幅的文字透射出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这就使得瞬间的视觉效应变得生动丰厚起来了。这样的写作态度与手法应该也是“以小见大”的积极表现。所以,对“这里”之见闻进行描写时,作者对自己的行动不应该写得过于缓慢、过于丰富,至于见闻与思考是可以放大开来慢慢地细细地写的。

一些学生选择了某一处场景、风景在很多个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描写,这与“我从这里走过”的题意是不能完全契合的。然而要写出对某场景或风景的独特情感与想法,往往又是需要很多幅画面来证实或是形成气势的。那么怎么来处理这个矛盾呢?比较好的一种办法就是先用简单而具体、真实而生动的语言来描写一时一处之所见,再从其特征出发,拿其他时间段、其他环境中的见闻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对比的结果是为了衬托出“我从这里走过”时得到的见闻感受之意义。

【佳作展台】

我从月下走过

裘方垚佳

拥在晚自修结束的人潮里,被推搡着往前走。初春的寒意像个顽劣的孩童般发起偷袭,夹带微凉的风从颈间灌入。我把脖子埋进衣领里,低下头匆匆而行。

忽然,涌动的人潮停滞下来,仿佛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刹那间温驯成夕阳下的一片宁静。人群里,清晰可闻几声由衷的赞美——“哇,好美!”

我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疑惑地仰起头。与月相会,惊鸿一瞥,刹那,时光静止。

夜的帷幕为皎洁的月衬起最美的平台,连星星都乖巧地藏起自己闪烁的光辉,只剩下一片纯粹的墨蓝底色。一片寂静里,月儿柔柔地伸展开自己优美的身段,将略带鹅黄的水袖轻盈地挥撒开,好似也在我的心间挥出一片祥和与温柔。看,那是什么?!水袖舞动起来的时候仿佛也惊扰了那陶醉于这片宁静的空气,他们跟随着舞蹈起来了,在月儿的周围酝酿成一圈淡淡的光芒。

啊,竟是难得一见的月晕!

这份美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化入了我的心。我不禁暗自庆幸,好在人潮牵制住了我的脚步,否则,我哪有机会一睹这份如真似幻的动魄惊心!

(以上是“起”,是引发感受的现象;如果没有精致的文字、具体的景物描写,此文的铺垫就不足了,这也是景物导入式作文写成功的一个要点。)

然而生活里的我却不总会如此幸运。每天驼着背弯着腰低头急于探索一条人生之路,不知在多少时光里与一份又一份潜藏在路旁的惊喜擦肩而过。匆匆的步伐甚至连那些显露在外的美好都一笔带过了。遗憾的是,世界上像我一般的人又是何其之多!我们习惯于匆忙走过冰冷的高楼大厦,我们习惯于用一只冷掉的汉堡搪塞自己饥饿的肚子,我们习惯于周围的世界是灰的、白的、黑的,然而,要知道,生活的趣味便来自于细腻的感触啊!

如林清玄所说,“若有细腻的情,一片茶叶,也能润灵台、破孤寂,与我们最细微的心思相会同行。”是的,正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懂得咀嚼美的心才能挖掘出生活的感动与生命的感触。

这让我不禁想到泰戈尔在晚年时曾含泪说:“我不怕死。我哭,只是因为我近来的诗歌越来越好,我的心像个孩子,越来越多的美丽涌入我心间,教我化之为诗,而我却要走了……”想到这个画面,我惊诧而感动。我相信再给泰戈尔一百年,他的灵感都不会枯竭,只因——美的境界不在特别的地方,生命的繁华更没有什么秘密,带着有情的心去品味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小小细节,一切都能化为不朽的神奇!

(以上是“承”,针对现象提出看法,联系现实,思考现象给人的反省,作者的反思是有层次的:先一反一正对比着讲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懂得咀嚼美的心才能挖掘出生活的感动与生命的感触”,再递进一层谈到“美的境界不在特别的地方,生命的繁华更没有什么秘密,带着有情的心去品味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小小细节,一切都能化为不朽的神奇!”要想具备“层进”的思考能力是很难的。至此,作者完成了对第一处现象的思考。)

我忽而心潮澎湃,于是又快步往前走——当然不再是忽略这份美好——我要用相机记录下这令我砰然心动的瞬间!

手握相机,“喀嚓”“喀嚓”,心急地按下“相册键”,奇怪,怎么只有一片沉寂的黑色和一个朦胧的渺小的月影?我的美呢?我的美呢?我的内心急切地呼唤着。

又不甘心地拍了好几张,然而终究只有一片泛滥的黑蓝色吞噬我内心失望的汁液。“傻瓜,再好的相机再高的像素都拍不出的,离得太远了!”

(出现了新的现象,是前面景物自然转变的某种情况,新现象可以产生多种象征意义,现象转变的原因、过程等都可以引发出各种思想。)

也罢也罢,细细想来,生命里很多美好的东西不都是这样的吗?不知谁说过,“越是短暂越是美丽”。像那彩虹,短到不会停留一刻钟以上,我们能做的,只是放下一切去仰望它。太多的美,一如指间的沙,想握却把持不住,我们能做什么呢?只是珍惜,只是沉浸在最美的当下,用记忆的胶片纪念她,保存她,只求当未来的某个瞬间再掀开记忆的宝盒时,能面带微笑依旧温存地说一句:“怎么忘怀那份美啊!”

