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鬼当家,群魔乱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鬼当家,群魔乱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被称为“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0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基督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 HALLOWS DAY)。“HALLOW”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500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

象征物――南瓜灯

万圣夜的象征物是南瓜灯,南瓜灯原本不是南瓜灯而是芜菁灯。据说是有一个叫杰克的爱尔兰人,因为对钱特别吝啬,死后不让他进入天堂,而是被打入地狱。但是他老是捉弄魔鬼撒旦,所以他被踢出了地狱,罚他提着灯笼永远在人间的夜里行走。

也有说他是个恶名昭著的酒鬼和骗子,曾经把魔鬼撤旦骗上树,然后在树干上刻下十字架的图案,把撒旦困在树顶上下不来,杰克要求他以后死了不入地狱当交换条件,撒旦答应了才放它走。杰克死了以后无法上天堂:但他又和撒旦讲好不进地狱,所以地狱也不收他。恶魔只给了杰克一支微弱的柴火照路。

还有一个版本是说爱整人的杰克有一天和撒旦去酒吧喝酒,因为两个人喝完后没钱付帐,他让撒旦变成六便士的硬币来付帐,但杰克并没有拿它来付钱,反而用符咒镇住撒旦,撒旦哀求杰克放走它,杰克说只要撒旦一整年不吓他,他就放它出来,撒旦答应了,但是这一年还没过完杰克就死了,天堂拒绝收他,于是他来到了地狱,可是撒旦已经答应不骚扰他了,无处可去的杰克坚持不肯离去,因为路实在是太黑了。于是撇旦就丢给他一块烧着的炭,他把炭火放在一个挖空的芜菁里,好让这支即将熄灭的火光能够燃烧久一点,这就是杰克的灯笼。

不管是哪个版本,爱尔兰人将这个习俗带到美国之后,发现美国盛产的南瓜比芜菁更好用,因此杰克的灯笼就改成用南瓜来做了。

不给糖吃就捣乱,小鬼当家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0r treat(给糖还是捣乱)”,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

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已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都要发出”不给糖就捣蛋”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忙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化妆舞会,群魔乱舞

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10月31日午夜开始,直至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曼会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单的愚民胆战心惊的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

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它变成了一场真正的”狂欢”。

在中世纪,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现在,孩子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和面具参加万圣节舞会,这些舞会四周的墙上往往悬挂着用纸糊的巫婆、黑猫,鬼怪和尸骨,窗前和门口则吊着龇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灯笼。

随着万圣节的娱乐化,化妆舞会日益热闹起来,每逢万圣之夜来临,很多地方都会办一些舞会或万圣节嘉年华,让一群吸血鬼、僵尸、巫婆、科学怪人等齐齐现身,鼓励市民到场参观,到会者不限年龄、性别,不分阶级、国籍,即使是胆小鬼,也可加入他们的行列,来个热热闹闹的人鬼嘉年华会。

其实这些鬼怪都是人扮的,所以并不可怕,相反有些小鬼脸非常可爱,令人陶醉其中。

在各式各样的装扮角色中,扮演女巫僵尸的人最多,而那些专卖万圣节用品的店铺也特别准备这类衣饰出售,以迎合大众所需;与此同时,生产商每年更会把当年大热的人物造型包括面具及衣物推出市场,务求令更多人投入这西方传统节日的热潮里,如在电影哈利波特的小巫师造型,已是许多孩子必选的扮演角色。

节日巡游

公元前五世纪,当时居住于爱尔兰的凯尔特人将10月31日定为夏末,亦象征一年的结束,他们相信在新旧岁次交替的前夕,所有时空的规律也会暂时停顿,灵界大门在这晚会打开,令所有鬼魂趁机游走于人间,到处找寻适合的替身,藉此得以重生的机会。所以,凯尔特人为怕成为鬼魂的目标,便于当晚熄灭家中炉火,装成没有人在家,同时,戴上狰狞可怕的面具,并打扮成鬼怪模样一起走到街上巡游。营造喧哗吵闹的气氛,以驱赶那些游魂野鬼。

