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引导,轻灌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引导,轻灌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主。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新课导入、教学方法、拓展环节等几个方面对教授《送东阳马生序》进行教学反思,并期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导入 拓展环节 教学反思

这篇文言文是宋濂自述少年时得书之难、求师之艰,却刻苦攻读,终于有所成就的经历。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十分丰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但他们的精神却十分贫乏,大多数同学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书,更谈不上如何珍惜现有的条件努力学习。因此,学习宋濂的这篇文章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如何能让孩子在这篇文言文中感受到勤奋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对一个人的影响,并最终端正学习的态度,是这节课的最终目标。围绕着这个重点,我认真备课、上课,并就这堂课做了如下的反思。

首先在新课导入上,我引导同学们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古人刻苦求学的故事(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闻鸡起舞”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趁此我把宋濂的身世和同学做了简单介绍: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他自幼好学勤学,终于从一介庶民成为翰林院编修。至此,有一个同学说:“原来勤奋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命运。”而我则顺着他的话说:“是的,自古以来天道酬勤。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宋濂是如何为我们作出学习的榜样的。”这样就水到渠成地进入了课文的分析,而在两个班教学下来的效果也证明,这个导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其次,我并没有按照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先落实字词的教学、课文翻译,而是让学生熟读课文,把自己想象为宋濂,以时间为顺序口头复述在第一段中作者自己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再以区分自己遇到的困难类别,口述第二段在求学中作者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及如何克服的,并在口述的过程中解释学生不理解的字词。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又落实了文言文的重要词汇,突破传统死记硬背的方法。

再次,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从课文的小故事导入,到分小组口头复述课文内容,到同桌之间“你讲我译”的课文梳理,再到最后的拓展环节:学习这篇课文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做人有什么启示。同学们各抒所感,一共提到六个方面值得我们今天的学生借鉴,我深有感触,记录如下:

A同学说,我们要学习宋濂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因为文中说“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现在的我们条件比宋濂不知要好多少,冬有羽绒、夏有空调,就近读书甚至父母接送,但是很多同学在学习时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应该感到汗颜和惭愧。

B同学说要学习作者诚实守信,他借人家的书从不拖欠归还的日子,“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所以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借书给他。其实,生活中的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信守承诺。

C同学说要学习作者对知识的渴求,他幼时遍观群书,加冠后又恐无硕士名人与游而趋百里求学,真是精神可嘉。

D同学说我们现在的学生最应该学习宋濂不怕吃苦,克服得书之难、从师之艰、求学之苦的重重困难,发奋读书的精神。

E同学说要学习作者尊重老师、毕恭毕敬的求教态度,这可从文中“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看出来。

F同学说要学习作者明白自己处境贫困(虽“袍敝衣处其间”),却能端正学习心态(“略无慕艳意”),不与他人进行物质攀比(“以中有足乐,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而是一心求学的精神。今天的我们很少有人像宋濂那么贫困的,但是却有不少人比穿名牌、比谁用的手机好等等,对学习却是甚少关心或者毫不在意。相比之下,那些炫耀的同学是可耻的,因为那都是父母的财富,而对学习的轻视丢掉的则是将来的立足之本。

这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就是这个环节,因为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在思考“学习这篇课文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做人有什么启示”,然后回答的同学除了自己的理解,还能从文中找着相应的依据。更可贵的是不少同学能够结合实际现象作深刻的分析,并以此自省、自励。像我们这生源如此稂莠不齐,还有一部分同学不想学习的情况下,学生有这样的认识,着实让我感动了许久。至少表明,这篇课文确实触动了他们的某些神经并与之产生了共鸣,我希望并相信某些学生会在宋濂的激励下,改变自己的求知态度,努力学习。

当然本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仍有不足,一是在最后没有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把学习目标再明确一次;二是在口述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字词已解释,但学生未发现的而教学目标中又要求掌握的字词,我却没有及时给学生指出并讲解,这影响了学生对重要文言词汇的掌握。不过这些不足可利用早读的时间纠正,但以后应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