(以上是“转”。景物的转变,引发出新的观念,指出面对美好之流失,我们能做的现实的事情。)

我的嘴角轻轻渗出笑意来。我仰起头,被一片皎洁的光辉笼罩着,慢慢从月下走过……

(以上是“合”,与议论文不同,记叙文、散文中的“合”未必得再来讲述一番大道理,它可以是一种情感、心理的流露,隐含的是对前面所有情思的豁然。)

一潭死水

沈 馨

那是一个废弃的小池塘,希望还能称之为“池塘”。周围堆满了色彩斑斓的垃圾,就像毒蛇身上美丽的花纹一样,无数垃圾将池塘紧紧围了一圈。人们总是捂着鼻子、极不情愿地靠近,但还是要将手里的垃圾扔进那个“恶臭王国”。对我而言,更不幸的是这个垃圾站就在我回家的路上,若绕远路,要多走半个多小时,相比较之下,我无奈地选择了这臭味,不知是垃圾还是死水的,总之令人作呕。

夏天更是让人无法忍受。水面上永远是那一层绿色的东西,像癞蛤蟆的皮肤,把水盖得严严实实。只有风吹过,那层皮肤发生了褶皱,才能意识到它下面是水。垃圾上头更是一片密密麻麻黑压压的苍蝇蚊子。扔进去一块垃圾,激起一大片,随即,刚才的垃圾消失得无影无踪,又是黑色一片。恶臭更是传了千万里,人们都在咒骂着恶心的垃圾站,似乎扔垃圾时骂几句已成了一种风俗。这个小池塘似乎是全村的公敌。

(死水及相关景象的描写真可谓细腻,给人如见其象、如闻其味,如听其声之感。写到作文中的东西就得“有用”。见到的、嗅到的、听到的都应该在下面的文字中对它们的某些角度——如成因、合理性、导致的结果等进行评议。描述越丰富,可引发的思考就越多,内容越充实。)

但这潭死水并不是一开始就供人们扔垃圾,也不是注定成为“恶臭王国”的。曾经,它也是个美丽的小池塘。小小的溪流从这端悄悄地溜进来,又从另一端调皮地溜出去。清澈的池水映着天,映着山,还映着清晨洗衣服的小姑娘俊俏的脸庞。大婶们三五一群,在池边洗菜聊天,家长里短的,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连水面也泛起涟漪。夏天的傍晚,这里更是各家必争的避暑胜地。下棋的,乘凉的,各家早早的把板凳放好,占好位置,贪得一片阴凉。更多的孩子在陆地上抢不过,就直接下了水,游个痛快。后来,各家都装了自来水,造了新楼房,买了空调。洗衣服的人少了,乘凉的人也少了,小池塘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人们忘了小池塘,因为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也无人来打理小池塘了。人啊,不一直都这样吗?可利用的东西就会好好爱护,众人争抢;无利可取了,便置之一旁,视若无睹,如失忆一般。或许这只是冰冷而美丽的经济社会下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规律。

(深刻领悟了“在某些对比中发掘出鲜明的立意”的意义,运用得很好,抓点抓面描写得细致,对比后得出的感触精彩而到位。)

再创造价值就是另一条规律。不知是谁,成了第一个向池塘扔垃圾的人。这真是一个扔垃圾的好地方,慢慢的,扔的人越来越多,垒得越来越高。即使有恶臭,即使都在咒骂,垃圾还是与日俱增。如今的垃圾围墙都快遮住了看池塘的视线,这池塘也早已成了一潭死水吧。看着这一个个小山堆,捂着鼻子也挡不了的恶臭,谁能想到这儿曾经是那么美,只知道这里是被每个人诅咒的“垃圾站”。

(至此,作者交代清楚了“死水”的成因。)

终于有一天,经过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决定在上级领导来检查村容村貌前,对垃圾站好好整改一番。垃圾被装成好几车运走了,连着那些苍蝇一块运走了。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臭味也没有了。那滩死水并没有发臭,令人作呕的只是那些人们丢弃的垃圾。怎么可能,哪有腐水不臭的道理?直到人们除淤泥的时候才发现,通水口并没有被堵住。纵使人们扔的垃圾再多,也只能填满表面的通道,那底下的流通是无法阻挡的。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吧,即使被遗忘,被诅咒,被恩将仇报,一直静静地,保持自己的一方洁净,无论外部强加给的是何等的肮脏。

(从现象发展、人们的态度改观中体悟人生的某些经验、教训。)

池塘很快恢复了之前的美丽,我再也不用跑着回家。清澈的池水还是静静地泛着涟漪,谁能想到它曾经被当作一潭死水,咒骂它发出恶臭呢?不知道大自然是否总是略高人类一筹?但现在,大自然用他自己的规律,向我们证明了池塘如旧的美丽,而不是死水。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池塘?曾经的他们是何等的美丽,如今那份美丽却被肮脏的环境所遮掩,而我们又怎能再“帮忙”垒高一层呢?若我们不幸成了那个小池塘,是否也能忍受着误解与伤害,一直保持自己的真性呢?

说不清,道不明,只有小池塘静静地泛着涟漪,映着蓝天,映着大山,映着过往的人……

(拿景物特征与人生哲思参照着写的意识,贯穿始终。层层推进地思考问题,认识上追求返璞归真,最后留下反思的余地,令人感到余韵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