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的“两多两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什么时间停止了创新,那这个民族只有落后挨打,被历史的洪流远远地抛在后面。而教育是一个民族创新的源泉,课堂教学创新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常言道“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老师的职责不是教,而在教学生学,重点应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断摆脱对老师的依赖。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向主动和由主动到好学的转变,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老师多听、少讲,多鼓励、少压制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通过反复聆听才能感受乐曲的真谛。小学的音乐课一直是老师们头痛的课程,原因何在呢?老师每次上欣赏课时,大部分时间在讲解作品结构,作者生平,讲得太深,知识过于庞杂,而忽视了欣赏课的关键是在于听。小学生由于年龄及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大量的曲式结构、专业术语学生听不懂。对欣赏曲,一至两遍的聆听,使之对欣赏课缺乏兴趣,即使一些学过器乐的学生,也称欣赏课没意思,整个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老师也讲得没劲,学生学得更是“痛苦”、“被动”。针对这一现象,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即多听、少讲。所谓多听指的是让学生反复听乐曲。少讲不是不讲,少讲就是将与乐曲有关的知识简单地谈一谈,并结合独特的板书表现出来。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一上课我先打开录音机让学生初听乐曲,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提问:“通过音乐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同学们发言积极。复听完乐曲。我通过板书和简单的讲解,使学生明白乐曲的类型,曲式结构等,通过两遍的欣赏及简单的讲授,学生对乐曲的旋律及相关的知识已经了解。在听第四遍时,我采用逐段听的方法,并结合板书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有一位学生过后感慨地对我说“老师,通过逐段听,我才明白原来乐曲和我们的课文一样,也有段落之分啊!如果每节欣赏课都这样上,那该多好啊!”第五遍的欣赏是通过听着音乐拍节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第六遍欣赏时,让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主旋律,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在欣赏第七遍之前,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列宾的油画,然后找几位同学上前听着音乐表演船夫拉纤时的表情、动作,让他们体会俄国沙皇统治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通过这七遍的欣赏,学生们对这首歌曲已经非常熟悉,这时我让大家分组讨论听后感,每一组选出一名同学讲给大家听,课堂气氛活跃,台上发言的学生讲到精彩处,台下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一首新歌,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导课很重要,于是在以往直接讲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在讲授《卖报歌》时,我直接将歌曲播放两遍,然后提问:“歌曲讲了谁?他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哪位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最后老师小结,并把歌曲的创作背景,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听,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达到音乐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向主动,从主动向好学的转变得以实现。
小学生受过专业器乐、声乐训练的人不多,有部分学生音准太差,面对五线谱上小小的“豆芽菜”他们选择了知难而退,等待着老师逐句教唱。针对这一情况,在识谱教学时,我对学生采取了多鼓励、少压制的态度。结合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教学。
针对学生唱不准不敢唱的胆怯心理,我首先将七个基本音节作成卡片,反复练习,让学生记清这七个音各在五线谱上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将左手手心向外横放在眼前,用右手的食指作教杆,寻找线与间的音,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七个基本音阶在五线谱上的音位,及唱名音名,但他们还是“金口难开”啊,于是我根据自己学过的《歌词创作》和《歌曲欣赏》两门课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从而创作《吹泡泡》《洋娃娃》等几首儿歌,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音准、节奏。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以“小小音乐家”的身份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旋律创作,刚开始有些同学不敢唱,怕唱跑调了,怕老师批评同学们嘲笑,通过课下的谈心、鼓励,他们排除了担忧,也勇敢地走上台唱出了心中的调,虽然音不够准,调不够美,但也赢得了我和同学们的掌声。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要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在吃透教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小学音乐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提高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