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定义于网络谐音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定义于网络谐音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兴起,其中出现了大量的谐音词汇。本文从网络谐音的定义网络谐音的分类、网络谐音的特点、对网络谐音的文化思考等方面探讨分析网络谐音问题。

关键词:网络语言 谐音 文化思考

1 网络谐音语言的产生

网络是一种新兴的媒介和媒体,它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快捷方便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互联网正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网络是语言的新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造成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体。从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中国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网民为了提高网上交流速度而创造并使用的一种多形式混合使用的符号。这种语言打破了交流的局限性,对于即时的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对面或是电话的交谈。网络语言聊天虽是以文字形式出现,但它方便快捷,互动性更强。

为了适应网络聊天的即时性特征,提高交流效率,网络语言中的一种网络谐音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谐音语言丰富多样,有国内的词语形式,有国外引进的,有中外结合的。有的是专业性的词语,有的是民间俗语,还有不少是新生的缩略词,此外还有数字形式和情态符号等。网络谐音语言使得语言中词语的运用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变化。

2 网络谐音的分类

2.1 用汉语字词谐音

2.1.1 用普通话词语谐音

此类是网民故意用某些普通话中的字词谐音而成的。如“版主――斑竹,驴友――旅友,杜子滕――肚子疼,色友――摄友,美国――米国,竹叶――竹叶,菌男――俊男,海龟――海归”等。这些新字词普遍带有诙谐的效果,其表层义都是假象,深层义才是表达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比如带有褒义味道的“大虾”是“大侠”的谐音,一般人看到这个新生词的理解就是用“大”来形容“虾”,其实深层义是指技术高超,有良好声誉的网络高手;也有些新生词带有贬义的味道,比如“贤妻良母”的谐音是“闲妻良母”,这样,贤德之妻就变成赋闲之妻了。

2.1.2 用方言词语谐音

此类是网民故意利用方言字词的发音谐音而成的。不同的地域都有属于自己的方言,只要有网络交流,方言自然而然就融入了网络语言里。比如木油――没有(这是谐广东方言的字音),偶―我(这是谐闽南方言的字词),不喝了――不活了,很――粉,是――素,非常――灰常,美侣――美女。但是方言毕竟具有区域局限性,不同地域的人可能会对方言谐音的字词产生误解,比如粤语中的“喜欢”谐音而来的是“稀饭”,有的人往往会不知所云。

2.1.3 合音谐音

此类是某些字词连读时发生了合音而谐音成的。比如“这样子”谐音成“绛紫”,三个字变成两个字,意思表达清楚了,也节约了时间。还有一些是特定区域合音谐音而来,例如上海人常说的 “表”就是“不要”的合音谐音。这种合音谐音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表”,人们普遍会认为是指示时间的那个表。

2.2 用外语词谐音

2.2.1 英语-汉语谐音

谐音的对象是汉语词,英语谐音。将中国的网络修辞国际化。最常见的一个词Fans--“粉丝”就是英语谐音得来的。英语谐音帮助人们记住一些超级难记的词语,便利了日常英语的学习。但同样存在着理解上的弊端,例如邮件Email的英语谐音是“伊妹儿”,有点暧昧,表达效果不太好。

2.2.2 英语-英语谐音

谐音的对象是英语词,用英语谐音。比如想表达“我的天啊!”可以谐音为omg(oh my god),有的人把其打成:OMGGGGGGG!感情表达更强烈了,同时也变得更加幽默风趣,增加了搞笑的成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语-英语谐音和缩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谐音形式简单快捷,同时因为字节缩短,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起到环保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谐音形式并没有广泛使用,原因首先就是对使用者的英语水平有一定要求,其次交流时容易造成沟通障碍。因为一个首字母可以是多个单词的代表,答非所问的情况发生率很高,造成时间的浪费。如CU中的C有的人会认为是see的谐音,还有的人也会理解成convey,一个是待会见,一个是运送你。