格林威治村的万圣节巡游始于1973年,由一位木偶演员发起的,据说最初他带着朋友和孩童一起在邻居处游行,后来渐渐演变成整个村的大型活动,而活动中当然少不了大型木偶表演。同时,巡行的目的更希望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所以即使人们只是抱着想看热闹的心态,当你踏进村子里,很快便会被邀请参与巡行,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纽约市的万圣节巡游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纽约人和游客参加,而巡游会在格林威治村举行,各队伍约在晚上七时从第六大道与春天街交界起步,一直游行至第二十三街为止。

无论是来自亚洲,南美,非洲,欧洲,以至中东地区的参观者,都可以把自己装扮成各式各样的人物,亦可带简单乐器,即时演奏本土的独特音乐,融合无疆界的风土文化。

万圣节食物

南瓜派是美国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传统家常点心,平常就有人吃,特别在万圣夜的前后,成为一种应景的食物。另外烘干的南瓜子也常被当做万圣夜的食品。

由于万圣夜临近苹果的丰收期,焦糖苹果(caramel apple、toffee apples)成为应节食品。做法是把苹果从果蒂部直插入竹签,然后手持竹签把苹果浸在糖浆中沾上一层糖衣,有时再黏

上果仁、棉花糖、小饼乾、爆米花等,有时会添加一些肉桂粉,成为精巧的‘零食,有时也会浸入巧克力来做,外头再黏上彩色的巧克力米。苹果的酸甜和外头的糖衣很配,焦糖苹果从万圣节到圣诞节都算是节庆食品,在全美流行。

在美国各家各户在万圣夜都会准备焦糖苹果送给上门讨糖果的小孩,但曾发生有人把针和刀片放入苹果中蓄意伤害别人,送焦糖苹果的习惯从此逐渐消失。虽然大部分都只是恶作剧,真实个案中小孩也仅受轻伤,但是不少家长仍然很不放心。

和苹果有关的还有一个热苹果西打(cider),西打就是苹果汁或苹果酒,这种饮料是用苹果酒加热再加入肉桂、丁香、糖熬煮而成,酒精在加热时已经挥发得差不多了。这种饮料在欧美的冬天都很盛行,一路喝过圣诞节到春天,热红酒也常常在这个时候喝,做法颇为类似,就是把苹果酒换成红酒。

万圣夜晚上小孩子和青少年都会化妆成鬼怪沿街要糖果,因此各种糖果也算是应景食品的一种,这时候商店里卖的糖果较受欢迎的是各种鬼怪造型的糖、和以万圣夜常见的橘色、棕色或黑色为包装的糖。

现在的万圣节

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完全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个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年轻人化妆舞会的节日。

社会对节日的活动也一直做着正面的引导:要求大人教育孩子们不做恐吓性的恶作剧,也要求大人带孩子一起出门(一般是大人架车停在路边,小孩去敲门讨糖)。大人们要求孩子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的并点了灯的人家,而其他的人家则不去打扰。

公共场合以及居家周围的节日布置都是自愿的。鬼脸南瓜灯、白网黑蜘蛛等,都是节日的装点,已全然没有骇人之鬼魅色彩。有的女学生还会在这时候买一对南瓜或者鬼骷髅的耳环来佩带。如果有哪家的布置做得过分恐怖了,会遭到有关方面的制止,媒体也会曝光,让公众指责。

万圣节的服装,也是万人万相,不是单调的大鬼小鬼了。有许多渠道教授人们如何制作万圣节服装。比如说制作最简单的鬼服就用一张白床单顶在头上,扣两个洞留出眼睛;若是要扮演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与头顶之间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大人们把孩子打扮成小天使,白衣白裤,再从背后绑一个手电筒在头上:也有教如何把孩子打扮成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的。

学校在万圣节是不放假的。有时学校出面组织晚会,有时不甘寂寞的学生们也会自己主办小型晚会;而朋友、家人间互寄贺卡祝万圣节快乐则成为万圣节期间流行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