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例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例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活动是使我们在学习中能继承人类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就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无法指导实践活动。

作为多学科综合的语文科来说,它包含了思维基础学科中的所有内容,如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等相关内容与思维知识。现在有不少人在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考虑思维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将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过程训练忽视了。如果我们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要让学生吃到更多的鱼,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教学生学会打鱼。

这一学年,在加强思维训练方面,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运用“还原法”,训练阅读深刻性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学生在学习中由生疑到发现问题的本领,不可能是先天就有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培养。我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孙绍振先生的“教学还原法”,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蓄,自己挑起认知冲突,发现矛盾,揭示矛盾,从而进入优秀作品深沉浑厚的精神境界。

孙绍振先生对“还原法”是这样阐说的:首先要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字典里的、规范的意义,其次把它和上下文中,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

在教学鲁迅的《社戏》时,我先做了示范。课文有一段对话,是双喜回答六一公公关于“偷豆”的诘责的: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

我先问:这么简单的意思,又是一口气说出的,照常规,短句之间似乎用逗号更加紧凑,可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连用三个句号而分割成四个句子?句号表达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意思,那么,这四个句子各自的意思是什么?或者说它们各自的潜台词是什么?学生的兴趣来了。双喜是平桥村孩子们的首领,热情仗义,聪明机灵。这里是桥头,人来人往。六一公公一个“偷”字,很伤人的面子,因此双喜两个字“是的”,一口承认,避免纠缠。可又于心不甘,此“偷”非彼“偷”,“一家的客,几乎是公共的”,怎能用“偷”?当然得申辩。因此第二句,“我们请客”,潜台词:天大的理由,怎能指责?第三句,“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摘了你的豆是看得起你呢!你的豆还不错,请客还够格。如果说前两句是以守为攻,那么这一句意味着双喜已经掌握了主动权,以攻为守了。果然,第四句,双喜下逐客令了:“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快走!快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虾照例是归我(迅哥儿)吃的”,别耽误了我们钓虾!原来四个独立句子的背后有着人物这么丰富的情感内容,当然必须反常规,而使用句号了。

接下来是学生尝试自己用“还原法”去发现标点符号使用同样精彩的地方。有同学提出,文中的桂生为“我”买豆浆时说的一段话是否也有趣呢?

“没有。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

同学们纷纷交头接耳,推想,反驳,求证,课堂气氛很是活跃。最后,集思广益,答案比较完整了。要知道迅哥儿今晚不仅是奔着热闹的社戏而来,他还藏有一个秘密:喝豆浆。这在前边有伏笔:“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而这个桂生实在老实,憨傻可爱,一点都不会察言观色,只顾顺着自己的所见所闻坦言。对“我”而言,晚上的社戏熬了许久,如此乏味,现在,喝豆浆就是最后的安慰了。可是,桂生干脆利落的“没有”却给了“我”当头一棒。他还接着说:“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更是让“我”彻底绝望。然而桂生似乎还不放过可怜的“我”,“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他还喝“两碗”!“我”真是欲哭无泪了。不料,桂生竟自作聪明主动提出:“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桂生啊桂生,“我”只能把泪往肚里流了!最后一句真让读者啼笑皆非。四个句号,同样强调四个句子表意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以提示每个句子其背后的心理联想空间。鲁迅先生就这样用极大的幽默,满怀深情地把乡村人物一个一个捧到读者面前,让我们感受到平凡生命的鲜活可爱。

借用孙绍振先生的话是:“字典里的意义非常有限,而在具体上下文(语境)中的语义,却因人而异,因事而即时生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无限多样的语境和人物身上,同一语词所能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对标点符号的理解亦是如此。

二、比较异同,训练思维准确性

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变通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也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就初中三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通过比较,学会“同中求异”。例如:《藤野先生》,课文选择了四个事例片断来表现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是一个正直的学者。这是四个材料意义上有共同点,但我们着重要研究的是四个材料具有怎样不同的侧重点。于是就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

第一个事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教学中我提醒学生大声朗读,特别注意记叙描写过程中修饰语的使用(这往往是朗读中的重音),看看作者在强调什么。学生找到了“便”、“每”、“从头到末”、“都”、“不但”、“连”、“也”、“都”、“一一”、“一直”这几个词语。现在,我们就可以逐一地比较这些修饰语存在的意义,原来作者是在强调藤野先生的及时、仔细、负责,从中概括出藤野先生的特点――认真、负责。

