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勤在培养,乐于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勤在培养,乐于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和运用创造性因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种创造性品质,并以此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在快乐中学习,才算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试图从中学语文教学出发,阐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法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

知识经济时代首先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人。语文教学肩负着重要的神圣使命,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应试教学的干扰,从总体而言,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还很不适应创造力培养教育的要求,突出表现为把传授知识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教师习惯于对课文作静态的分析,满足于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思路的掌握,师生的思维都被禁锢在一个狭隘的圈子里,结果,一篇篇原本活生生的文章被教“死”、学“死”了,这种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培养方法。

一、问题法

创造就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这样,问题―回答―问题―回答就形成一系列的对话,进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的作用很大。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提问的重要性。问题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不断地阅读课文,不断地寻找问题,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组织引导学生评论: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对大家有启发,哪些问题最新颖,哪些问题最富于挑战性,哪些同学发现的问题最多,等等。对于学生提的诸多问题,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部分问题和学生共同分析、研究、解决,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用“问题法”教法,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努力诱使学生开口,先激励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只重数量不计质量,坚持问题无错原则。其次,教师应教给学生寻疑提问的思路、角度、范围和方法,使学生提出问题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最后,教师可以“抛砖引玉”,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作示范,开阔学生的视野,诱导学生发现问题,随着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喷涌而出。

在教学中,我总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了避免他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我会根据文章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提一些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设计:从课文的标题入手,从文章中蕴涵的语外音入手,从文章的构思特点入手,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入手,从人物形象入手,等等。如我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让学生从题目入手:“看到题目你们会产生哪些问题?”

学生1: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学生2:什么时候消失的?

学生3:为什么会消失?

学生4:它的消失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启示?

虽然这是一篇说明文,但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课文内容,更拓宽了思维。

二、体验法

在语文课上,我们总是习惯于从字、词、句、篇到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从情节、结构、线索到人物、环境、主题,给学生做彻底的“生理解剖”,学生完全没有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遭到了扼杀,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把创造的空间还给学生,比如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我和学生一起朗读比赛,学生非常踊跃,很多人比老师读得好,他们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特别是几个男生读出了词的豪放、磅礴的气势,显示出阳刚之美,真是给人美的感受,课堂上时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好,当堂绝大部分能背诵这首诗。于是我放开手让学生讲解,他们或从字来谈词的意境,或从词来讲自己的理解,或直接说自己的观点、看法,没想到他们对字、词的理解会如此透彻,对句子的理解会如此深刻。以前,总认为学生不懂,把什么都讲出来,只要他们带上耳朵听就行,上课总是一再强调,至于听进去了多少则是个未知数,而这次学生争着讲自己的见解,个个思维活跃,踊跃回答,见他们兴致勃勃,我就顺水推舟,鼓励他们查找资料,写一篇赏析,他们的赏析或从时代背景出发对词进行评价,或有点到面对词进行评析,或直接对词、对作者进行评价,他们在评价赏析时能客观地说出自己的见解看法。

就这样,我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生动、多元学习环境中,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感到一种体验的愉悦,最终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创设情境法

叶圣陶先生说:“读书贵在新得,作文贵在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工夫。”创设情境是触发创新灵感的有效手段,生活展示、实物演示、表演体会、音乐演染、图像再现等都是它的途径,而运用最广的当是语言表达情境。教学《羚羊木雕》,这篇文章内容比较浅显,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的指导上,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心理。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设身处地体会各个角色当时说话的神态、语气、语调、重音。在分角色朗读时,教学进入了一个高潮,书本中的故事回归到了生活,生活与书本融为一体。在师生对分角色朗读评议之后,我又设置了两个生活情境:“如果你是‘父母’(或‘我’),你认为怎样处理比较妥当?”“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又一次的升华。

这堂课生活情境的创设,打破了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世界,使之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真切的氛围,于是激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话可谈。

四、想象法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发现一种新的形式。”创造想象是不依赖于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创造想象,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不断有所创见、有所创新。教材中记叙类的文章大都可以激发学生去想象,比如《我的叔叔于勒》可以让学生想象:于勒叔叔认出了我们,会发生哪些事情?《故乡》可以使学生想象宏儿和水生在当今社会的境况;《孔乙己》可以鼓励学生想象孔乙己的结局,或者想象孔乙己如果中举了会怎样……并试着将其想象的情境描述出来,这样,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许多合理的情境。

实践证明,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勤于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对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种创造性品质,并以此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才算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

[2]中学语文教育.

[3]语文教学通讯.

[4]语文教学之友.

[5]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

[6]创新阅读教学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