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华为中兴受阻一个市场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华为中兴受阻一个市场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品格如树,名誉如影。当中国网络设备制造商华为决定采取主动,解决其在美国的形象问题时,它选用了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这句话来阐明观点。

沈丹阳:强烈反对美力阻华为中兴赴美投资

2012年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报告中强调,华为和中兴通讯这两家公司未能配合这一长达一年的调查,也未能解释他们在美国的商业利益以及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报告称:“根据可用的机密和非机密信息,我们不能相信华为和中兴未受外国政府影响,也不能相信他们不会对美国和美国的系统构成安全威胁。”报告还指出,应当禁止华为和中兴参与美国市场的电信设备业务。 2012年10月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建议阻止华为和中兴在美开展投资贸易活动一事发表谈话称,美国会有关委员会的这份调查报告仅凭主观猜忌和不实依据,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进行无端指控,排斥中国企业在美开展正常经营和参与正当竞争,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反对。

沈丹阳表示,美国会此举既有违美一贯倡导的自由市场规则,也不利于中美双方企业相互开拓市场,扩大合作。希望美国会摒弃歧视中国企业的做法,秉承开放、合作的原则,切实为两国企业开展贸易投资活动创造公正、平等的市场环境,促进中美双边经贸合作顺利发展。

华为摊牌失手

2011年2月,时任华为副董事长的胡厚昆(Ken Hu)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近年来,误解和谣言如影随形地追随华为。我们认为,这影响了华为的声誉以及美国政府对华为的评判。”他在信中抱怨,由于美国怀疑华为可能威胁国家安全,华为几乎被挡在美国市场门外。

随后胡厚昆邀请美国政府“对华为存在的任何质疑发起正式调查,以期得出清晰准确的结论。”

2012年10月8日,调查得出了结论。不过结论肯定不是华为的管理层以及现任首席执行官的胡厚昆所期待的。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US House Committee on Intelligence)结束了在胡厚昆敦促下启动的、对华为及其较小的竞争对手中兴(ZTE)为期一年的调查,发现华为和中兴向美国关键基础设施提供设备所带来的风险“可能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核心利益”。

情报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之一是,让已经从事并购检查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承担调查采购协议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华为和中兴可能会被完全挡在美国市场门外)。它还呼吁对中国政府向国内电信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支持发起调查。

这对华为和中兴的影响广泛而长远。可能会有贸易行动,未来的收购计划成功几率更小,甚至从地方运营商赢得较小合同(华为拿到了几笔)都会变得更加困难。

总体信息很简单:它们在美国市场不受欢迎。在华为位于德克萨斯州普莱诺美国总部工作的一名美国公民说:“他们似乎在说:我们把你们视为敌人,因为你们来自中国。为什么(瑞典)爱立信(Ericsson)或者(法国)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之类的企业没有受到类似的关注?”

胡厚昆当时的言论令人瞩目,但那是将近10年期间积累下来的挫败的结果。虽然华为一直在美国投资,在当地建立研发中心、销售团队和安全架构,但还是不断受到排斥。

2008年,由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反对,华为被迫放弃与贝恩资本(Bain Capital)联手竞购美国网络设备制造商3Com。2010年,华为对Sprint一笔大额合同的竞标输给了竞争对手,原因是美国商务部长致电Sprint的管理层,表达了自己对华为的担忧。去年,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表示反对之后,华为放弃了购买美国科技公司3Leaf专利的计划。

但过去两年华为的举措表明,该公司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在胡厚昆大力呼吁展开公平听证的同时,管理层调整了公司结构,从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向多元化发展,进入面向消费者的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以及面向企业的设备和服务领域。

华为投入数百万美元打造消费品牌,并一直推动手机销量。中兴也在效仿。中兴首席执行官史立荣表示:“手机市场不仅更加庞大,而且增长更加迅猛,”他在解释中兴为什么从网络设备向手机业务转移时表示。

尽管华为高管否认这种转移意味着该公司放弃了美国市场,但这些变化使其不那么容易被美国拒之门外,因为与供应网络基础设施相比,手机和企业业务被认为不那么敏感。

美国人打了五年安全牌

在阻挠华为、中兴入美一事上,“国家安全”历来是常打常新并能博得政治资本的一张牌。严格算起来,从华为收购3COM公司未果开始,安全这张牌美国人已经打了五年多。

2007年和2008年,华为两次计划收购美国网络设备厂商3COM公司,最终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了这一收购。2010年,华为竞购2Wire公司、摩托罗拉移动网络部门,也未能获得美方批准。2011年,华为收购美国通讯技术公司3Leaf,最终也功亏一篑。

