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积累·感悟·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累·感悟·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认为,作为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无论对自己或对学生,都必须在三件事上下工夫:积累感悟表达。这是我的大语文观。

先说“积累”。它包括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关于知识积累,可以说是不成问题的大问题。一是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上,二是教师自身的积累。所有的语文教师没有不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的,但为何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乐观呢?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就其积累本身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无效积累多,二是学生自己没有养成自觉积累的好习惯。缺乏自觉积累的主动性,自然就谈不上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了。到了初中,甚至高中,学生还是不会学习,不会整理课堂笔记,不会课外积累,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有惰性,另一方面是我们老师替学生安排了大部分时间,学生已没有支配权了。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积累,小到字词句、文学常识、修辞手法,大到作家、作品,风格、流派,写作特点,各凭所好,各取所需。由于教师就差补差,占用了自己大部分课余时间,而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感悟课文,感悟教法,更没有时间进行高层次的知识再积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试问,现在的语文教师特别是我们农村的语文教师,一年有几本读书笔记?一年能看多少文学作品?了解多少文学动态?能写几篇下水文或是对生活感悟的文章?能写几篇教学论文?因此,我认为,只有先解决学生的积累问题,才能解决老师的积累问题,先了解学生怎样学,才能调整自己的教法,才能解决“一杯水”与“一桶水”的问题,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其次是“感悟”。有了知识积累,生活积累,还必须会“感悟”。“悟”,就是一种理解,一种思考;是一种阅读或观察的综合能力,包括联想、分析、归纳、提炼等能力;也可以是一种发现。只有教师先悟而后才能指导学生“悟”。悟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悟阅读中的精美之处,悟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及社会意义,悟写作方法,悟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等等。我认为只有做好三个指导,才能落实“悟”。一是课堂感悟,二是课外阅读感悟,三是生活感悟。课堂感悟一定要分清课型,要强化自读课型意识,要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录音机”变为主动捕捉知识信息的“摄像机”。讲读课一定要选好感悟点(即问题),不能面面俱到,抓住关键几处即可。一定要给学生留足“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切忌满堂灌。要知道能发现才会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自悟能促成学生形成探索精神,促成学生形成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课外阅读感悟,老师事先要定篇,要有一定量的学生同读一本书,这样才有利于集中指导,并通过讨论进一步感悟,在比较中寻求新发现,在讨论中寻求新发展,以提高其感悟能力、鉴赏能力。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及感悟能力,学会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善于思考。会辩证分析,能悟出事理、物理、哲理,使其思维达到一个新境界。

最后说“表达”。现在高考把鉴赏与评价作为语文能力的最高层级,其实鉴赏感悟、评价如不说出或写出,仍然属感悟。我认为表达才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层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会思考,会感悟,才能说出来或写出来。现在,在表达上有三个误区,一是只让学生作文,老师很少作文;二是在写作技巧上过多地指导而未抓根本;三是重书面表达而轻口头表达。这三个误区造成三种恶果: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没有数理化教师那样受敬重,学生重理轻文,与此也有关;作文越指导学生越无所适从,越写越头痛;学生不仅不能写,更严重的是不能说。一个班在说上能过关的学生恐怕不足三分之一。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认为每所学校应办一个校园文学刊物,把它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发表园地。每个语文教师都应有自己的作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能说会写的形象。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应多举办一些学校或地区一级的作文竞赛,激发学生的发表欲,在作文教学上,应重视复述的能力、演讲能力、口头作文能力的训练,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浅行为,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确实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当然,积累、感悟和表达并不是界限分明的。积累时就有所感悟,才会去积累;表达过程也可能有新的感悟;而感悟到了的东西也不可能都一一表达出来,但语文教学只要抓住了这六个字,就抓住了“纲”,纲举才能目张,学生才会有较高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