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分析(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分析(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社会分工日趋精细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放弃非主营业务,以便集中精力发展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第三方物流就是在这一大趋势的作用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日本,诸多成功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除了其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之外,不得不提及的就是日本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生产和流通中对货主企业的经营所给予的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货主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甚至发展到了难以分离的紧密状态。可以说,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日本的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方物流得到定义

日本第三方物流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大背景下得到发展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市场不景气使得企业业绩持续恶化。许多企业为了消减成本,纷纷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促使第三方物流得到发展。1997年,日本制定的《物流综合施策大纲》中第一次出现了“第三方物流”,并将其定义为“为货主提供物流改革方案,并承担其整体物流业务的服务”。从这一时期开始,不仅物流企业开始在宣传上强调自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其他行业也有很多企业自称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用语开始广为人知。

此后第三方物流在社会经济和企业市场竞争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与1997年给出的第三方物流的定义不无关系。显然,这个定义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的意思是要“提供物流改革方案”,后一部分的意思是“承担整体物流业务”。定义的后一部分是其业务的外在表现形式,即货主企业将物流业务整体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相对于传统的、较分散的物流服务来讲是一种转型和进步。物流企业可以为货主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定义的前一部分则是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也是日本第三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部分定义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从货主的角度出发,从专业角度不断为货主提供好的物流改革方案。这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定位明显比传统物流企业前进了一大步。传统物流企业通常是拿到货主的订单后,以完成订单任务、提高自己的利润为目标。简单说,就是货主要求什么,物流企业就完成什么,两者之间不是对等关系。而第三方物流则不然。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要将传统物流业务整合,还要站在货主角度不断提供专业的物流改革方案,促进物流效率的提升和物流成本的降低。这使第三方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转变为合作伙伴关系。而双方一旦开始合作,就难以拆分。这种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对双方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必须注意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绝不是万能的。其提案能力往往会受到人才、技术和专业经验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于是,日本第三方物流市场中活跃着一批物流及管理咨询、物流技术装备、信息软件等诸多专业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具备比第三方物流企业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必要时可以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改革方案,无论在人才、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可以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很好的支撑。这对日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提案能力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作用。

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

日本企业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不仅仅限于在日本国内,即便到海外发展,日本企业通常也会不惜成本,将这种合作发展到海外。不难发现,有日本厂商的地方,就有日系或日系背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对日本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日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众所周知,日本物流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都很高,虽然在省力、省人等方面具有不言而喻的优点,其投资也是非常可观的。许多企业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个原因,也是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随着货主企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否具有这样的投资能力?一旦市场预期落空,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应对这样的投资风险?对于资金雄厚的大财团、大商社和大型物流企业来讲,资金方面的压力或许不是什么问题,而对于一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讲,确实存在这个问题。由于和货主企业建立的是合作伙伴关系,通常情况下,双方企业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比如,货主企业要在新的地区建设一个物流中心,除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出资建设之外,通常还会有双方共同出资建设,或者一方投资土地和建筑,另一方投资技术装备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一方面体现了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对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

由此可见,日本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不仅在外在形式上对传统物流企业进行了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将传统物流企业提升到与货主企业平等的位置上,使物流企业获得了与货主企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非常值得我国物流企业学习和借鉴之处,更是我们的短板所在。中国物流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切忌一味追求外在形式上的转型,忽略了内在动力上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