自2011年2月开始,美国国会就对华为和中兴进行调查,以确定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威胁了美国的国家通信安全。在此期间,华为和中兴一直积极配合美国方面的各项调查。

2012年的9月13日,美国众议院举行听证会,就所谓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接受质询。华为和中兴分别派出高级副总裁丁少华和高级副总裁朱进云参加听证会,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在美国国会参加此类听证。在这次听证会上,对于美国众议院的刁难,华为和中兴都表示,自身的产品并不存在威胁美国国家通讯安全的地方。

但美国方面并没有重视华为和中兴的申诉。中兴通讯戴澍强调,自2012年4月,已用事实向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证明中兴是中国独立的、透明的、致力于全球贸易的上市公司。在中兴提供给所有美国运营商的可信赖交付解决方案里,中兴设备是由一个独立的受美国政府监督的美国安全评估实验室进行评估的。“但是,美国人明显忽略了这一切,”戴澍说。

针对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报告,华为发言人表示,这份报告充满了传闻和臆测的信息,来证明这些根本不存在的指控。这个报告根本就没有关注ICT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几乎每个ICT企业都在全球进行研发、软件编码和生产,共享同一个供应链,网络安全挑战超越于某个公司或国家。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对于这一事实,始终无视。

华为在美国公关游说多年,并一直积极配合调查,此次面对如此莫须有的指责,华为公开表示:“我们不得不怀疑,这样的一个报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碍竞争、阻挠来自中国的ICT公司进入美国市场。”

国会阻击报告受益者是谁?

美国众议院常设特别情报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华为、中兴产品有威胁美国国家安全问题。

对这份“意料之中”的报告,华为、中兴公开反驳。华为称这一报告本质是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充满了传闻和臆测。中兴通讯全球新闻发言人戴澍目前正在华盛顿,他在电话中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兴提供给所有美国运营商的可信赖交付解决方案不会威胁美国通信安全,虽然再受挫折,但中兴不会放弃美国市场。

就在华为、中兴再次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牺牲品之际,因“中兴涉嫌将思科网络设备出售给伊朗”,思科已经中止与中兴的七年合作。

华为、中兴征战海外市场之途,唯独在美国市场屡屡受阻,被美国以“安全”名义拒之门外。

人们不得不问:阻挠中国通信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到底谁是受益者?

直接受益者:思科。

自2003年思科华为开始,思科与华为的较量就已经开始。一直以来,思科都将华为视为最大竞争对手。

2007年,思科CEO钱伯斯来华访问,被问及对手时,他直言不讳,其中之一就是华为。思科与华为的竞争在路由器与交换机领域,从电信市场延伸到企业网市场,是电信网络产品的全方位竞争。

早在1994年,华为就开始谋划海外市场,近年来华为海外市场扩张步伐的加快显然加剧了思科的危机感。曾有人警告钱伯斯说:“华为将是思科的全球性的噩梦。”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华为以及其后的华为3Com在中国市场给思科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钱伯斯对华为很警惕,每每被问及竞争对手,钱伯斯一定提到华为。2012年3月份在华为被禁止参与澳大利亚NBN项目投标时,钱伯斯拒绝就困扰华为的安全问题作评论,然而,他却提供了一个相对不太直接的回应, “华为有信任问题”,钱伯斯称,并认为澳洲禁止华为参加NBN项目“有意思”。

这两家多年宿敌的竞争,在2011年开始,走到了新的“厮杀”境地。2011年,华为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思路,从电信市场向企业级、消费者市场拓展。同时,华为招兵买马,扩军企业业务BG。

美国电信市场仍是全球的重要市场,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预计,2013年美国网络基础设施支出或将出现增长的拐点。但在电信设备制造商领域,行业变化之下,曾经的摩托罗拉、朗讯、北电等北美企业都已经转手,当下,全球前几名的电信设备供应商,除了华为、中兴之外,还有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但这些企业,已经与美国公司无关。

