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方“新艺术风格”及15世纪中期多声音乐的理论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这一时期的多声音乐在音乐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关键词】 多声音乐理论;法意新艺术时期;勃第乐派
西方音乐史上的1300年至1450年,主要包括了新艺术风格和勃第乐派两个部分。在音乐方面,这是一个个新的时代,音乐重心转到教堂之外,世俗音乐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马肖、兰迪尼等一批重要的作曲家,把教会音乐与单声世俗音乐相结合,在追求音乐体裁多样性,艺术情感表现性,旋律、节奏、对位技术、音乐组织逻辑的技巧性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 多声音乐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对位法则:“对位”是一种“音对音”的安排、处理法则。对位是新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加兰第亚的《导引》以及维特利的《二部对位艺术》主要提出这样几条原则:1.声部间强调反向运动2.禁止同类完全协和音程(同度、五度、八度)之间的连续。3.完全协和音程与不完全协和音程相交替、轮换出现,这是最重要的方式。4.允许同类型的不完全协和音程的连续。5.不协和音程所占比例较小,可用在过程之中,但必须进入完全协和音程上。6.三度和六度音程被归在协和音程类,但仍作为“不完全协和”对待。
(二) 有量音乐理论:1.M・d・帕杜瓦的《有量音乐艺术》提出“二分法”的观点,帕杜瓦将音值组合以“完全”(即“三分法”)和“不完全”(即“二分法”)的定义来划分,说明二分法是在三分法的基础上产生的。2.莫利斯的《音乐艺术知识》将有量音乐时值描述为可分成四个等级的系统,分为Maxima、Long、Brevis、Semibrevis和minima.;莫利斯在认为可在一个短音符的时值中填入四个或更多的小音符以更细更小的时值来划分,并且还提到了切分音符等。3.维特利为了明确音符时值间的关系,创用了拍子记号,沿用至今。
(三)“伪乐”理论:“伪乐”来源于对调式音阶的变化处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求得音响的美妙动听。“伪乐”理论是初期对位法则的重要特征之一。1.帕杜瓦的《对素歌艺术的诠释》中,阐明了术语“Permutatio”的概念,即变换音的唱名以表示另一音高。他还第一个应允了声部中的半音进行。2.莫利斯的《二部对位艺术》规定了一些原则即通过变音记号使不完全协和音程进入完全协和音程。如小三度以上行二度进入五度时必须改为大三度。大三度以下行二度进入同度或五度时必须改为小三度。3.P.d.贝尔蒙地《测弦器简论》中提出将全音划分为半音的具体步骤,从而形成八度音组划分为十七音音阶的形式。
二、多声音乐实践
(一)法意新艺术时期的多声音乐实践
1、法国马肖:马肖是十四世纪法国新艺术风格最伟大的代表。马肖以完整的复调多声形式来结构、组织常规弥撒曲,赋予弥撒曲以四声部的形式。马肖在经文歌中运用“等节奏”进行创作,从马肖开始等节奏经文歌得到蓬勃发展。马肖写作了大量多声形式的世俗音乐作品,采用世俗性的歌词内容,旋律流畅,和声大胆,节奏新颖。
2、 意大利音乐:意大利的多声作品旋律更优美,纵向音程的组合与横向进行更为规整。产生了新的多声体裁如牧歌、巴拉塔、猎歌等,为意大利新艺术风格的表现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最伟大的代表是F・朗迪尼,他的贡献是以其名字命名的“朗迪尼终止式”,备受瞩目,得到广泛应用。
(二)法意新艺术时期多声作品的特点
1、声部数量与声部关系:法国:三声部是最基本的常规多声形式,是法国多声音乐创作中最典型和成熟的形式。意大利:十四世纪初的创作及稍后的朗迪尼作品中,二声部多见,以后,三声部才占主导地位。①织体:A康都克图式织体:音对音规整对位织体B声部间节奏交错变化的织体:声部间形成较大对比,均有较为主动、畅达的运动状态。C节奏框架比较规整,声部间有一定呼应、对比的织体,介于A与B之间。②声部进行 横向:各声部较平稳,旋律委婉流畅。纵向:同向、反向、斜向、交错等进行,均有较比自由的表现天地。这时期,声部间的明显变化是声部间的模仿手法。
2、 音程状况:14世纪的音程状况,三六度音程发挥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三和弦式音程复叠结构较多应用。开始与结束多用五、八度音程或五、八度复叠结构,过程中较多应用三、六度音程或相应复叠结构。不协和音的安排、处理有了发展:较多出现倚音、留音式发生在较强部位,但立即伴随解决方式。
3、 伪乐变音:为避免增减不协和音程(主要是三全音)发生。为了横向连接时对声部倾向性的强调。用于对和声音响的润色和旋律素材的模进
4、 终止式:终止式在曲式结构中的使用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终止式,音乐结构的划分是通过对终止式的安排体现的终止式在和声组织上的意义a.“双导音”终止式,上方二声部半音上行级进解决,低声部下行大二度级进解决。b.朗迪尼终止式,其特征在于高音旋律的装饰性。纵向音程从六度进入五度再解决至八度,在和声音响上是一种委婉的修饰,是音响更为柔和。
(三)勃第乐派(杜费、班叔瓦)的和声观念与形态
杜费与班叔瓦是15世纪勃第乐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基本为三声部形式,和弦化形态更为突出,其和声风格更为柔和、明净、动人心弦。
1、 杜费作品特点:作品旋律素材不断变化出现,声部间此起彼伏的模仿,均建立在音程性和声的思维准则中。外声部流动时,中间声部起到“和声填充”的作用,低声部起到“低音基础形态”作用。采用“对位化和弦性”织体,纵向上的三和弦结构清晰明确。“朗迪尼”式终止和利底亚调式终止已成为最常用最基本的终止式。并且出现了属到主的正格终止特征。
2、 班叔瓦作品特点:对三、六音程重视,旋律常成了“和弦式”的“分解”,常用朗迪尼式终止。作品中,二、四、七度音程必须级进解决到相邻的五、六、八、三度等音程。他的尚松是四声部,上方二声部为声乐重唱,下方二声部为器乐伴奏,是用二重唱加伴奏的织体,以各声部线条构成总复调织体的同时,形成了下方二声部对上方二声部的“伴奏”的主调化意识。
总之,14世纪末及15世纪初作曲家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横向与丛向节奏关系的高度错综复杂和音程复叠的高度不协和状态;另一方面,趋向于单纯、一致的节奏形态与协和音响的多声作品不断生成,表现出世纪之交音乐作品的一种双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