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自修式”建构模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自修式”建构模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条件下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传统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改进到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体会也在不断更新。本文依托部队院校软件类课程教学,以“学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展开“自修式”教学模式的分析和实践,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自修式; 教学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5. 08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142- 03

1 引 言

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最终的目标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通常用以下4句话概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会成人”。无论是地方高校培育的工程型学术人才,还是部队院校培育的指挥类军事人才,“会学”是素质教育的起点,抓素质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起。

信息化条件下教育的平台环境不断发生变革性改变[1],从多媒体教学方式引进课堂到网络数字资源的不断丰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体会也在不断更新,知识的爆炸增长带来课堂集中教育模式的一定局限性,在海量信息资源中锻炼学生“会学”的能力,快、准、精地获取知识更加成为新时代人才的能力培养[3]要素之一。

本文依托部队高校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对自修式建构模式展开探索,并依据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

2 自修式建构模式研究

现阶段对教育改革和学生素质培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考察、调研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上,只是对某些课程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革措施[2],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自主学习素质的培养任重道远。

2.1 学生自学能力的建构分析

自学能力不是放任学生自己学习[4],而是有目标、有准备、有考核地为学生提供知识环境的各个元素模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将信息转换为知识并不断创新的能力。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在教学领域的实践已有多年的推广和经验积累。建构主义[2]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这正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源过程。

2.2 自修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自修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利用已有教学资源环境,教师宏观展示课程的内容和重点,为学生提供知识的发散起点和参考路径,再经过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完成个体的获取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目标,最后教师对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整合、研讨、对比、总结,并连贯相关知识点,由点到面,完成整门课程的展示。

该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把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多元化全方位考核方式融合在一起,重点突出“学为主体”教学特点,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推广,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从知识获取的角度出发,自修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由考试目标转化为知识获取目标,从而达到培养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使用能力的最终效果。

3 计算机软件类课程自修式教学模式实践

3.1 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本文探索的自修式教学模式研究内容基于本单位软件类课程教学展开。软件类课程是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开放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体系,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学和管理科学等多方面的成果,以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使学生达到夯实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基本能力、提高基本素质的目标。

不同的软件课程内容实践方式不同,软件理论类课程更侧重学生思维能力,如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软件工具类课程更侧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如常用工具软件、软件测试等;还有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理论课程。不同课程涉及的具体操作对象、平台也不同,且软件版本更新快、教学内容多而细、遇到的实验验证性问题不可预期等特有的特点给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带来了一定限制,特别是在工具类和综合类课程中尤为明显。

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宏观体现课程的精髓,而采用自修式教学模式改进传统授课方式可以收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转变的教学效果。

3.2 自修式建构模式基本思路

结合自修式建构思想,本文以软件类课程为例展开的自修式教学模式探索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建构—发散—学生建构—集中。

(1) 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挖掘可以进行发散思维活动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可能性,鼓励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出课程的整体框架和奋斗目标。这一点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教师必须宏观把握课程的主体方向,找准发散点。

(2) 发散的过程就是学生实践自修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形态,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和创新的过程,发散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更使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得到落实,只有形成个体的知识意识,才能有独立的创新思维。

(3) 对于给定问题和所有不确定答案的可行性分析、优劣分析过程,学生需要学会从海量的知识中提取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并学会将信息整合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知识从无到有的建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开拓学生思维与视野。

(4) 学生经过发散自修的知识建构过程,有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梳理和总结、方案的整合和评比、疑问的归纳和解答、创新的分析和验证,并提供举一反三的相关问题最终将学生的认知提高到宏观水平。这一过程需要教师掌握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水平,因材施教并引导每个学生正确理解知识。

3.3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自修式教学实践

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课程的设定以经典C语言为基础展开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思想实现[2],而现有发展的如Java、C++等更多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则无法通过有限的课堂进行深入的延展和扩充。结合上述思路,对教学模式做如下尝试:

(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本门课程的核心思想(归纳算法程序的全过程)和核心理论(语法、结构、关键字、模块化等)。

(2) 以每一实验的过程为发散点,以学生自修的学习模式为发散过程,以类比、举一反三的任务目标为发散的基本形态,引导和促进学生思考的全过程。

(3) 无论是面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算法,还是同一算法的不同语言实现,学生要从一个场景过渡到另一个场景,带来的疑问是获取新知识的动力,也是构建学生信息整合能力的基本过程,最终实现由传统的以单纯地实现一个实验为目标转变为以引导学生理解一类实验的共通目的、思路、方法为目标。

(4) 教师通过观察、答疑、验证等手段,对学生的“自修”过程给予适当的点评,并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正向的引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在编程能力方面有明显的创新思维表现,完成的作业代码不再与课本教材一脉相承,从编程思想上解决算法的理解和设计,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展现一定的建模能力和实现能力。具体表现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C++)、全国ROBOCUP公开赛(C)、国际水中机器人2D仿真赛(C#)、全国“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C、C++、Java)等多种平台软件实践竞赛项目中,经历自修式教学模式锻炼的学生均有十分突出的创新表现,体现了“得鱼”和“得渔”的双丰收。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问题展开探索,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从认知的角度和软件类课程的要求出发,构建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实践自修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增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对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探索中,将进一步推广多门软件类课程的自修式教学模式实践,为推进素质教育和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慕勤,金宝士,等. 教学方法的与教学手段的调动[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6):112-113.

[2] 王梅娟,史涯晴. 建构主义在多媒体信息课程中的实践[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教育专刊),2010(33):118-120.

[3] 史宁中,柳海民.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 教育研究,2007(8):10-14.

[4] 许淑华. 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10(12).

[5] Meijuan WANG,Yaqing SHI, Zhenghong QIAO, Xiaoyu LEI. Experiences on Teaching “Computer Program Design” in Military Academy by Applying Constructivism[C]. CESM:73-78,2011.(EI:2011301417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