事实上,华为、中兴进入美国市场,真正会冲击到的无非是企业级市场。

企业市场,是思科的看家法宝。而华为基于多年的积累,在企业市场的冲击也来得极为迅猛。5月6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Interop 2012上,华为的展台就矗立在思科的对面,打起了擂台。华为展出的Cloud Engine 12800核心交换机产品线甚至把思科这个对手震撼了:“思科很多人跑来华为展台看这个产品,”华为公司内部人士称。

202年6月初,在印度班加罗尔,思科公司副总裁Anil Menon终于按捺不住,直接说道:“华为的一些弱点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将在解决方案和创新方面打败华为。”而思科执行副总裁Rob Lloyd则明确质疑华为的安全信用。“在云端世界,私隐和信息保护是客户最关心的,但不是华为的强项。”

事实上,思科经常把华为的“安全”问题挂在嘴边,这与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报告中的观点非常相似。

基于种种事实,香港投行分析认为,华为、中兴网络设备在美国销售受阻的最大收益者是思科。思科一直明言将华为作为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思科与华为竞争之下,就连思科与中兴的合作也蒙上了一层华为的阴影。业内分析人士称,思科与中兴合作之后,合作范围不断拓展,与思科希望通过中兴与华为竞争有关,比如,思科向中兴授权一些技术,允许中兴在当地生产设备。

但中兴发言人戴澍否认了这一点,他强调,中兴与思科合作之时,中兴已有路由器、交换机等产品,双方的合作是基于市场拓展的战略考虑。但戴澍承认,合作七年来,中兴与思科合作方面,收效不大,“这七年来,思科产品分销的销量非常小。与思科中止合作关系,对中兴没有任何影响,中兴本来就有同类产品。”

经营哲学与市场的博弈

华为是中国近二十年以来一直保持高增长,向世界级企业稳步迈进的公司。从业绩上看,这是一家狂飚突进的公司,在中国,华为是少数在二十年来的产业风云变幻中持续成长,没有发生过大动荡的公司,正如华为是中国企业中少数真正有经营哲学的公司。它的经营哲学的核心,就是末日意识,那就是,以异常冷峻的心态,接收并放大来自未来的坏消息,提前将自己置之死地,然后置之死地而后生。

香港投行认为,如果发生电信贸易战,思科和华为或两败俱伤。虽然阻止华为进入美国市场,但美国销售额目前仅占华为总收入的4%,而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和中国业务却占了思科总业务的16%以上,中国还是思科在该地区仅次于日本的增长速度第二快的市场。据悉,中国市场的利润贡献占到思科整体利润的30%,紧随其美国本土业务的45%之后。

相对于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步步维艰,以思科为代表的美企在中国的生意却做得风生水起。思科、英特尔、微软、摩托罗拉、IBM、HP、苹果、谷歌,均将中国市场定位做重要市场,无一例外在中国跑马圈地。

近期思科在中国大规模推广云计算解决方案,经过数年的精耕细作,如今思科的设备已广泛进入中国的金融、能源、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市场。与此同时,思科的产品漏洞及安全事件频频见报。思科自己也承认,其产品也会有漏洞,就在2007年底,思科提醒过windows用户,其安全软件(cisco security agent)存在漏洞,可导致windows 系统遭遇攻击,甚至导致系统崩溃。2010年7月,思科向用户发出紧急通告称,其CDS系统发现了严重的安全漏洞,攻击者能够利用这些安全漏洞任意篡改用户密码代码。2012年7月11日,思科在其在官方网站上公告,旗下高端网真产品线软件出现漏洞,有被人窥视的风险。

如中兴在声明中强调,最近几年来, 中兴通讯已经在美国芯片及设备上投入140亿美元,并为美国市场直接或间接创造了2万个就业岗位。同样的,华为在今年2月份曾宣布,与美国高通、Broadcom等科技企业签署为期三年、金额达60亿美元的芯片组和元器件采购合同。

中国企业的“仗义”,却得到了如此的岐视,强调自由贸易的美国却使出如此保护主义的大棒,这不能不让中国业界反思。

互联网协会特邀专家杨孝文表示,美国对中国安全企业层层设防,可我们对美国安全企业却毫无戒心。这种企业待遇的不公将导致安全的失衡,应该引起我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警觉。

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所说,“中国电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国际化经营,其在美投资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性质。中方希望美国会尊重事实,摒弃偏见,多做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