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互动”式作文评改模式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互动”式作文评改模式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作文教学被誉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写作过程的第三阶段——“后写作”即作文评改时,有了更深的感受。作为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本文优化中学日常作文评改,探索有效的作文评改机制,为今后中学作文评改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关键词: 作文评改 互动模式 自主合作

语文老师最苦最累的是什么?批改作文。传统的作文教学要求: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精批细改。于是,红红绿绿的评改有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却没有了,因为我们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语句不通顺等,下次再收回来时他“依然如故”。在这种批改形式下,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无所事事的地位,很自然地失去了写作的责任感,只是把作文当成一种无可奈何的作业而敷衍了事。

指导学生习作固然重要,探索有效的批改途径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本文探讨了一种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

一、作文评改的定义

所谓作文评改就是对作文的评价和批改,现在一般的论著都称之为作文评价,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都称为作文批改。这种称谓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作文评改认识的步步深入。有学者认为,评改就是作文评语写作的全部内容,不论是眉批还是总评,做的都是评和改这两件工作。

这种认识是有其不全面的地方的,应当说,作文评改的外延不仅是现时大量采用的打分数(或等级)、写评语,还应包括重读后记、讲评、园地展示、媒体显示、整理积累、编集子或出版等。

作文评改,不单纯是为了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使学生习作的能力、习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它始终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新起点。

二、作文评改策略的界定

在现代汉语中,“策略”是计策、方法,是人们在经过与事物多次打交道所获得的“知己知彼”行为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计策或谋略意识。策略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或斗争方式”或“讲究斗争艺术”。在教育学领域,“策略”一词主要活跃在教学理论中,并渐渐形成了“教学策略”这一术语。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根据教学任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作文评改策略是一种作文策略,而作文策略是一种教学策略,它就是“作文方法的使用或活动方式。它包括制订作文计划,安排作文时间,选择和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完成作文,对作文及作文过程进行评价,借助评价提供的信息对偏离作文目标的活动进行调控,以及在作文中随时进行自我监控等”。评价就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进行价值判断之前,必须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活动是主观活动,因而,评价标准具有主观性的特点,但评价标准背后也存在某种客观的现实基础,因而它又有独特的客观性。在实践中,评价主体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因而评价具有多元性的特征。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它包括作文改阅与作文评价两个相互交融的过程。

作文的评价作为作文评改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指参与评价活动的人(或教师或学生或学生群体或家长)对习作各种因素和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多以作文的等级、分数或评语的形式表现。作文评价无论对学习习作的学生,还是对于教写作的教师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作文互动评改模式的内涵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

概括地说,它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某系统比较典型的、稳定的结构及程序。它既体现了一定的理论的框架,同时又反映了实践的一种可操作的程序。由于教育理论的不同,教育目的论、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不同,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样式与结构方式也不同。因此,教育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通过教育实践进行抽象概括,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教育活动诸要素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程序。它既不同于纯粹的教育理论,又不同于具体的教育方法。从本质上看,它是实施教育的方法论体系,是某种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相联系的中介领域。

“互动模式”是指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两种活动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其内涵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辅相成的活动。成功的作文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不断发展,这使得把“互动模式”引入作文教学成为可能。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趋向,它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其“授权感”,它应该以活动为中介,结合诸种教学因素,构成一个立体交互的网络。

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越俎代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呢,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探讨的作文评改“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

四、构建作文评改“互动模式”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承认,与个人主义的学习方式相比,在学习中加强人际互动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群体之间的互教互学、友爱互助、相互启发,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而且能达到教师讲解不能达到的效果。作文评改“互动模式”旨在克服以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使写作发生实效,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真正有效地提高,其意义如下:

(一)“互动模式”使作文评改不再只是教师的独角戏。“互动模式”的作文评改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作文教学与训练行为,是作文教学的环节之一。教师由批改者变成了批改的“教练”,把文章修改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这样,就把写作评改教学中的单边、双边活动扩大为多边活动。

