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弥城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弥城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弥城河发源于水目山,汇入毗雄河,主河道长12公里,流域面积为47.63平方公里。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交替影响,上游大量土壤被侵蚀,耕作层变薄,有机质大量流失,自然灾害愈演愈烈,雨季,这里便是泥石流的物源区,松散堆积物质,在动能和水力的作用下形成泥石流涌向下游,直接威胁弥渡县城。本文就水土流失原因及现状进行粗浅的分析研究,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弥城河

1水土流失原因

1.1地质地貌

弥城河地势东高西低,上游最高点水目山顶,海拔2628米,最低处为其与毗雄河的交汇口,海拔1627米,主河道的河床比降为2.4%~6‰,流域区内,古生带至新生带地层均有外露,从岩性和土壤母质看,上游多为页岩和玄武岩,紧接盆地的中游多为灰岩,泉水出露有三处,其中两处为温泉,流量36.22公升/秒;下游为盆地。页岩具有明显的薄层理,透水性小,易风化呈碎片,玄武岩具有气孔状结构,裂隙发育,表面易风化,又因地质、植被条件差、昼夜温差大而使土壤母质风化速度加快;干旱,导致土壤结构松散,构成了泥石流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且上游山高坡陡,“V”型谷较多,这种地貌条件,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坡度愈大,径流流速愈大,侵蚀愈强烈,坡长的增加,径流逐渐增大,冲刷力亦增大。

1.2气候因素

激发泥石流暴发的气候因素是降水,本区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6.2℃,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干湿季分明。干季为西方干暖气流控制,晴天多,光照充足,风大干燥;雨季受西南和东南暖湿气流制约,水气足,降雨多,雨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多,分布的趋势为上游多于下游,高山多于平坝,流域内的年均降雨量为800毫米,水资源总量的78%产生于雨季。由于全区地貌高差悬殊,加之近几年气候反常,局部地区容易形成控制面积小,历时短促,降水强大的单点性暴雨,是酿成大量水土流失的主要激发因素。

1.3人类活动

流域内的土壤属红壤区,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根据现场和片量结果,总面积为47.6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为4.402平方公里,占9.24%;疏林地为14.775平方公里,占31.02%;荒草地5.737平方公里,占12.04%;果园7.949平方公里,占16.69%;旱地10.077平方公里,占21.16%;水田2.333平方公里,占4.9%;其它2.357平方公里,占4.948%。值得注意的是旱地多为坡地,大于25°的陡坡开荒就近6000亩,形成山有多高,地有多高,山有多陡,地有多陡。在山区,生产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人口剧增,为了求得生存,必须导致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因此,新增陡坡地一年比一年多,由于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加之复种指数低,土壤时间长,以及相当数量的轮歇地,大大加剧了水土流失。这里的疏林地和果园面积占总面积的47.7%,但无保水保土能力,且果园逐年退化。上游的黑箐敞箐、大箐、梨园箐、新庄三木箐内均有采石场,开采后,大量石渣弃于山坡和谷沟,一遇暴雨,泥沙俱下,造成泥石流,再者,山区修建公里、水渠都是盘山开凿,破坏了原始坡面的稳定,又未采取防止土壤侵蚀措施,造成沙石顺坡而下,危及农田河道。总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水土流失现状

2.1洪灾

弥城河的洪灾一般发生在6~9月,由于上游地质及植被较差,滑坡及冲沟发育,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一遇暴雨,便山洪泥沙、乱石向河道下泄,雨停水止而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上升,河堤相形变矮,群众苦于年年加堤,据调查,建国以来弥城河河床年平均淤高0.1米,现已高出县城普通民房3米多,主河道12公里的总长中,河床宽窄不一,一般为8~10米,窄处只有3~4米,近4公里堤低且薄,难以抗御洪水,有详情记实的1986年洪灾,发生在十月,天生桥龙潭前的洪水流量大有18m3/秒,沿河的红星、新庄及双海的天桥营等地相继成灾,决堤4口(段)计长600多米,毁坝塘1件,严重淤积9件,毁田167亩,农舍73户,弥城因上游成灾造成大面积的滞洪而幸免,但紧靠河堤的一中、一小、乡镇企业局、农资公司、县医院和汽车客运站等六个单位仍遭不同程度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海勐公路交通中断15天。

