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及奥尔夫音乐活动中,除了有故事以外,还有不少的儿歌,学习儿歌不但要幼儿学会念,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念儿歌、唱儿歌等游戏中,掌握更多的节奏、创编更多的律动,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手段在学习儿歌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习儿歌时添加节奏练习,提高儿歌念读的趣味性;在儿歌中加入旋律,增强幼儿对儿歌的掌握与熟悉;利用卡农游戏,丰富幼儿学习儿歌的游戏性;利用乐器敲节奏,为念儿歌增添色彩。

【关键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儿歌;兴趣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儿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的能力。”儿歌就是一种适合年龄幼小的儿童念唱、欣赏的歌谣。儿歌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和低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的儿歌作品是现代成人作者根据幼童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特点,用简洁的韵语写成;也有的是孩子自己在游玩等活动中随口编唱的;还有一些则是古代流传至今的儿童歌谣。我们在开展各门学科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手段,帮助幼儿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果在学习儿歌的时候,融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相信幼儿更容易理解儿歌的含义,对儿歌的念读兴趣更高、掌握更快。那么,如何在学习儿歌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呢?

一、学习儿歌时添加节奏练习,提高儿歌念读的趣味性。

有节奏地念儿歌,能够让幼儿易懂易掌握儿歌。如果选择一个节

奏让幼儿熟悉儿歌,可以选择简单的节奏。如学习儿歌《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灯,看花炮。小娃娃,长一岁,走路不用妈妈抱。

设计的节奏为:

开始时可以边拍手边念节奏。当幼儿已经熟悉了节奏型后,可以用肢体动作加入,如 * * 用拍手表示,* 用跺脚表示,老师边念儿歌幼儿边用肢体动作拍出节奏。孩子们动起来了,参与了游戏,学习也更感兴趣了。这个时候,老师念的儿歌在孩子们耳边不停的出现,有的孩子也会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反复练习两三遍后,相信孩子们已经对儿歌很熟悉了。如果是大班的幼儿,也可以在这基础上增加难度,在上面的环节中,大班的孩子能够很快地掌握,老师可以变换节奏型,让幼儿创编节奏型,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成功地拍出新的节奏型。这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节奏的练习能起着促进的作用,幼儿能根据不同的节奏,变换读出来的句子的快慢、长短音、停顿等进行练习和表现。

二、在儿歌中加入旋律,使儿歌易唱易懂。

幼儿在唱歌时,不仅要注意力专注,而且要引起记忆、想象、思

维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演唱好一首歌,幼儿必须努力记住歌曲的词、旋律、节拍以及有关的音乐特点;为能出色地扮演音乐游戏中的动物形象,幼儿必须通过想象,创造出与音乐形象一样的动物形象,有表情地表演。如果把儿歌变成一首有旋律可以唱的歌曲,相信幼儿会喜欢这样学习儿歌的方式,而且通过优美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可以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幼儿也更容易理解儿歌的内容。如童谣《两只小猫》两只小猫,上山偷桃,一只上树,一只放哨。听见狗叫,汪汪汪汪,下来就跑,一顿狗咬。咬去皮, 咬去毛, 咬去两个尾巴梢。我们可以设计成一首可唱的、有趣的儿歌如下:

《两只小猫》

有旋律感的儿歌能引起幼儿身体上不同的反应,能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中所表达的风趣,通过唱的方式能引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幼儿能够在表现中体验到充分的快乐。

三、利用卡农游戏,丰富幼儿学习儿歌的游戏性。

卡农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各个声部有规

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或者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利用一些简单的节奏和幼儿一起玩卡农游戏,久而久之他们对卡农有一定的理解,运用卡农游戏来丰富幼儿学习儿歌的游戏性也是相当可行的。比如学习儿歌《大头》: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 我有大头。

玩法一:在熟悉了儿歌的基础上,把幼儿分成AB两组。利用以上节奏型进行卡农游戏。A组幼儿先开始,当读完第一句的时候B组幼儿开始读儿歌。连续读两遍儿歌,充分地感受卡农游戏的趣味性。然后交换组游戏,B组先开始,读完第一句的时候A组开始。 如:儿歌念读的节奏:

玩法二:A组幼儿使用一种节奏念儿歌,B组幼儿使用另一种节奏念儿歌,形成两种节奏型的卡农练习。然后再两组交换节奏型进行练习。如:

A组幼儿念儿歌的节奏型为:

B组幼儿念儿歌的节奏型为:

这样练习儿歌就像两组幼儿在玩游戏一样,互相倾听自己同组的伙伴是否能配合,而且帮助幼儿对伙伴之间的了解,发现彼此之间的默契。另外就是能够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同时在这样的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节奏练习,在念自己组的节奏时必须要专心致志的,不受另外一组的干扰,做到口到心也到,更能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四、利用乐器敲节奏,为念儿歌增添色彩。

奥尔夫特别强调:“儿童音乐教育,必须运用并塑造出一种儿童固有的、符合儿童本性的音响。这音响不仅要通过音乐语言和风格去体现,也应通过特有的乐器音色和音质去体现。”那么,我们在进行儿歌学习时,可以根据儿歌中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意境,为儿歌配上合适的乐器伴奏,这样能诱发儿童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加上这些乐器演奏技术简易,是演奏者没有技术的困难和负担,能够得以自由自在地从事即兴演奏、按谱演奏或自己创作。大班的幼儿通过小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的学习与练习,在使用乐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无音高乐器的使用,能根据老师给的节奏型配上合适的乐器敲出节奏。比如,当老师出示节奏卡 ? 时,幼儿根据titi的节奏和时值,知道这个音符是吃一个苹果分成两半每人吃半个,走路比较快,他们一般会选择响板、儿童响棒、沙锤来演奏;当老师出示节奏卡 ? 时,幼儿会根据ta的节奏和时值,知道这个音符是吃一个苹果,走路不快也不慢,他们就会选择手鼓、木鱼、木枕等乐器演奏;当老师出示d 时,幼儿会根据ta an的节奏和时值,知道这个音符是吃两个苹果,走路比较慢的,他们就会选择三角铁、铃鼓、串铃等。一般儿歌学会了,也会自然地形成了一定的节奏,当幼儿念起来也朗朗上口的时候,再增加乐器的演奏更能够为儿歌增添一定的色彩。但是,刚开始利用乐器为儿歌伴奏时,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要一下子就用太多的乐器,等幼儿掌握了用一种乐器后,再采用多种乐器演奏会表现的更好。如儿歌《小青蛙》第一次练习可以设计为用响棒敲敲整首儿歌的节奏,边敲边念儿歌:《小青蛙》

当幼儿已经掌握了儿歌的节奏和内容的时候,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能力增加一定的难度。如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用响棒边敲边念××的节奏,另一组幼儿用铃鼓边敲边念× 的节奏,就好像轮奏一样,如儿歌《小青蛙》: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玩法可以根据班上幼儿的能力、兴趣,让幼儿自行创编一些节奏,选择一些喜欢的乐器进行演奏,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参与性,而且能更多地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倒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我就是本着这种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幼儿年龄的高低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让孩子们都参于到音乐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 廖乃雄《为儿童的音乐》(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精选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

[2] 祝士媛,张美妮 《幼儿文学》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