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相对轻松的气氛、灵活多变的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成长的需要,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而实践中常常会因为种种的困惑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区域活动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区域活动,更好地发挥区域活动“育教与乐”的作用,是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幼儿成长;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038-02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然而,很多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流于形式,区域活动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教育效应。

一、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现状

(一)区域活动促进儿童快乐发展

儿童学习的特点是在生活中能够积极运用各种感官,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经验,从而发展智力或提高能力。区角游戏活动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学习特点。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与同伴及玩具材料不断互动,从而假象而又真切地感受着不同角色带来的情感体验,带给他们心理的愉悦,满足幼儿不同的需求,真正达到了让儿童在游戏中快乐成长的目的。

(二)区域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区域创设及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与幼儿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幼儿园课程背景、活动室空间设置、区域材料提供和内容来源、教师指导等因素都是密切相关的。在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教师的探索精神、专业能力、创新意识、敬业品质都得以提升。据笔者了解,很多幼儿园教师为了能使班级的区域活动有效开展,常常放弃自己业余时间,发动家人甚至亲朋好友齐上阵,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区域活动用品和玩具,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物品,使区域活动的游戏料变得丰富而具有本土特色。同时,教师观察和评价儿童的能力及意识也大大增强,反思能力不断提高,撰写的区域活动案例分析等严谨、剖析透彻,区域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区域活动中的现状与问题

由于幼儿园、教师个人对于幼儿园课程应当注重什么、追求什么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对于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甚至看法截然不同。

1. 区域设置与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在跟踪幼儿园区域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园在区域创设上追求形式、数量,以为区域多总比区域少好,材料多总比材料少好。表面看似热闹,实际幼儿活动盲目,缺乏明确的任务,幼儿的操作纯属好玩、开心。区域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与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脱节,不能有效地支持幼儿活动的开展,难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案例1:在一个婴班(幼儿2岁至2岁半)设置了娃娃家,娃娃家里有一个洗澡盆,一个洋娃娃,还有一些洗浴用品及娃娃家的相关用品。在游戏开始后,3个幼儿进入娃娃家,都争着给娃娃洗澡,形成了争抢玩具的场面,使得游戏无法进行。事后分析这种情况,就是由于教师投放材料没能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托班孩子以平行游戏为主)而造成的。

案例2:在某幼儿园大班,设置有表演区、语言区、科学区……区域设置齐全,但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各自取牌进入活动区后,我们看到表演区的幼儿在用材料妆扮自己后,却怎么也打不开录音机,原来区域里没有电源,而录音机里也没有电池,最后孩子们就开始把身上的装饰品取下来追打着玩。同时还看到另外设置的娃娃家里没有幼儿进入,建构区的材料摆放在阳台一个狭窄的过道上,孩子们难以进行游戏。

2. 区角设立缺乏科学性。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很容易分散,因此,区角空间的设置应当有适当的分隔,避免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情绪。但实践中,很多幼儿园区角间的区隔物过高,不仅影响了幼儿间的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有些幼儿园在创设区角时,基本上设有表演区、美工区、科学角、益智区等常见区域,但在游戏中难以把握教师指导与幼儿自主游戏、不同区角间游戏连接与转换、幼儿个体和合作游戏的推进等平衡点。另外,多数农村幼儿园、校带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活动场地有限,幼儿人数严重超编,区角数量设置不能满足幼儿游戏需求;有些幼儿园人员配置严重不足,致使教师在活动区游戏材料科学投放与管理存在着很大困难,使幼儿对区角活动丧失游戏兴趣。

3. 教师不能准确定位自身在活动区的角色。幼儿园的区角游戏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合作。教师指导技能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氛围及效果。但我们发现在幼儿园中,很多教师在在组织幼儿开展区角活动时常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老师们组织幼儿进行区角活动后,常常将自己置身事外,弄不清楚幼儿在进行区角游戏时自己究竟该做哪些事情?如何去做?对于自己在区角游戏中的角色把握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有些教师将幼儿分开成若干小组,根据预设内容进行辅导,将区域活动变成了小组活动,完全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和精神。有些教师怀疑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自己的引导而随意打断幼儿的游戏,让幼儿产生了胆怯、逃避之心;还有些教师不能仔细地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认为开放了活动区,幼儿在区域内自己玩、教师只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就可以了等等,忽视对区域活动的观察指导。

二、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区域活动的价值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是贯彻实施新《纲要》的重要举措,顺应了幼儿健康发展的需求。幼儿园要通过园本教研、外出观摩、专业引领、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培训指导,使教师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开展区域活动的意义及价值,切实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儿园课程观,引导教师把开展区域活动与主题教学活动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开展区域活动和教学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改变教师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中心的倾向。

(二)调整教师心态,增强开展区域活动的信心

开展区域活动对于幼儿园及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很多幼儿园活动室空间有限,可以创造性地创设固定与动态相结合的区角,将寝室、楼梯、走廊、户外场地充分利用起来;有些幼儿园师资配备紧张,可鼓励教师发动幼儿、家长资源,共同收集废旧材料自制玩具,还可鼓励幼儿同教师一起创设区域环境,避免幼儿园因活动室狭小,教师人员配备紧张,教师缺乏区域活动指导能力等原因不去尝试、探索、实践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幼儿学习的组织方式仅仅停留在单一的集体教学活动层面,从而导致小学化倾向严重。

(三)增进合作交流,形成同伴互助的“共同体”

同伴互助、合作交流是分享智慧、引领进步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可定期组织区角活动观摩、疑难困惑问题研讨、观察案例交流等活动,有效激发教师探索、研究的热情,增强教师的集体感和凝聚力。这种充分而广泛的交流和分享,对于教师的学习与专业成长极其有利,教师因为有同伴的支持、鼓励、互助、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身观察儿童、指导儿童的水平,教师在群体努力工作与学习的氛围中认识到区域活动和学前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建立教师同伴互助的“共同体”,以促进幼儿园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四)深入实践研究,提高区域活动实效性

1. 科学设立区域活动目标。区域活动目标是区域活动预期要到达的目的,是投放材料、引导启发、科学评价的依据。要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预期的发展,就必须科学设立明确而切实的区域活动目标。教师可在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能力等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立区角种创设活动区域种类,制定每个区域的总目标,同时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主题活动总目标拟定阶段目标,使目标体现层次性、操作性、灵活性。通过研究、制定区域活动目标,提高教师有效开展区域活动能力。

2. 科学提供区域活动材料。区域活动材料是实现区域活动目标的重要载体,科学投放活动材料,是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兴趣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根据区域活动目标及本班幼儿的游戏兴趣,合理的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种类、数量充足的区域活动材料,关注材料与教育目标、幼儿发展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相匹配,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材料提供的层次性,以满足和适应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

3. 重视观察和评价,适宜指导与介入。相对于正规集体教育教学活动而言,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亚控制活动。尽管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但离开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区域活动的开展将会失去其教育功能和价值。为保证区域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适时、适当的介入幼儿的游戏,区域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和成功,总结评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引发幼儿感受,提升幼儿的经验,使区角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

作者简介:叶波(1970-),女,吉林省吉林市教育学院,幼教教研员。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