2.2泥石流灾害

上游自一九六二年开始发生泥石流,且发展很快,到现在已有滑坡65处,100米以上的冲沟260条,松散堆积物质近4560000m3,由于保水固土性强的植被林地仅为9.24%,而大于25°的陡坡开荒就近6000亩,因此,均具备形成泥石流的陡坡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和因气候反常频发的单点暴雨等基本条件,泥石流灾害越来越严重,1986年发生的洪患,根源和起因就是泥石流随洪水向河道运移的表现,其造成的灾害比洪水更烈,被泥石流淹没的农田、受冲淤的海塘,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每年减收的粮食近50000公斤,坝塘蓄水减少60000 m3,至于流土、流肥和入渗而地下水减少的损失则无法清算。

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六十年代,当地政府开展弥城河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体措施是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并对部分坡地进行坡改梯,设置鱼鳞坑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交替影响未达到预期目标,进入上世纪70年代,由于人口剧增,陡坡开荒,乱砍滥伐之风抬头,致使生态环境恶性循环,滑坡、泥石流频发,吞没农田、毁坏基础设施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弥城构成直接威胁,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从流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实行综合治理,具体措施是“稳、拦、排、分”。

3.1“稳”

在泥石流形成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区进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海拔2200米以上营造云南松、华山松等树种,海拔2200米以下营造剑麻、酸模、坡柳、苦刺、苦竹等适宜固土、固沙的树种,加强对《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工作条例》的宣传贯彻。在适当位置上修建谷坊,以免土质沟(谷)床下切;在坡面上修建截流沟、水平台阶、鱼鳞坑等,以稳定山体。

3.2“拦”

在大箐、梨园箐、黑箐敞箐、新庄三木箐四条泥石流流通区河谷修建拦砂坝,以拦截泥沙,减缓纵坡,防止河床下切和坡脚淘刷,提高局部侵蚀基准,遏制泥石流的发展,达到稳定坡面以及辅助植物生长的目的。

3.3“排”

在滑坡体的上方的适当位置设置“天沟”,将地表水截排,使之不能进入滑坡体后缘裂缝,在泥石流堆积区的洪积扇上,修建排洪道或导流堤,保护下游居民区及农田水利设施,以排泄洪水或泥石流,达到水土分离,两岸造就良田的目的。

3.4“分”

在丰水年(“多水年”)的主汛期,弥城河下游河道表面上看水流量特别大,有时甚至要决堤,但洪水里的泥沙含量较重,这标志着水土流失严重,并不是像有的人讲的那样:“降雨量超常的大,十分罕见”,而是泥石流随洪水向河道运移并侵占河道断面的表现。因此,下游河道现状已不能满足丰水年份安全度汛条件,在上游实行综合治理的同时,必须考虑分洪问题,以减轻下游压力,而下游受洪水和泥石流威胁最大的是城区段(塔山脚~河道出口),十多年前已实施了一项分洪工程,分洪口设在塔山脚地震台旁,分洪渠自东向西穿城北而过,仍归毗雄河,分洪流量为6m3/秒,占洪汛期最大流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下游分洪渠和城区段河道仍都是穿城而过,隐患并未排除,能否安全运行完全取决于上游的综合治理。上世纪90年代初,有人提出在上游的朱坊村西边山打输水泄洪隧道至甲石洞村冷水庙以南山箐(隧道长2公里左右),之后,盘山修建分洪渠达寅街沙河村后山,其水位高度相对沙河村来讲已形成近百米的高差势能,凭借丰水期的来水量可建电站发电,水势向下运行冲转水轮机创造颇丰的利润后向西不到一公里就汇入毗雄河。这个方案的优点是:经过分流,弥城河下游的城区段洪汛期的水流量可减少80%左右,从朱坊村至弥城塔山脚(已有河道)的径流量通过已建成的城北分洪渠就可完全满足度汛条件,安全汇入毗雄河,这样一来,城区段“天河”(该段河道的河床高于县城普通民房3米多,所以叫它天河),可以取消而河址成为面积可观、价值极高的土地资源,加上沙河电站的创收,有帐可算,更重要的是弥渡县城从此可摆脱洪灾和泥石流的威胁,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方案的缺点和不足是:线路长、地质条件差、所需投资巨大。鉴于种种原因,这件分洪工程尚未进行可行性研究,这里仅作为技术方案讨论。

4结束语

就弥城河上游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而言,用“稳、拦、排、分”进行综合治理并将重点放在生物治理上是符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抓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并在提高粮食自给率的的基础上,有计划的进行陡坡退耕还林工作,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云南滑坡泥石流发展研究》1990年第三、四卷

[2]《弥城河上游治理规划设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