(二)“互动模式”使作文评改成了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作文批改只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一种检查、评价、判断、修正,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文的长短、得失,从而进行改正,这是教师了解学生写作情况的一种途径。而在“互动模式”的作文评改中,作文批改从过去的作文后、课后,走向了前台,走向了课堂,走向了作文的过程,作文批改的能力成了作文素质和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批改则是一种进行写作方法、技能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三)“互动模式”使学生获得了读者与作者意义上的沟通。文章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工具,有活生生的真实读者,才能刺激学生的作文欲望。作文评改的“互动模式”采取多种形式批改作文,使得每个人的作文都与多个读者见面,而且要被评析。面对这种情形,写作主体的责任感和自尊心自然会增强,心中有了读者,就会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习作。许多学生表示通过互评作文可以使自己在学习他人优点的同时,明白如何向他人提意见,如何接受别人的建议。

(四)“互动模式”使学生写作充满了乐趣与活力。当作文评改的重心和主要矛盾由教师转向学生后,学生在作文批改中充满了主人翁感,充满了参与感,充满了新鲜感,这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小组合作评改、多媒体评讲、多渠道发表、手机短信评比、亲友评审团评点等,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自己创造的信息被广泛关注,从而鼓舞了信心,从根本上调动了写作积极性。由传统的评改“局外人”的身份回归到写作“主体”身份,学生喜欢批改,喜欢作文,这为写作活动和作文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五、作文评改“互动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做好“互动”准备。首先是动员。我们从作文批改,尤其是教师高投入、学生低收效的现状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互动的必然性;从学生参与直至独立进行批改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互动的重要性;从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条件入手引导相信互动的可能性。通过以上动员,学生激情空前高涨,这就为学生自主合作提高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是分组。为了确保这一改革能够得到良好组织和有效调控,我们把学生分成五至七个互动小组,分组时,让学生考虑以下原则:从性格、习惯、爱好等方面考虑自愿组合,从水平方面考虑互补组合,以合理的人员配置作互动的能力保证。同时注意可变性原则:从动态方面考虑可变组合,以必需的人才流动为“互动”的发展保证。

(二)进行“互动”批改。进入批改阶段,我们按“四互”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是互定标准。每次批改时,我们引导学生在严格掌握共性标准的前提下灵活处理特殊情况。我们分两步付诸实施:第一,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有关作文知识、规律、组织全体学生商讨决定相应标准。第二,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交换意见直至明确批改要求。

其次是互改习作。开始正式批改时,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先由一个同学批改本组内一个同学的作文:改正错别字、改通语句、改妥标点、写好眉批及总批、给定分数或等级。二是由两位组长把关,复改自己以外的作文,不仅对作者而且对初评提出补充或修正等方面的意见。最后教师对全部作文,特别是学生吃不消的作文进行总体把关,了解学生的作文尤其是批改状况,摸清行情,积累材料,为相互指导做必要准备。

再次是互谈体会。这是“互动”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其意义在于扩大“互动”交流,加强评改者与评改,习作者与评改者,习作者与习作者之间的多向“对话”。操作时可分两个步骤。一是小组内交流。先让习作者与初评者、复评者及教师“对话”,或谈在某一细节存在的疑惑,或谈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启发。二是小组外交流。统一安排时间,由各小组推派的代表就习作者和评改者双方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不足在全班交流,在全班范围内取得“互动”效应。

最后是互推佳作。这也是“互动”时的高潮环节。其意义在于:互改成果,推出范文。互推佳作应体现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鼓励性。每次作文,小组内至少要推出一篇佳作,在全班交流、学习。那些写作水平一直比较高的学生,当然应鼓励其“冒尖”;那些小组内一直无缘入“围”的学生,更应予以“关爱”,鼓励其“出墙”。二是集体性。誊写或打印前,习作者须按初评、复评及师评意见自我修改,然后提请组内学生再次修改;誊写或打印后,全班学生及教师进一步提出完善意见。

“互动模式”作文评改教学本身具有极强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兴趣,但任何一种方式,时间长了都会令人生厌。所以要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避免对活动产生厌倦感,就必须经常变换批改的内容与形式。如批改地点、组织方式、批改内容呈现的方式等,在适当情况下,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决定评改形式。这样可使学生在一种充满新鲜感和建设性的活动中,更加自如地展示自己,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从而激发写作热情,提高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4]韦志成.作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朱伯石.写作与作文评改.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6]钱任初.中学生作文训练.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