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业融合的思想源流:马克思与马歇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产业融合虽然是近三十年才兴起的理论课题,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以及马歇尔等经济学家就观察到了产业融合的某些端倪并进行了分析。发掘产业融合的这一思想源流,对于深化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构建产业融合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产业融合;分工;专业化;结合生产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2-0070-04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产业不断细分,产业数目急剧增多。但是。这一过程的演进却始终伴随着一个相反的运动。即某些已经分开的产业重新合并在一起,原来已经形成的产业分工界限重新变得模糊甚至消失。这个现象,就是所谓的产业融合。
很多人认为,产业融合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发达国家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媒体、电信、信息服务乃至金融、物流等产业领域出现的业务交叉、战略联盟、兼并收购等现象,如三网融合、三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Electronic)融合,等等。但事实上,产业融合并不是信息时代和网络化时代的专有产物。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和机器大工业时期,就有一些天才的经济思想家捕捉到了产业融合的某些端倪。其中尤以马克思和马歇尔为代表。他们对产业融合的思想发掘,比20世纪60年代罗森伯格(Rosenberg)等人通过考察美国机械设备业演化而提出技术融合的概念要早很多。遗憾的是,马克思和马歇尔的相关论述,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马克思:分工基础上的结合生产
马克思高度重视分工问题,认为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分工具有客观的技术规律性,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巨大的作用。在高度肯定分工作用的同时,马克思也深刻分析了分工带来的弊病。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分工尽管能提高生产效率,但本质上不过是资本家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和方式,因此分工的发展最终会导致劳动的异化。而且,分工对于工人效率的提高也是有限的,“不断从事单调的劳动。会妨碍精力的振奋和焕发,因为精力是在活动本身的变换中得到恢复和刺激的”。
容易被忽视固而更值得强调的是,马克思指出了分工在一定的条件下将趋于收敛,出现分工基础上的结合生产。这实际上就是融合思想的发端。
在对工场手工业的分析中,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是以两种方式形成的。一种方式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例如,马车工场手工业起初是作为独立手工业的结合出现的,以后,马车生产逐渐地分成了各种特殊的操作。其中每一种操作都固定为一个工人的专门职能,全部操作由这些局部工人联合体来完成。这种方式以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结合为出发点,这些手工业非独立化和片面化到了这种程度,以致它们在同一个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成为只是互相补充的局部操作。另一种相反的方式是: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的手工业者,同时在同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所雇用。这种工场手工业以同种手工业者的协作为出发点,它把这种个人手工业分成各种不同的特殊操作,使之孤立和独立化到这种程度,以致每一种操作成为一个特殊工人的专门职能。因此,“一方面工场手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引进了分工,或者进一步发展了分工,另一方面它又把过去分开的手工业结合在一起”。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把过去分开的手工业结合在一起”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必须使过去独立的手工业非独立化和片面化,显然,这是建立在专业分工基础上的结合,而不是简单地把过去分开的手工业拼凑起来。
与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相对应,工场手工业的组织也有两种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这两种形式虽然有时交错在一起,但仍然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类别。在混成的工场手工业中,最终制品是由各个独立的局部产品纯粹机械地装配而成的:在有机的工场手工业中,最终制品要依次经过一系列互相关联的过程和操作而取得完成的形态。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其实就是由不同的独立的手工业在经过一定的组织分工以后,结合成的新的更大的手工业。这一现象实质性地体现了产业融合的萌芽:在现代产业发展中,只要有分工,那么在相应的特定层次上,就可能出现与分工相反的融合现象。
