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站在汉字自身的角度解析错别字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站在汉字自身的角度解析错别字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错别字现象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纠正错别字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但效果甚微。站在汉字自身角度解析错别字现象,消解错别字,是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方法。站在汉字自身的角度解析错别字,有对汉字演变历史的追溯、对汉字构造思维的还原、对汉字审美情趣的解读等途径,这些途径彰显了历史的“真”,张扬了民族的“智”,渲染了中国的“情”,使孩子们认识了汉字的根,知道了汉字的源,从而在最终消灭了错别字的同时,更亲近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

关键词:错别字;历史;思维方式;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1-0041-03

错别字现象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很多老师在纠正错别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但效果甚微。北京高考语文阅卷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在高考阅卷现场表示,近几年高考作文中的错别字有增多的趋势[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黄耀明老师也曾在《语文建设》2010年第9期[2]和《语文教学通讯》中学版2010年第11期[3]分别撰文,指出了2010年高考作文中因错别字而致使作文分数不高的现状。可见错别字现象已经蔓延至中学,实在令人担忧。

错别字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我们如何让错别字在孩子们的启蒙阶段就能得到有效的预防?笔者在日常批改作业时分类建立了错别字档案,现进行例举,再分析其中的原因:

1.错字例举

笔画错误。贝(见) 食() 己(已)

部件换用:爰(爱) 歌() 仓(仑)

增减笔画:大(太) 武() 拨(拔)

2.别字例举

同音字混淆:已(以) 再(在) 象(像)

同音形近字混淆:蜂(峰) 惧(俱)

同音义近字混淆:急(及) 艰(坚) 安(按)

以上例举,括号里面的字与括号前面的字常常互为错别字。从例举可以看出,错别字数量之多,种类之多。每每看到这些错别字,很多老师都会责怪学生不认真、粗心,但是,如果我们跳出一味的责怪想一想:为什么学生都会出现这些错误?为什么错误多出在这些字上,而不是其它字上?为什么写汉字会出现这么多笔画、结构的错误,还有大量同音、近音字的混淆现象?为什么小学生学英文没有这么多的错别字?追本溯源,我们有必要从汉字自身的角度来解析错别字现象。

一、从汉字历史的角度解析,用历史的“真”区别错别字

汉字是与图画同源的,很多汉字都是古人观物取象,或者借物喻意,借物比类组合而成,回溯它们的历史,就会发现很多错别字之间原来并不一样。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追寻历史的足迹,让它们的本真面目与学生面对面。

以“贝”和“见”的笔画错误为例,这两个字仅仅相差最后一个笔画,而且“点”和“竖弯钩”也相差无几。这样一想,学生写错似乎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如果回溯到几千年前,了解了“贝”和“见”的起源,就会发现这两个字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们是不应该混淆的。

甲骨文“见”字由“目”和“人”构成,意思是人用眼睛去感觉[4];甲骨文“贝”字就像左右张开的两扇贝壳[5]。可见这两个字在起源时是完全不一样的。到了小篆时,这两个字都发生了伪变,与原形相比变化很大,外形开始接近。演变到今天,两个字的上部已经完全相同,不一样的是,“见”字下部的“人”字比较舒展,像伸头张望的人形,而“贝”字下方的“人”字是“欲见还羞型”的,好像没完全打开的贝壳状。如果教师在纠正错别字时,只是就错论错,反复在“点”和“竖弯钩”之间纠结,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能是越辨越糊涂。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划分,小学生处在6、7岁到12、13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的运算阶段,此时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多媒体或者简笔画等手段,再现这两个字的本真面目,它们在学生眼中就不会仅仅是形状相似的两个符号,而是“见”和“贝”的鲜活图景,“点”和“竖弯钩”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还有很多顽固性的错别字,比如“爱”和“爰”、“游”和“ ”等字都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引领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看一看,学生将会有恍然大悟之感。

二、从汉字思维的角度解析,用民族的“智”鉴别错别字

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终极体现,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追寻智慧的造字人的思维方式来审视错别字,从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中明晰错别字的差异。

1.直觉思维

较之于逻辑思维,中国人更习惯于进行直觉体验。人们常常把握对象的整体表象特征,然后通过汉字表示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解。以“大”字为例。人是万物之灵,上古以人为大,所以“大”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都像“人”形。“大”字下面加一指事符号则为“太” ,人已经为大,却又加了一笔,所以“太”字表示“过于”;“大”字头上加一横 ,表示“天”,有“顶天立地”之意;“大”的上部加一横 ,为“夫”,表示“以簪束发”,是人已成长的意思;而“大”字头上加一撇,则表示手臂弯曲,为“夭”,有活动之意。从作为万物之灵的“大”字着手,我们能够从它一点,一横,一撇的细微变化中,看出另一番不同的图景,而这一个个图景所表达的意思又是那样合情合理,让人心领神会。带领学生凭着这种直觉思维去看汉字,错别字之间的交集点将自动解开。

