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看树 第2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出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淳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出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但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漾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近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在和父亲赶路时,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着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着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里。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阅读赏析
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述树的特征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悟,抒发出作者对家乡难以割舍的情感。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例如“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一句,就用比喻和比拟,写出了树的灵性,较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受到的启迪;再如“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通感的修辞手法,把风拟人化,把情感具体化,形象地描摹出作者抛却烦恼后的平和心境。而有些语句又含义深刻,如文中提到的树“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则委婉地传达出一位乡村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再如“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则表达出作者有了成熟感,获得了自我完善的启迪。由此可见,作者语言的功底非同一般,给读者情感美的同时也给人以语言美的享受。
拓展训练
1.“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2.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述树的特征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其中“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一句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
C.“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由前面的写树转到后面的写人。
D.文中提到的树“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委婉地传达出一位乡村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
E.文章最后一段中哲人的话,把树的形象描绘得更加具体、逼真,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3.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
春天看树:
夏天看树:
秋天看树:
冬天看树:
4.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趣味点滴
一、人与水
北京的初冬,虽然还没有结冰和飘雪,早晚的温度却足以让人感到寒意,人们已经开始添加厚暖的衣服。在一片繁华市区的街心花园内,工作人员连续几天都在用水泵抽取人工水池内的水,以防冰冻给池内设施带来损害。
三天后,当池水只剩下过脚面深的时候,水中的大鱼再也无法藏身了。它们有的挤破了身子,钻进石头缝隙里,更多的则被一条条捕捞起来。它们拼命翻滚着,挣扎着,一片片美丽的鳞片掉落下来,落在岸边和水中,在阳光与水波辉映下,泛着莹莹白光,整个水面像是充满了泪花的眼睛,诉说着悲哀和无奈。
但是,水域面积仍在急速缩小,不计其数的小鱼随即在不知不觉中滞留在了乌黑的淤泥里,任凭它们使尽浑身力气,蠕动身子,张大了嘴巴,也找不到生命之水拯救自己,直到耗尽最后一丝体力,带着绝望悲惨地死去。
随着水域面积的继续缩小,一个大大的鱼头,从最低处的一片水域边露了出来,那是一条大鱼被水泵巨大的动力吸到了泵口,身子被水泵打断,只剩下头颅孤零零地留在那里,仿佛在向人们昭示着这场灾难是多么的残酷。
最后,整个水池只剩下一片很小的水域,此时这里的小鱼格外幸运。因为在死神即将来临之际,有人穿了水靴,有人干脆就用塑料袋套在脚上,跳进淤泥和水里,将它们一个又一个捞起,放入盛了水的桶里。
二、人与环境
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多,大城市中的人口密度迅速增大,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故保护好自然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其次,研究人员应该科学地研究新疫苗。第三,我们需要改变一些传统的饮食和饲养禽畜的习惯。当今自然环境破坏严重,不同的病毒有可能相互影响并产生新的病毒,人类需要改变爱吃活禽和野生动物的习惯。第四,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卫生宣传教育。变化着的微生物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它们时刻在寻找机会攻击你,这需要人们在道义上、精神上和财力上做好充分准备,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全社会的精诚合作与努力。
三、保护环境
1.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塑料生产以石油为原料,不仅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且产生大量污染。非降解塑料餐盒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废物。废弃后的塑料再利用价值低,再生产成本高(约3000元/吨),且回收困难,在环境中不易生物降解(据研究表明,掩埋于地下的塑料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焚烧处理又会造成二次污染。非降解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和不当处置,降低了土地质量,浪费了自然资源,增加了环保压力,不仅会使我们这一代生活在垃圾的包围之中,而且也将使我们的子孙失去生存的土地,面对难以解决的治污问题。而实际上,塑料餐盒的功能非常有限,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耐用品来替代它。因此,我们应尽量少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及其他非降解塑料制品。
2.不燃放烟花爆竹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以火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烟花爆竹,曾经是中国人在节日(尤其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喜庆之物。但是,随着人口的日渐膨胀和集中,以及自然环境的日渐脆弱,燃放烟花爆竹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今天,在很多大中城市,已以法律的形式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城市中禁放烟花爆竹,除了安全和防火方面的考虑外,还有一些重要原因: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会产生大量烟尘,产生很多垃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浪费大量资源。据报道,北京市在禁放烟花爆竹之前,每年春节期间出动的环卫工人数和环卫车辆数都相当于禁放后同期的十几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选择更文明的形式欢庆节日,进而建设起全面的绿色文明。
3.不乱采摘、食用野菜
近年来,野菜也成了餐桌上的佳肴,深受城里人喜爱。他们不但在集市上购买,还亲自到公园及郊外的绿地去采集。大部分人认为这是绝对的“绿色食品”。其实不然。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对于大气具有净化作用,不但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和固体悬浮物,而且对空气和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和化学成分也具有过滤和收集作用。检测表明,工厂附近的草本植物中硫元素的含量是空气中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许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也是如此。现在,大部分城市污染严重,很少能找到纯净的野菜。我们食用这些已被污染的野菜,对身体危害很大,严重的还会引起食物中毒,特别是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工厂和居民区附近,受污染的河流、水域附近的野菜,更不能食用。除此之外,挖野菜时将植物连根掘起,再加上人们的践踏,不但植物第二年不能生长,对植被也产生了破坏。所以,我们不应该盲目追求“时髦”,也不要只图个人口腹之快而无视自然环境的脆弱。请不要乱采摘、食用野菜,以避免对环境和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
4.不虐待动物
人类在自然界中属于动物类,只是由于其社会属性高度发达才凌驾于众生之上为所欲为,不仅人口膨胀,而且欲壑难填,肆意对大自然的其他生命生杀予夺。对异类的态度实际是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古代东方文明追求“天人合一、仁爱及物、慈悲为怀”,主张人与万物的和谐,反对任意杀戮、虐待动物。人类的发展史也是驯化、利用动物的历史。动物为我们提供饱暖之需、精神安慰和身心享受,可以说,动物满足着人类的生活需要。所以,我们应以虔敬之心、感恩之情对待动物,确实必要时可以利用,但不可虐待、折磨、欺侮动物。前不久,媒体曾披露,一些地方开设射杀动物的见血娱乐活动,拿动物的痛苦取乐,从动物的哀鸣、挣扎、抽搐、流血中寻求刺激。有人说这叫兽性大发,其实这种超出生存所需的嗜好是所有野兽所望尘莫及的,是人类的变态行为。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往往能衡量出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