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脉动脉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脉动脉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这一现象在人体经脉上的体现。方法:查阅古典医著,摘录出有关“动脉”方面的记述,并参考中国古代哲学关于运动往复方面的观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中医在辨识经脉的过程中曾以“动脉”为参照,经脉循环体系极可能建立在对“回环往复”的循环期待上;经脉之动力源于肾间动气,刺血疗法在上古时代应用于多种疾病。结论:研究经脉须注重“动脉”这一环节。

[主题词]经脉/血液供给;动脉;经络学说

《易・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古人主张对事物的运动进行考察,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其变化规律,并相信这种方法能显幽烛隐,而“见天下之赜”,洞察事物变化之机。中医在探索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时,也是如此。动,是生命的征象,是活力的表现,尽管“经络腑输,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千金要方》),但“以动者尚其变”(《易・系辞上》),生命的活动即是认识生理现象的切入点,而在体表能轻易扪及的“动脉”显然是一个非常引人注意的生命体征,无疑会引起古人关于脏腑经脉的思索,但这类思索隐匿于浩繁的古籍中,难于寻觅。对此,笔者拟踵其陈迹,勾深至隐,努力发掘这一线索。

1辨“动”识经脉

有证据表明,古人在“列别藏府,端络经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时候,曾以“动脉”作为重要标志。马王堆《帛书・脉法》云:“相脉之道,左走而案之,右手直(置)踝而簟之……夫脉固有动者,骨干之少阴,臂之太阴、少阴,是主动,疾则病”,这里的“案(按)之”“簟(弹)之”,就是察看脉之动静,以便发现其间的内在联系。

《难经・一难》云“十二经皆有动脉”。在《内经》中尚能见到古人采取将“动脉”加以延伸,以点求线,从而指出经脉走向的方法。如《灵枢・本输》载:手太阴“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人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经渠、尺泽同为“动脉”,而“行于”“入于”则是对前臂内侧之“动脉”进行的纵向沟连。此法为后世医家所沿用,如明・杨继洲将十二经之“动脉”逐一进行了标识,他在《针灸大成》中叙及:“手太阴脉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手阳明脉动:合谷、阳溪……”云云,使各经“动脉”臻于完整,并据以指明经脉的分布线路。

由于古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动脉”为据点并加以连缀来认识经脉的,这使得他们在观念上将经穴作为“脉气所发”之处,如“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素问・气府论》)等,据“五脏发动”(《素问・脉要精微论》)之说,则“发”有“动”意,“脉气所发”即脉气搏动。当“脉气流经”(《素问・经脉别论》)之时,整条经脉均被“脉气”所充满,发出节律性搏动,故从广义上讲,经穴都在律动,都是“动脉”,这是辨“动”识经脉的生理基础,只是部分经穴“动脉应手”,搏动较为明显,部分经穴“脉气”微弱,甚至微弱到难于感知的程度。

《灵枢・逆顺肥瘦》:“切而验之,其非必动,然后乃可明逆顺之行”,很明显,这里谈到了探索经脉的方法。虽然我们认为经脉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对针刺行气的感应,但鉴于经脉气感的模糊性和非确定性,在辨识经脉的过程中,古人在“其非必动”之处辅之以切、按、探、触一类方法,上下求索,这对于确定经脉的分布和走向上起到过不可低估的作用。

2“动脉”构建的空间形态

《周易・泰・象传》谓“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近年哲学方面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并不是几何式的,而是表现为回还往复式,中国人不是从静态而是从动态去理解空间,并获得空间感。中医对“动”的认识也是如此:“清阳上天,浊阴归地”“生长收藏,终而复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气交,四时终始,这样“把‘时间’的‘动’的因素引进了空间表现,在这个‘时空统一体’里,‘时’和‘动’反而居于领导地位。”

人与天地相应,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从脏象学说的角度考察,脏腑气机盛衰有期,五脏疾病间甚有时,使得脏腑的空间感是动态的,时间性的,与时间统一的。经脉之动更是如此,动则全身脉动,前后左右相应,九候如一,因此不难揣测,当古代哲人面对这样一个“时空统一体”时。当他们认识到气血在经脉中“如水之流”时,自然会产生出“无往不复”的“循环”期待,所以,有关经脉“上行极而下,下行极而上”“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理论,与其说是基于对事实的观察,还不如说是建立在回环往复的空间概念的理论预设上。在这个程式格局里,经脉“法天则地,随应而动”(《素问・宝命全形论》),循环周流,运行不息。