第二个事例: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现在,提醒学生牢记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沿用刚才学习过程使用的方法――朗读,琢磨重音,体会强调点。学生在藤野先生的语言描写中圈点出“一点”、“自然”、“的确”、“然而”、“全”这几个词语。这样就明显看出它们并不再重复第一个事例中的“认真负责”了,而是突出藤野先生的“严谨、严格”。

第三个事例,第四个事例,也都引导学生关注描写的内容,作者使用怎样的修饰语、形容词甚至标点符号,来传递最重要的信息。学生真正理解了藤野先生第三个第四个的不同侧面:热情诚恳,科学求实的精神,不再是被动地抄教参上的答案了。

比较异同的训练,让学生读出《背影》中父亲在旅馆“送”还是“不送”的五次波折,是强调他的“事必躬亲”;而在车站为“我”做五件小事,则是突出他的“无微不至”。那么车站上过铁道买橘子,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攀”、“缩”、“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就让人感受到父亲的努力、艰难,执意让自己吃苦,甚至有赎罪的想法――父亲没有本事,家道中落,让孩子受罪。因此,“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读者一定也可以感受到父爱如山。

又如《我的第一本书》最后,同样是交代“我”的两个童年朋友的结局,作者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从哪里看出来?二黄毛,用了“去世”、“一生”、“几代人”、“尊敬”这样一些词语;而乔元贞,则用“听说”、“一辈子”、“叫卖”、“小东西”、“挎着”。这对比的词语中,我们看到是大词小词的选择,书面语口语的区别,直接叙述间接转述的距离。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学生就能有根有据地概括出作者对二黄毛是敬重、怀念,对乔元贞是哀怜、遗憾。价值评价不同,学生也受到了人生的教育。

运用优秀的课文,明确“变化”、“同中求异”的思维方向,掌握了比较异同的学习方法,学生就能更深刻、全面地认识事物。这有助于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精确性,点燃他们头脑中的火花,从而获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效果。

三、梳理“语脉”,训练条理连贯性

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思路教学”。他认为“一番话一篇文章,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思路”即思维的脉络,形成文字便称之为“语脉”。读者就可以通过理清语脉,还原作者的构思,找到作者的思维轨迹,从而接受了一种基本的思维规律。

沈从文《云南的歌会》是一篇很好的训练范文。全文在歌会这一主题下,描摹了三种不同的歌会场景,分别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文中洋溢着作者对民族文化和它的创造者云南普通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学习本文的难点就在于三个场景各有怎样的侧重点,它们又构成了怎样的内在联系。

第一个场景主要内容是“山路对歌”,可是作者还用较多的笔墨写了云南女子们独特的服饰,高超的打秋千本领,显示她们开朗、活泼和充满智慧的性格。这些内容与对歌有什么联系?原来作者是通过对这些“昆明附近村子中多得是”的最普通的乡间女子的描写,要极显生命的本能。你看这些女子,能上山,能下田,能在外打拼,能在家操劳,勤劳吃苦,样样能干。而闲暇下来,她们同样能唱能玩,这就是生命的原始之美,这就是最美的生命。作者表现自己对生命本能的由衷的歌颂!

第二个场景是“山野漫歌”,直接描写赶马女孩唱歌的只有首尾各一句,大量的篇幅是山路的景物描写,蓝天,野花,爱鸣唱爱飞跃的鸟儿,而这些女孩却是“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那有什么美?是否本末倒置?有什么用意?要理解这是特定的环境,在这样原生态的最自然的环境里,人能融入其中,与之和谐共处,那就构成了“纯朴的本色美”,这是最美的境界。因此第二个内容,我们不难理解,作者极力赞美的是人融入天地自然――生活之美!

第三个场景是“村寨传歌”,形式非常奇特,各行各业,男女老幼,龙吟凤,连唱三天,极其隆重极其神圣,原来传歌的目的是老一辈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勤劳、勇敢等美好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原来传的是民族的历史,民族的品格,民族的文化!我们深深地被云南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感动!这就是作者要赞美的第三个内容――对文化的热爱和传诵!

三个内容的内涵理解了,现在把它们联系起来,就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赞美了生命、生活、民族、文化。这是作者理解材料,运用材料,组织结构的合理的逻辑线索。 可见通过探究“思路”、“文脉”,就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文章结构安排的目的,更好地把握文章中心,同时训练了学生在作文中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