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让学生“有米下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让学生“有米下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这个 “怕”字,一直阻碍着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会写”。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朱作仁教授说:“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规律。”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哦!原来如此。下面我们来看看名师于永正是怎样找准读写训练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会写”的。

于永正语文教学的故事:

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永正把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原文是:“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其他词都教了,唯独把“饱经风霜”这个词漏掉了。“呀,”课文学完了,于永正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漏掉了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的眼光都在说:“是呀,怎么忘了呢?”没想到于永正这样安排:“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原来如此!只几分钟,就有学生写好了,一个学生写道:“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睛深深地凹了进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裂开了几道血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这位学生写得好,读得也好。听课的老师不禁为他缓慢低沉的朗读动容。(摘自《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要让学生会写,首先,要让学生会读,多读是前提,只有读透了课文,学生才能走进文本,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想象出文中所描写的情景,人物的形象,才会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教每篇课文前,教师自己首先要细读文本,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写的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只有这样,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学生才能读得有滋有味,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那么怎样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呢?

一是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来定;

二是读写训练要做到先“小”后“大”,先段后篇,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来定,就是根据学生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内心活动描写的写作能力情况来定。因为记事写人的作文都离不开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内心活动描写。如果学生这方面的写作能力都具备了,那当然好办,如果不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教师要从平时的阅读教学入手,找准课文读写训练的结合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等。在阅读中发现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比如,要让学生写一篇记事作文,除了写好这件事的发生、发展、结果外,更主要的是要写出“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那么这“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该怎么写呢?这就要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动作、语言、内心活动描写来呈现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因此,要让学生写好一件事,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掌握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内心活动的方法。所以,对学生进行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内心活动的单项和系列训练非常重要 。这也是我们在细读文本,找准读写训练结合点上要下的功夫。下面我以五年级上册课文《剥豆》(略有改动)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训练学生写 “对话”(即: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

案例:

剥 豆

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来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场剥豆比赛开始了。只见我们手起豆落,没多久,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这时儿子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请读一读上述故事,你发现了什么?比如在内容上,在写作方法上。

(1.对话多;2.提示语的三种形式都有;3.一个人说的话就是一个自然段。)

另外:可以省掉提示语的。接着上面的话说,一看就知道是谁说的话。

在阅读中学生有了这些发现,才能在写对话时很好地使用“说”后面的标点符号。

为了让学生“会写”,我们一定要遵循先“小”后“大”,先段后篇,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以下训练。

1.听写对话(让学生自己加标点)

妈妈问:“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好了吗?”

“做好了!”我大声地回答。

“那你先收拾好书包,”妈妈说,“然后去叫你爸来吃饭”。

通过听写对话训练,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提示语位置不同,“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也不同的运用。

2.想象写事

如: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下面对话,看看这段话中有几个人?想象一下,他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说这段话的?如果加上开头,加上结尾把它写下来就是一件小事,我们来试试吧。

男1:死胖子,你怎么乱拿我的故事书看?

男2:小气鬼,你又不看,看看怎么啦?

男1:哎呦,你还有理了!

男2:哼,有本事,告诉老师去吧?

老师:别吵!别吵!都互相道个歉吧!

通过提供“对话”内容,让学生推断时间、地点展开合理想象。我想,这样学生就有了写作素材,就“有米下锅”了。然后,让学生给“对话”加上开头和结尾,使 “对话”单项写作训练得到延伸,自然地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组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感悟和总结记叙文的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经验,学生写起作文来自然觉得容易,也有话可说了。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只有找准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学生学习语文,教师的“告诉”和“灌输”,都不如学生的“发现”和“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