3“动气”“动输”与“微动”

“动脉”之动力源于“动气”,“动气”发源于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难经・六十六难》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它以三焦为通道,敷布于五脏六腑,从而激发和推动脏腑功能。古人对“动气”十分重视,谓为“五脏六腑之本”(《难经・八难》),如张景岳就说:“使天无此动则生机息,人无此动则性命去”(《景岳全书・辨丹溪》)。气动于下,百脉皆动,营卫通利,“五藏皆受气”(《灵枢・根结》)。

动气的盛衰决定了脏腑之气的强弱,其变化可以从三部九候等“动脉”上反映出来:如。肾气充盛,动气候时,则脉气雍容和缓,有胃神根;如肾气衰弱,动气不足,则“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藏无气”(《灵枢・根结》),动气愈弱则脏气愈危。十二经脉的原穴多为明显的“动脉”,是为原气留止之处,常用以激发脏腑气机,推动脏腑功能,治疗虚弱性疾病。

由动气主导的“经之动脉”,在足阳明胃经上有两处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灵枢》称之为“动输”。一处是颈脉的搏动处(人迎),阳明多气多血,“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灵枢・动输》),与吸人之清气积于胸中,形成宗气,宗气“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灵枢・邪客》),其气盛大,出于喉咙,使得颈脉搏动明显;另一处是气冲穴,直接受“肾间动气”的影响,脉动有力。古人将上述“动输”作为生命指征的重要守望点。

肾间动气乃“呼吸之门”(《难经・八难》),在肺气宣降的作用下,经脉动气受呼吸频率的节制,“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灵枢・动输》),在呼吸翕张之间,脉气流经,内而脏腑,外而肢节,使气机之律动如一。例如腠理中的络脉受气,动气因之,而致“遍身毛孔皆随呼吸之气以鼓伏”(唐容川语)――这类肉眼难于察看的节律性的生理活动被称为“微动”。“微动”无所不在,如在一些腧穴中,气机的律动“极微极精”,“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灵枢・九针十二原》),只有经验极为丰富的医生(“上工”)才具有“知机”(《易・系辞

下》)的本事,洞察到微小的变化。

4刺“动脉”“刺尽去血”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这里将现在普遍采用的虚补实泻法讥为“末世之治”,而推崇上古时期的“砭石启脉”(《帛书・脉法》)即“刺动脉”的方法,认为这种刺法颇宜于实用。

据《素问・离合真邪论》:“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中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卒然逢之,早遏其路。”邪气入经,干扰经脉的正常律动,使得“动脉”出现“时大时小”的异常变化。虽然在经之邪“行无常处”,却能在“异动”中显露端倪,所以,识别“动脉”之常变,察明邪气之所在,及时施以刺血疗法以阻遏邪气进一步传变。刺“动脉”曾被视为针刺的常法,在《内经》中多有刺血的记载,如“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灵枢・终始》);又如“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灵枢・厥病》)。

如病变局部没有“动脉”可刺,则取周围的“动脉”,如“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灵枢・厥病》);又如“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灵枢・杂病》)。亦可沿经脉切循,以便发现“动脉”施以针刺,如《素问・刺节真邪》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刺动脉的方法运用颇为广泛,“大热”“气逆上”(《灵枢・杂病》)“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灵枢・病狂》)等多种病症均可采用此法,这些刺法有一个共同点:“刺尽去血”,即见血辄止。对于颈动脉一类不宜刺血的地方,可以采取“推而散之”的方法,如《素问・刺节真邪论》“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

“天之气常动而不滞”(《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生命之道也是如此,常动不息。人体经脉功在“行血气而营阴阳”(《灵枢・本藏》),以“动”为用,经脉之动,其本在肾,经气之行,制节在肺。因脉之动,能够探知经脉之所在,能够辨别脏腑之虚实,能够了解邪气之浅深,能够清楚刺血之多少,因此,治经脉者,除气行感应之外,不可忽视“经之动脉”这一环节。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