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心预设课堂,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心预设课堂,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新课改为指导,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从教学细节入手,就如何精心备课,“预”设教材、精心组织课堂,预设“问题”,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预设课堂 效率

凡事预则立,教学也如此,教材钻得深,情况摸得透,课才上得效率高。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精心预设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呢?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精心备课,“预”设教材

要让所有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就要在备课时多动脑筋,多想点子,多给学生一些参与的机会。初中生物新教材有许多内容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的,以下是本人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备课时的几点做法:

1.实验类

各类学生实验,如甜酒的制作、小麦种子的萌发,生态瓶、细胞模型的制作等等。备课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特点,吸引学生,提高兴趣。

2.创作类

如,学完消化系统后以“西瓜子历险记”为题写一片小短文。

3.表演类

如“血型的发现”可以设计成学生表演发生在十七世纪的输血场面,课前让学生准备,参与指导效果会更好。再如“西瓜子历险记”,在性格内向的班级我让学生写作,择优展览,而在性格外向的班级则布置学生表演,精彩的表演还被邀去其他班级再表演,另外还有讲故事、辩论、抢答比赛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动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4.调查类

如调查、参观、访问、测量、查找资料等。这类活动事先教师与学生一定要一起精心设计、充分准备,才会有成效,否则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如“血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调查前准备:A.分组:根据具体情况分六大组:①阅览室调查资料组;②医院外科、妇产科调查组;③网上查阅组;④散户调查组(家长、亲戚是医护工作者);⑤血库调查组;‘⑥采访输过血的人。B.与学生一起设计“调查方案”供参考,让学生的调查不流于形式;C.给外出调查的学生开了一张正规“介绍信”,使活动显得真实且有意义,不仅便于学生活动,而且利于得到他人支持。D.给阅览室调查小组联系时间和工作人员,并初步筛选出相关资料,节省他们的时间。E.给上网调查小组提供网址或关键词。心中装着学生备课,总有学生可以做的事,不要太拘泥于课堂秩序与教学任务,初中生物的教学以兴趣为主,方法与知识最佳的呈现方式是融在活动中让学生去感悟与体验。

二、精心组织课堂,预设“问题”

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它不但能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还能锻炼其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1.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预设“问题”

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采用各种方法,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疑问处、在枯燥处、在重点与难点处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以石激浪,激活学生的思维。如《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学生认为没问题,这时设问“为什么用生理盐水,用纯净水行不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细节,去发现问题的能力;植物茎的结构,知识性强且又枯燥无味,准备问题如“为什么在树皮受到损伤处有瘤状物?”“树的年轮是怎么回事?”“在野外迷了路,为什么可以根据树冠或年轮来判断方向?”等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2.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处巧设问题

在重点与难点处巧设问题,帮助学生层层揭开知识的面纱,如《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①对叶处为什么要进行暗处理?②部分叶处为什么要遮光?③酒精褪色的目的是什么?④根据呈现的不同颜色判断叶在光下制造了什么物质?在学生粗枝大叶处、漫不经心时、思维处于低谷时激起思维的浪花,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善于思考,这样的思维在课堂中培养,在课堂外就会开花。如有位同学发现有个超市门口有棵树,被人去了一圈树皮还没死(因为课堂讲到人怕丢脸,树怕去皮)。我们一起去看了那棵树,是一棵健壮的香樟,主干被人剥掉了整整一圈树皮,没死。我查阅了资料知道,在果树栽培中,有时夏天在果树主干的下部剥去一圈树皮,残留着一部分形成层,这样经过环割的果树,当年一般可以显著增产。课堂一起分析讨论,进一步弄清了形成层的作用及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运输。使学生的思维不仅在课堂,更在事物的联系之中。我相信灵活的思维与老师平时启发式的设疑是有因果关系的。

3.预问题的答案

课堂教学中预问题的答案,运用合理也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病毒》一节的教学,课前我查找了很多资料,充分备课后,上课先让学生来提问,把学生想了解的所有问题一一列在黑板上,然后解答,解答的方式有师生互答,生生竞答,解答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是热烈地争论的过程,虽然有些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每一次提问与解答都是一次美丽的邂逅,更是生物课堂这一湾湖水中的每一次风动,风起浪涌,思维活起来了,课也活起来了。

综上所述,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帮助学生更好地以学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利娜,杨晓玲.浅谈生物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04.4.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