马克思还进一步描述了在不同的工场和工场之间发生的融合现象。他说:“正如工场手工业部分地由不同手工业结合而成一样,工场手工业又能发展为不同的工场手工业的结合。例如,英国的大玻璃工场自己制造土制坩埚,因为产品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坩埚的质量。在这里,制造生产资料的工场手工业同制造产品的工场手工业联合起来了。反过来,制造产品的工场手工业,也可以同那些又把它的产品当做原料的工场手工业,或者同那些把它的产品与自己的产品结合成一体的工场手工业联合起来。例如,我们看到制造燧石玻璃的工场手工业同磨玻璃业和铸铜业(为各种玻璃制品镶嵌金属)结合在一起。在这种场合。不同的结合的工场手工业成了一个总工场手工业在空间上多少分离的部门,同时又是各有分工的、互不依赖的生产过程。结合的工场手工业虽有某些优点,但它不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达到真正的技术上的统一。这种统一只有在工场手工业转化为机器生产时才能产生。”用今天的经济学语言来解读这段很长的论述,可以归纳出这样几个观点:第一,工场能够通过跨行业的结合和合并实现发展,即实现纵向(包括前向和后向)的一体化;第二,在已经一体化的企业内,仍然存在着分工,存在着互不依赖的生产过程;第三,只有在机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只有有了技术上的统一,分属于不同行业的企业的结合或者融合才会真正发生。
在考察机器和大工业生产时,马克思又指出:“机器生产不需要像工场手工业那样,使同一些工人始终从事同一种职能,从而把这种分工固定下来。”他还说:“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它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而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与工场手工业相比,机器大工业并不需要僵硬的、一成不变的分工,机器大工业的本性会不断打破固有的分工。当然。大工业在它的资本主义形式上还会再生产出旧的分工及其固定化的专业,但是这与大工业本身的技术本性会发生绝对矛盾,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无限度浪费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其结果是频繁和放纵的灾难。灾难本身要求,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必须承认劳动的
变换,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必须“用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可供支配的、大量的贫穷工人人口;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也就是说,在大工业不断发展的共同技术基础上,只要在生产关系上阻断了资本主义形式对旧分工的再生产,那么分工的固化将不断被打破,专业化的个人将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
二、马歇尔:不同的分工层次应有不同的专业化要求
马歇尔认为,组织是一种生产要素。通过改进组织以获得报酬递增,可以通过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两条途径。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往往“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无非是说明“分工与工业地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内部经济”则是有赖于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它描述的是企业经营范围的专一性、企业管理工作的专门化以及企业内工人的“熟能生巧”。因此,分工总是与组织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分工本身就是组织问题的核心,是报酬递增的源泉。
但是,马歇尔注意到,不同的分工层次有不同的专业化要求,在某些层次,进一步的分工和提高专业化程度并不总是必要的。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以制表业为例。论述了机械对于近代工业的性质所产生的影响。他指出,在手工制造阶段,制表行业大约有50个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担任工作的一小部分,这些部门差不多都需要高度专门的手工技能,但却不需要什么判断力。到了机器制造阶段,越来越不需要人手的帮助,也就不需要什么专门的手工技能。但是,“机器的力量越精细,管理机器的人就要有越大的判断力和细心。……这机器是复杂的和昂贵的,管理它的人必须具有智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随着机器的运用和机器的日益自动化,工人手工技能的专业化不再重要,此时手工技能的专业化程度对提高生产效率的影响日趋式微。取代手工技能重要性的,是机器管理者的智力和责任感。相对专业性很强的手工技能来说,智力和责任感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并不具有专业性上的太大差异,显得更像是一种通用的技能(如果也勉强将之视为技能的话)。
