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原则及其治疗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原则及其治疗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分类号】 R69.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112-01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是由于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多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导致机体胰岛功能减退、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在靶细胞上不能正常发挥生理作用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WHO警示,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用药的慢性疾病,如何合理用药就更为重要。

1 口服降糖药的选用原则

患者开始服药时,首先选择口服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其中的一类,餐前服用生物利用度更高,如有胃肠道反应可随餐或餐后服用,从从小剂量开始。伴有高血脂及肥胖的患者可选噻唑烷二酮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从低剂量开始。

1.1 口服降糖药物适应症的选择 :①患者以空腹高血糖为主:胰岛素抵抗为主的药物,可选用二甲双胍(苯乙双胍、二甲双胍等),或联合应用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等药物,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胰岛素分泌缺陷,可选用磺脲类制剂,以作用时间较长为佳,可联合应用噻唑烷二酮及二甲双胍类。②餐后高血糖为主:胰岛素抵抗为主的药物,可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拜糖平、倍欣)或二甲双胍,如果出现血糖控制不满意,二者可联合应用。血糖控制仍然不满意者,可再联合应用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噻唑烷二酮类等药物;胰岛素分泌缺陷,可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或)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③ 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并存者: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降低空腹高血糖的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及双胍类药物,出现空腹血糖控制满意,但餐后血糖仍然较高者,可联合应用减低餐后血糖的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类。④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格列喹酮、罗格列酮。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应选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则会加重肝肾功能损害。

1.2 口服降糖药服用方法和服用时间: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减低胰岛素抵抗的的α-糖苷酶抑制剂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以及以改善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及格列奈类。磺酰脲类药物在正常剂量的情况下服用时,以饭前30min疗效更佳,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患者,可以在进餐时服用,即使在出现血糖控制效果不满意的患者,也不可以随意的肓目加量,避免两种磺脲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即胰岛素增敏剂,空腹口服30分钟开始起效,2h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而在进食后服用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会延迟至3-4h,因此,该类药物适宜清晨空腹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能减少或延迟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需要与第一口饭一起咀嚼服用效果更佳,双胍类药物应在饭中或饭后服用

2 口服降糖药的治疗进展

随着糖尿病对社会的影响,口服降糖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现已有不少新型药物用于临床评价或治疗,目前治疗进展主要有以下几类:

2.1 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而降低血糖,还可增加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其发展经历了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和氯磺丙脲,现已很少使用)、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和第三代(格列美脲),能刺激胰岛素分泌,使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低血糖发生率低于格列苯脲。

2.2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是一种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新型降糖药,结构与磺脲类各异而药物作用相似,促进胰岛素分泌,与磺脲类受体结合与分离更快,因此可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

2.3 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降糖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处于上升期;双胍类药物开始出现衰退迹象,但其缓释片的发展势头比较好;磺酰脲类药物中除格列美脲有上升迹象,其他两种产品均有下降趋势;瑞格列类药物由于国产品种的加盟亦扩展了上升空间;国产降糖药虽然还不能与进口品种相抗衡,但已逐渐被广大医生和患者认同,可部分替代进口口服降糖药。

参考文献

[1] 高美德, 刘晓冬, 王宏.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合理应用[J]. 中国中医药杂志, 2010,2(2):80.

[2] 王宝玉. 单用那格列奈对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J].天津药学,2009,1(21):32.

[3] 张秉涛. 瑞格列奈对2 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氧化应急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4):5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