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支架辅助弹簧圈拴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支架辅助弹簧圈拴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颅内支架Solitaire辅助弹簧圈拴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7例为治疗组,采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拴塞术治疗,另选之前采用传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评价和出院时的格拉斯哥(GCS)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①按Paymond标准,治疗组术后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支架;弹簧圈拴塞术;宽颈颅内动脉瘤;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c)-0033-02

随着介入技术、材料的发展和影像学的成熟,微创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术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尤其是宽颈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但弹簧脱出与血栓形成、球囊扩张过程中微导丝扎破血管等问题仍是临床面临的关键问题。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医生将目光投向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领域。为了探讨新型颅内支架Solitaire辅助弹簧圈拴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该院对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拴塞术治疗,与之前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相比,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住院患者37例为治疗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33~82岁,平均(51.3±4.1)岁。全脑血管造影(DSA)示前交通动脉瘤18例,后交通动脉瘤11例,颈内动脉动脉瘤6例,基底动脉动脉瘤2例。另选之前采用传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4~79岁,平均(52.4±4.5)岁。DSA示前交通动脉瘤15例,后交通动脉瘤10例,颈内动脉动脉瘤4例,基底动脉动脉瘤1例。所有患者均经CT证实有SAH,均为宽颈或相对宽颈动脉瘤。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神经内科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1周内行手术治疗。治疗组:全身麻醉。用股动脉置管Seldinger技术,将6F/8 F导管选择性置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行DSA,明确出血部位。用0.014 in微导丝将Solitaire支架(美国EV3公司生产)专用微导管引入载瘤动脉,导管越过动脉瘤颈10~20 mm时撤出导丝。调整支架位置。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微导管置入动脉瘤囊内,逐渐释放支架。造影证实支架释放满意后,经微导管向动脉瘤内填入适合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术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转入NICU监护24 h,并常规抗凝处理。

1.3 疗效评价

1.3.1 按Paymond分类标准 完全栓塞:造影显示瘤内无造影剂残留;瘤颈残留:造影显示瘤颈部有造影剂残留;不完全栓塞:造影显示瘤囊内和瘤颈部均有造影剂残留。

1.3.2 测定患者出院前的GCS评分 上述评价均有2位资深神经内外科医生共同完成。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按Paymond标准,治疗组患者术后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143,P=0.031

2.2 两组并发症及预后比较

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2.056,P=0.011

3 讨论

颅内宽颈动脉瘤(动脉瘤颈宽≥4 mm)和相对宽颈动脉瘤(动脉瘤颈体比>1∶2)仍是临床介入治疗面临的弱项,手术栓塞物移位、瘤颈残留、再通等问题亟待解决[1]。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进步,神经介入技术趋于成熟。有研究表明,支架辅助弹簧圈拴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可拓展宽颈动脉瘤栓塞的适应症,尤其是对成喇叭口形的宽颈动脉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疗效[2]。

该研究中,对37例宽颈或相对宽颈颅内动脉瘤患者将Solitaire支架横跨于动脉瘤颈处,减弱了血液对瘤腔的冲击,大部分改变了血流的方向,降低了弹簧圈栓塞术操作中动脉瘤破裂的机会,增大了瘤腔内血栓形成的可能性。结合观察结果,37例术后完全栓塞率为75.68%,显著高于之前采用传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50.00%,χ2=10.143,P

综上,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拴塞术是治疗宽颈或相对宽颈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案,优于传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高小平,余翔,张抗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4):312-314.

[2] 刘小玲,裴高猷,宋静,等.支架后解脱结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4):60-61.

[3] 温志锋,刘源,梁传声,等. 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9):886-889.

[4] 王书祥,甄勇,吕朋华,等.支架辅助弹簧圈介入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6):501-503.

(收稿日期: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