很多同音字如果能够从古人直觉思维的方式来解析,都不可能轻易混用。比如“艰”和“坚”二字,“坚”的古文字是 ,是夯实地基的意思,因此与“坚持”“坚固”“坚守”为一类;而“艰”,由“”和“艮”组成,是面对旱灾转身离去的意思,由此产生了困难极大的含义,故有了“艰苦”“艰难”“艰辛”等词。后人给了这两个字相同的读音,但是,从字型的建构到构词意义上进行推理,它们之间一点关系都没有。

2.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方式亦称为象征,是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来说明某种抽象的观念或原则,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汉字中很多的符号、标志常常代表着某种意象。一个点,一个横,一个竖,一个部首常常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以“歌”字为例,把“欠”写成“攵”,是小学生常常犯的错误,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欠”和“攵”虽然形似,却象征着不同的意义。“欠”的甲骨文 是一个面朝右跪着的人在打呵欠,“欠”字所象征的是与打呵欠相关的意义,与之相关的“吹”“歌”“饮”等字都有张口打呵欠的形状;而“攵”字由“攴”演变而来,甲骨文是 ,右下方是一只右手,上部是一根皮鞭,是手拿皮鞭击打的意思,后来“攵”所象征的就是击打的意思,以“攵”作部首的字也多与“击打”有关,比如“攻”、“收”、“教”“改”等等,“歌”字与“击打”无关,只与张口唱歌有关,自然只与“欠”有关了。

3.简易思维

化繁为简是中国人基本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与天不是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他们都主张“天人合一”。人为制定的各种繁琐的东西,终归要复归于自然,化繁为简。而化繁为简也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人类进步迅猛发展的必需,作为交际工具的汉字“化繁为简”也是历史的必然。以“仓”和“仑”这两个形近字为例。“仓”本是“粮仓”的形状,后来简化成了“仓”字;“仑”字本是书册集中在一起的意思,后来简化为“仑”字,也就是说“仓”和“仑”都只是一个记号,失去了它原本的象形和会意的意思。那么“仓”和“仑”的辨析,则要与它们作为声旁的字族联系起来记忆了。与“仓”相关的“抢”“枪”“苍”“创”等字为一个字族,与“仑”相关的“抡”“轮”“论”“伦”等字是另一个字族。这种由一个字带出一“族”字的造字方法,充分体现了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的优势,而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辨析错别字也就降低了难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从汉字审美的角度解析,用中国的“情”消解错别字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特有的审美情趣,而特有的审美情趣则会对审美对象作出特有的情感反应和价值判断。汉字作为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有着符合中国人审美情趣的价值特征。这也是我们引领学生纠正错别字的一个突破口。比如,因为上古“人定胜天”的思想,所以“大”作为人的形状,四肢舒展,顶天立地,让我们感觉人的伟大。这样演示讲解,让“大”字在学生的眼中还原成了一个自信、挺拔的人的形状,充满了力量的美感,此时,如果让学生写“太阳”,怎么可能写成“大阳”呢?

中国古代文化“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还决定了人们“中和”的审美情趣。比如“大”字作为独体字时“四肢”舒展,但是在“奇”字中作部件时,“捺”变成了“点”,这样,上面的“大”才和下面的“奇”合二为一,具有整体之美。带着以“和”为美的观点来看,“足”“雨”“身”等很多部首字作部首后笔画都因为与部件的融合而变化,也就顺理成章了,笔画的错误自然减少。

汉字,不同于英语单词,不同于数学符号,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纠正错别字,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去追寻,把汉字还原成一幅幅真实的图画,一个个独特的生命,错别字立刻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存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纠正错别字,而且亲近了传统文化,提升了审美情趣,培养了爱国情感。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老师要追求的境界吗?

参考文献:

[1]李江涛,新华网[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6/15/c_121540629.htm,北京,6月15日.

[2]黄耀明.2010年高考作文高频错别字浅析[J].语文建设,2010(9).

[3]黄耀明.2010年高考作文错别字分类例说[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0(11).

[4][5]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467.95.

Analysis on Phenomenon of Mistakenly-Used Chinese

Characters at Its Own Angle

HAO Yu-mei

(Baoyi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Baoying 225800, China)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mistakenly-used Chinese characters is always important in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but very difficult to overcome, althoug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continuously fighting against it. A completely new approach is that mistakenly-used Chinese characters can be analyzed and eliminated at the angle of characters themselves, including tracing back to its evolution, restoration of its formation thoughts, and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aesthetic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elp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truth of history, highlight the intelligence of our nation, and heighten the emotion of China.

Key words: mistakenly-used character; history; thinking style; aesthetic feeling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