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尿沉渣中小圆上皮细胞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中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尿沉渣中小圆上皮细胞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中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过敏性紫癜是否伴有肾脏损害是决定其预后的决定因素,旨在探讨一种简单易于检测的方式早期判断过敏性紫癜是否伴有肾脏损害。方法:选取患儿66例,分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包括过敏性紫癜20例和紫癜性肾炎26例;对照组20例。检测66例患儿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数量,病例组同时检测尿NAG酶、尿β2-MG,分析分别与小圆上皮细胞的相关性,并分析小圆上皮细胞在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及对照组中的差别。结果:尿NAG酶与小圆上皮细胞呈中等正相关,尿β2-MG与小圆上皮细胞无相关性,小圆上皮细胞在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及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圆上皮细胞可作为基层医院早期判断过敏性紫癜患儿有无早期肾脏损害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小圆上皮细胞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尿NAG酶 尿β2-MG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由含IgA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全身坏死性小血管炎,其肾脏是否损害是影响其预后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不佳与肾小球本身损害相关,更与肾小管、肾间质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尿沉渣中小圆上皮细胞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基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其数量增加,临床常认为提示有肾小管损害或存在泌尿系感染,旨在探讨尿沉渣中小圆上皮细胞在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中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0月收治患儿66例,其中病例组46例(过敏性紫癜20例和紫癜性肾炎26例);对照组20例为无感染、无肝肾疾病的住院患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诊断标准参照第7版实用儿科学。

方法: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沉渣检测均取自患儿入院后次日晨尿同时送检。分析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与尿NAG酶、尿β2-MG有无相关性,同时对比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在对照组、过敏性紫癜组及紫癜性肾炎组有无差异。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行相关性分析及方差分析。

结 果

结果显示,尿NAG酶与小圆上皮细胞呈中等正相关,OR0.376,P<0.05;尿β2-MG与小圆上皮细胞无相关性,OR0.039,P>0.05,见表1。

表1 HSP及HSPN患儿尿NAG酶、尿β2-MG及小圆上皮细胞的关系(X±S,n44)

结果显示,HSPN组、HSP组与对照组相比,P均<0.01,差异具有显著性;HSPN组与HSP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小圆上皮细胞在对照组、HSP组、HSPN组的比较(X±S)

讨 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可累及多个系统,包括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过敏性紫癜时肾受累的发生率报告不一,国内报告25%~60%小儿患者病程中有尿检异常,如以肾活检为准,则>90%有程度不等的肾受累[2]。故早期诊断肾脏损害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紫癜性肾炎大部分同时存在肾小球及肾小管病变,两者病变基本相平行。据文献报道用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标估计患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较用肾小球损伤指标更为准确。近期较多研究表明[3~5],一系列酶学改变在过敏性紫癜中可提示早期肾损害,其中尿NAG酶和尿β2-MG可作为早期肾损害诊断指标[6]。

在基层医院,肾脏病理学检查及相关系列酶的检测都存在困难,而尿沉渣检查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方式,其中小圆上皮细胞作为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同样能够反映肾小管功能。研究表明[7],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在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中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其数量显著不断增多。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圆上皮细胞在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患儿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与尿NAG酶存在正相关性,表明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可以早期提示肾脏损害,但尿沉渣的检测受影响因素较多,尚需更大样本的研究支持这一结论。

参考文献

1 何威逊.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与病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4):197-198.

2 杨霁云,白克敏.小儿肾脏病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8.

3 苏怡凡,陈虹,王建平.过敏性紫癜患儿尿系列酶改变对早期肾脏功能的评价[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1):57-58.

4 洪建东,郑天文,郭芹梅,等.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早期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肾活检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福建医药杂志,2002,24(2):5-6.

5 姜红,罗钢,姜红,等.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分析及诊断指标的评价.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4):429-430.

6 黄清明,周霞,谈百浓,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1):1110-1111.

7 陈莉,周细国,杨伟平.河北医学,2005,11(12):1096-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