接下来,马歇尔有一段很精彩的论述,展示了他对产业融合的朦胧感知和预见。他说:“那些完成一个表的各部分并把它们装配在一起的工人,必须具有高度的专门技能;但在制表厂中所用的机器,大部分与其他任何轻金属工业所用的机器,在一般性质上并无不同;事实上,其中有许多不过是一切机械行业中所常见的车床、凿削机、打洞机、钻孔机、刨床、成形机、旋力精削机及其它一些机器的改装而已。这是以下事实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当分工的精细不断增大时,名义不同的各种行业之间的分界线,有许多正在缩小,而且不难越过。在往昔,制表匠可巧苦于对表的需要之减少,听到制造枪炮业需要增加人手的消息,对他也不会有什么安慰;但是,现在制表厂中的工人,如果转入兵工厂或缝纫机制造厂或纺织机械制造厂工作的话,就会看到许多机器与他们所熟悉的机器非常相像。一个制表厂连同在厂中工作的工人能改成缝纫机厂,而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唯一的条件差不多就是:在新工厂中,对原来做惯某种工作的工人,不应当叫他去做需要较高的一般智力的工作。”
以印刷业作为例证,马歇尔详细论述了机械的改良和产量的增大所造成的分工的进一步精细化。他一方面指出,印刷业已经逐渐与其他“辅助”行业分开,并且大的印刷厂内部必须备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工人,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一个行业中的精细的再分工之间的这些分界线,在对工业专门化的许多种类的近代倾向上,有很大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的,因为,这些分界线虽然有许多是如此微细,以致一个人如在一个小的部门中失了业,就能转到与它邻近的小部门中去工作,而不会有很大效率损失。但是,它仍设法要在它的本行中去工作,经过一些时候没有成功,他才会这样做;所以,就每星期的行业中的细小变动而论,这些分界线与较强的分界线是同样有效的。但是。中世纪的手工业者是以深而且广的分界线来分类的。这种分界线使手织工人在失业时终生受苦,上述的分界线与这种分界线属于完全不同的种类。”显然,行业或产业之间分工的分界线。随着机器的改良和技术的进步,其“分”的性质和程度是不断变化的。
马歇尔还明确提出:“在低级工作上,极端专业化能增大效率,而在高级工作上,则不尽然。”他同意一般的分工观点,在光是对手工技能有很大需要的职业中,效率能因分工而大大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最高级的工作部门中应当实行专业化到怎样程度,是一个困难而未解决的问题。在科学研究中以下一点似乎是一个正确的法则:研究的范围在青年时代应当广泛。而随着年事日增。就应当逐渐缩小”。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医师总是专门研究某一种疾病,而另一个医师靠了较广的经验来研究这种疾病与一般健康的关系,然后再逐渐地越来越多地集中于这种疾病的研究,因而积累了丰富的专门经验和精细的本能。在这种情况下,前一个医师对于这种疾病的意见,恐怕不及后一个医师那样高明。马歇尔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观点:工作部门越高级,就越不能用类似手工技能专业化的观点去看待;广专结合,或者说多元化与专业化结合,或许是更正确的选择。
综合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马歇尔实际上对在机器生产条件下,出现了与分工作用力相反的融合运动,已经有了初步的察觉:第一,从手工业生产到机器生产,分工是不断细化的,但是分工的层次提高了,手工技能的分工逐渐退出,大量增加的是操作机器的分工、企业经营的分工,而新的分工对工人的要求与过去不同,更需要判断力和智力技巧。第二,在机器生产条件下的行业、部门分界线,尽管也能有效地区隔分工,但与中世纪手工业者之间“深而且广”的分界线相比,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容易逾越的。第三,在分工精细化的同时,不同产业(行业)之间的界线反而可能会模糊,而且不难越过,只要有必要(如面对停产和失业的压力),机器和工人都能够比较顺利地转移到其他相近产业而不用付出太多成本。这是因为,机器的通用性提高了,而不同但相近的那些产业对使用和管理机器的人在判断力和智力技巧上的要求也有较大的共通性。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机器和工人在转移到新的行业或部门后有不适应之处或者需要做更高级的工作,那么则需要花费成本对机器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和对工人进行培训。
三、小结
马克思以及马歇尔等经济学家对产业融合的观察和论述,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融合是分工的否定之否定,融合是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结合生产,也就是说,没有比较发达的分工。就没有融合;第二,分工具有层次差异,不同的分工层次具有不同的专业化要求。在某些层次需要扩大分工的同时,在另外一些层次可能需要缩小分工、扩大融合。
马克思、马歇尔虽然萌发过产业融合的思想。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产业融合的范畴和理论框架。当然,不能苛求前人。在当时那个分工正在快速发展且分工的发展趋势远远强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不可能对产业融合这一与分工相反的运动作出系统的解释和说明。事实上,直到今天,对于产业融合的研究仍然局限于就现象论现象,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分析。且都回避了分工与融合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因此,发掘经济学史上的相关思想资源,对我们今天深入研究产业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