2.3 阿拉伯数字谐音

用以谐音的汉字和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这类谐音总体上与语音基本相似,表面上是一串数字,事实上却是和其读音相近的另外的意思。如:“0”开头:0594184:你我就是一辈子,045692:你是我的最爱,0564335:你无聊时想想我;“1”开头:1314920:一生一世就爱你,1589854:要我发,就发五次,1392010:一生就爱你一个;“2”开头:2030999:

爱你想你久久久,259758:爱我就娶我吧,25910:爱我久一点;“3”开头:3344587:生生世世不变心,359258:想我就爱我吧,330335:想想你想想我;此外,其他数字开头的阿拉伯数字谐音还有很多。人们使用汉语谐音的数字不仅提高了打字速度,准确性也比其他几个谐音方式要高,加上数字键不受地域,输入法的限制,使用任何键盘,任何输入法都能用数字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使用率很高。

2.4 谐音为字母、数字、符号的混合物

用字母、数字、符号对英语汉字进行谐音。如Thank you――3Q,用数字加字母谐音。加油――+U,用符号加字母谐音。“^―^”――不必转头就可以看的笑脸,用特殊符号谐音。等等――==,用符号读音的第一音节谐音。数字,字母,符号的混合谐音相对于其他谐音形式可能更难以理解,不过就现在网络使用率来说却正好成反比。这种网络语言花样无限,可任意组合,满足了人们认知和审美的需求,以及表达个性的需求。

3 网络谐音现象的特点

简约性。用户网上聊天就是想要用书面的形式加上口语的速度来表达意思,但是就目前这种正规的输入法很难达到口语交际的速度。因此为提高沟通速度,选择熟练简便的输入法,并且用最少的敲击速度表达最多信息是不二之选。网络谐音现象的出现证实了这一点。

形象性。有些词语语义色彩很难展现出来,用一些毫无关联的实物表现出来,可能表达出来的效果更幽默更诙谐,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

4 网络谐音语言现象的成因分析

4.1 交流效率原则

沟通讲求简单快捷,省时省力。口语交流自然是最符合要求的交际方式,但是网络语言毕竟是以书面化的形式传播交流内容,这种“手聊”方式的速度难免会受到局限。要使“手聊”赶上口语交流的速度,对于文字的输入输出率就会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准确率往往让位于效率。谐音化可以利用音同形近方式以生词代替原词,如输入“modem调制解调器”全部输入会比较浪费时间,如果使用代替词“猫”就能缩短输入时间,提高交流效率,达到了在最短时间内发出更大的信息量的目的。网络语言输入速度从慢到快排序依次为句子和词语――拼音――字母、数字和符号,因此出现了不同的谐音生造词。

4.2 表义需要

谐音生造词可以适应网络语言的独特环境。网络交流不同于音频和视频,在交流过程中是几乎全部用文字表达完成。如果只用一些标准的字词来表达,很多日常口语交流中的体态,表情,语气等都无法展现出来,交流显得很生硬。而谐音的生造词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的缺陷,能更好的表达交流者的思想。

4.3 张扬个性

通过调研,我国的网民主要是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为主,这类群体追求个性,反传统意识很强,崇尚创新。很多谐音语言也体现出了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强的创造力。

4.4 修辞需要

网络环境为语言的动态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人们可以通过其交流的语境和知识储备,将词语解码还原,使其恢复成规范的形式,从而理解其意。通过谐音对词语语音或结构的转换,新词可以表达原词所不具有的意义,增加语言的内涵和表达生动性,形成义在音外,意在形外的修辞效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谐音生造词弥补了日常语言的缺陷,丰富了词语的意义,满足了修辞的需要。

4.5 输入法设置

网络用户大部分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法程序往往将使用率最高词语设为首选,这样用户从备选词里挑选真正对应项时必然会费一点时间,而即时性的交流追求的就是速度,网络用户就会就近选用词语,而纠正错误又会减慢交流速度,所以干脆将错就错,就产生了很多谐音生造词。另外,有些新事物在输入法中没有准确的对应项,为了省时用户多会选用音似的词语表达。

4.6 方言区网络使用者需要

有些谐音生造词实际是不同地区的放眼,例如闽南语中“我”读为“偶”。深入的说,网络谐音中存在着一种社会心理现象。长期以来,普通话一直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其他地区的方言不被大众所接受。而网络中不存在语言在地域上的优越性。利用方言谐音造出的词语使方言区的网络使用者可以用合乎自身习惯的语言更自由地表达情感,且可以被广大网络使用者接受。

