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是根 第8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是根 第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是根。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

失去了根,便成了浮萍,随波逐流,不能自己;

失去了根,便成了空中楼阁,随风而来,随风逝去。

文化又是灵魂。

失去了灵魂,如同行尸走肉,任人摆布。

保护文化,就是保护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发展文化,便是维系民族生命的灵魂。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经济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每一个经济符号,都是文化的具现。发达的经济,必然有强势文化的支撑。而强势文化,定然需要发达的经济做保障。削弱一方,就会失衡,就会岌岌可危。

中华文明,是人类智慧的宝库,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中华文化在扬弃中发展壮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保护、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也是中华民族个性及魅力所在。

在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中,一些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困境。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需要加以重视,许多传统技艺需要传承下去,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含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含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共和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5年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世界上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最多的国家之一。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第一批国家级名录的公布,对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第二批名录也于日前公布。省(市区)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不胜数,是各地亮丽的文化品牌、招商引资的文化名片,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成分。

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开始“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从新闻的角度,以“报道”的形式,传播中华文化遗产,服务各地经济建设,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各地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但应防止出现“重申报、轻保护”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指出,立法保护非遗,已经迫在眉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建立长久机制,需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

留住我们的文化,保护我们的根,发展我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