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沙止步 让绿回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沙止步 让绿回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沿111国道驱车驶进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侧那一行行、一片片笔直翠绿的人工林,向人们展示着蓬勃生机,曾经沙化的土地正在向绿色生态转变。

多措并举筑起绿色屏障

巴彦淖尔苏木位于科右中旗政府所在地以南60公里,地处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沙地北端。土地总面积84万亩,耕地15.9万亩。长期的过度放牧、开荒,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47万亩草牧场中有6万亩是流动半流动沙丘,70%的草牧场已被沙化,40%的耕地因流沙侵蚀,面积年年缩减。百姓深受风沙危害,生产生活被沙所困,因沙致穷。

如何转变群众观念,改善生态环境?2008年,巴彦淖尔苏木党委、政府提出“举全苏木之力,大干十年,全民造林,打造绿色生态的巴彦淖尔苏木”,“给子孙留一片绿地,还草原一片绿色”。苏木党政领导亲自率领干部群众植树造林,采取了一系列围封造林恢复生态的措施。

首先,在防沙治沙上,采取“封、退、造相结合”的办法,对现有天然林进行围封禁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坚决退耕,对已经沙化、盐碱化的草牧场进行人工造林恢复生态。他们采取“国家、集体、个人”造林相结合的办法,由集体统一造林,建成后产权与管理归属个人。在向沙地展开宜林造林、宜草种草全面治理措施的同时,结合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造林工程及防风治沙等重点工程,开展全民造林、大面积植树种草。经过5年不懈努力,完成了3万亩防沙治沙工程、1万亩北疆绿色通道工程、3万亩风沙源治理工程、5000亩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等,使全苏木有林面积达到7.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3%提高到8.9%,植被覆盖率基本达到全旗平均水平,沙化草原治理率达到30%。

强化管理还草原一片绿色

当地群众中有一种传统观念:栽树种草远水解不了近渴,地薄就多种,得一斤算一斤。由此形成了风沙越大越开荒,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改造生态环境的阻力一度很大。2008年,苏木党委书记亲自率领30多名机关干部植树造林半个多月,苏木党委坚定的治沙信念和示范作用,使嘎查干部们的思想有了转变。为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造林信心,苏木每年拿出10多万元,统一购进苗木,每年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大规模植树造林。

为了加强管护,苏木成立了禁牧、禁止开荒执法管理大队,加大禁牧力度,对乱开滥垦行为加大打击力度。2009年,苏木成立了土地排查工作组,对全苏木土地资源进行了全面彻底清查,逐户进行土地核实登记,明确规定耕地面积人均不得超过15亩,对超过的耕地面积坚决收回,执行退耕还林还草,并将草牧场“双权一制”全部落实到户。通过积极申请防沙治沙工程,对境内盐碱地、自然湖泊实行对外发包、立项改造等多种形式进行整治和生态恢复。2011年,建设围封自走式喷灌草牧场2000亩,让草牧场得以休养生息。5年来,全苏木退耕还林面积达到3.3万亩,盐碱地改造5000亩,又投入项目资金500万元,将双榆树自然湖泊进行除险加固,建成了双榆树水库,既蓄积了地表水,又保障了退牧还湖、恢复生态。

干群合力垦荒人变植树人

为了让群众在植树造林生态恢复中切实得到实惠,增强自觉治理风沙的信心,苏木党委、政府本着“谁承包、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落实林权制度改革。将2008年以来通过项目工程建造的集体生态林实行低价林业产权转让。双榆树嘎查将5000亩三北四期防风固沙生态林产权全部承包落实到户后,不仅加强了个人林地建设管理、封育措施,而且保证了林地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生态效果明显。同时,对宜林沙荒地实行有偿或无偿承包给个人造林的措施,鼓励农户自愿承包沙荒造林,苏木政府给农牧民统一提供苗木,协调办理长期林业产权证,让群众吃上“定心丸”。此举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哈塔庙嘎查农民开锁1990年承包400亩草牧场,养羊200多只,因草牧场沙化越来越严重,2008年他将200多只羊全部卖掉,将400多亩已经沙化的草场全部植树造林。目前,全苏木农牧民造林面积已达4万多亩。双榆树嘎查还利用人造育成林资源,实施了柠条加工和舍饲育肥牛项目,带动全嘎查发展现代畜牧业,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了经济、生态双赢目标,为此每户增收300多元。

通过几年的建设和保护,全苏木不仅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农田、草牧场也得到了有效治理,被旗委、政府评为防沙治沙先进苏木。

(作者单位: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