5 网络谐音语言的发展和规范化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因为社会的需要才创造出来的。它的生命力体现在交际价值上。语言从产生到现在,交流媒介经历了甲骨、动植物皮、绢帛纸张、容器碑石、电话、手机等。现在网络成了我们新的交流媒介,语言与网络相结合,必然会产生一种适合网络交流的语言。

网络谐音语言从诞生开始便引起了个人、社会乃至政府的普遍关注,它的产生也曾掀起过轩然大波,持积极态度者认为网络谐音语言的产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进步;持批评,质疑者则认为它是对几千年汉语言文化的一种破坏,属于文化垃圾,精神污染。但正如于根元先生发言中所说的:网络语言的实质不是黑话,对不同语体的语言有不同的规范要求的,交际值(交际到位的程度)是衡量语言是否规范的惟一标准。求稳和求新是语言既能用来交际又交际得好的要求。如果一种语言不能发展了,那是最大的不规范。

汉语中每年出现的新词语大概就有1000个左右,作为时代的产物,在使用过程中大家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这些无碍于社会进步发展的新生词反而会丰富活跃我们的文化生活。任何新事物往往先是被少数人认可的,如果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就会被公认而普遍使用。同样语言也是如此,如果网络谐音语言适应了社会的需要,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那么就可以丰富语言,发展语言。其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生僻晦涩的创新词语,但可能不被社会认可,随着时间流逝也会渐渐消失。因此,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每一种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这只是阶段性的产物,随着它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将会朝着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下去。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可以体现现代人生存和思维状态的新语言”,它的出现在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他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利有弊,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语言工作者有更为重要的责任发展和规范网络语言,使其能更好的为我们的社会服务。

6 网络谐音语言现象带给我们的文化思考

6.1 任何新的文化现象必须植根于已有的文化之中

一般来说,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经常是泥沙俱下的。如刚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上的青年人对西方流行的音乐、长头发、喇叭裤的模仿,虽然流行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与我国原有的服饰习惯、审美习惯不同,长头发、喇叭裤流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很快消失了。而西方的流行音乐,由于与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个性化的情感抒发,以及社会思想的多元化相适应,在我国得到了改造发展。对此,我们可以分析杭州“飙车案”中产生的“七十码”的网络新谐音词“欺实码”,由于它明显不合眼下民众对政府的整体的信任状况,所以流行了一下就消失了。

6.2 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不能失去信息传递的文化准确性

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应该有其文化的准确性,我们不能只考虑信息传递的方便快捷而不顾传递的准确性。有些网络谐音新词网络流传速度极快,往往是在未确定真实性之前就已经造成了极大的反响。现在很多人之所以认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可相信,就是因为网络传播的和真实存在的并不吻合。举个例子,有些网络骗子就是用了一些看上去很有创意的谐音语言,欺骗一些涉世不深的女孩子。如果我们稍花点心思去想一想,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又是如何去检验一个人的情感程度的,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就可以减少许多的悲剧了。

6.3 网络新谐音词必然经历一个快速的淘汰、筛选过程

如果网络谐音语言不能普遍得到应用,只得到少数人的认可,那么这种网络谐音语言就在自设框框,很快就会在传播的过程中消失。在人类的文化史上,少数的精英的作品只有走向大众才有它的文化价值,同样道理,如果网络谐音语言不能在大众中传播,它就没有多少文化价值。如把English―理解为应给利息,这在少数人中流传可能确实很“酷”,而如果在大众中流传,我想不引起混乱才怪呢。

参考文献:

[1]丘斐远.“网络修辞”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亟待规范.《光明日报》.2005-6-21.

[2]孟伟.网络传播中语言符号的变异.现代传播.2002年04期.

[3]胡光美.汉语谐音现象研究.长春理工大学.2007.

[4]刘晓梅.网络语言中的谐音双关.《语文学刊》2006年18期.

[5]范维.网络语言与谐音修辞.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