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元增收路上风景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元增收路上风景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5月5日,在五十三团八连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两名维吾尔族妇女正熟练地穿针引线,绣出的孔雀图绚丽多彩。

今年30岁的阿孜姑指着即将完工的孔雀图说:“这个我们已经绣了6个多月,即将完工,成品后可以卖到近万元。”如今,阿孜姑制作的刺绣饰品已销往阿克苏等地,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

阿孜姑刺绣只是三师、图木舒克市职工群众积极投入多元增收的一个缩影。自兵团召开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座谈会以来,师市广大职工群众进城务工、多元种植、编织地毯,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增收热情不断高涨。

为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实现师市党委提出的团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00元以上的发展目标,师市在确保农业内部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和开辟职工转移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团场积极引导职工采取积运有机肥、缩埂扩边增加土地面积、套种早春作物、温室大棚种植、劳务创收、自主创业、发展自营经济等方式多渠道增加收入。截至目前,师市15个农牧团场职工增收合计9437万元,实现职工家庭人均增收632元。

“你们家目前已经有了棉田和牲畜两个收入渠道,如果要完成增收手册上制定的目标就必须在劳动力转移上下功夫……”5月4日,五十团副政委陈超松来到十一连农户吐逊依明家了解多元增收情况。

记者翻开多元增收手册,第一页记录着家庭成员及主要经济来源,第二页是今年家庭增收目标及采取的措施和步骤。该团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致富计划,包括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劳动力转移等16个增收渠道。连队领导每周督促指导,协调解决增收中遇到的困难。

四十四团十八连职工吾甫·艾买提一边哼着歌一边给刚刚栽下的酿酒葡萄苗松土。2013年,四十四团紧紧抓住图木舒克市引进澳伽葡萄酒生产企业的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少数民族聚居集体所有制连队推广订单酿酒葡萄种植,让更多少数民族家庭富裕起来。

吾甫·艾买提今年承包了15亩酿酒葡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管理一亩葡萄田,团场发600元管理费,一年有近万元的稳定收入。现在葡萄是幼苗期,葡萄沟两边可以种植西瓜、甜瓜,一年收入不低于8万元。

由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转变,由农户向产业工人转变,思维从田中跳出来,脚步从地边走出去。生活在叶尔羌河畔的三师职工群众,正从长期依赖种植业、收入来源单一的传统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奔向多元增收的广阔天地。

5月5日清晨,太阳还没升起,送货的车就到了。图木舒克市小海子超市的老板黄应猛赶紧忙着接货。

“我和妻子经营超市多年了。”黄应猛说,近年来图木舒克市楼房越盖越多,人也越来越多,生意很好做。

随着图木舒克市城镇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图木舒克市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团场有近2000名农户走进图木舒克市纺织厂、酿酒厂、生物制药厂等企业,当上了产业工人,月收入超过2000元。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师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3万多套。在城镇化建设这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上,如何寻找机会为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助一臂之力?

师市全面提升商贸流通发展水平,为职工多元增收搭建平台。结合团场小城镇、社区商业街建设,积极引进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大型超市等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力争使团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从事服务业的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同比增长25%。由团场建立手工艺及餐饮业技能培训实践基地,组织职工在大唐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做到边培训、边实践,促进职工增收;根据团场城镇规划,集中建设、集中经营、集中管理,各团场形成各具特色的餐饮一条街、农家乐等,团场在水、电、土地、税收政策上给予减免,带动职工增收。

在五十三团地毯加工厂,还未进门便听见里面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操作间里已聚集了数十名少数民族妇女。她们早早便来到这里,通过向老师学习织毯技术这门技艺从而提高生活水平。

地毯厂负责人阿英姑介绍说,“自从团里有了地毯厂,平时这些在连队上没有什么职业的妇女可以来这学习织地毯技术。像织一个2米长4米宽的地毯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这些学徒在老师的带领下,基本上两个月后也就可以变为老师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一来不仅为她们学到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增加了她们的经济收入。”职工技能培训是职工增收的重要手段。

为提高就业能力,促进职工增收,师市围绕产业发展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有专长、有技能的产业工人,走以培训促输出的路子。在少数民族聚居团场每年开展不少于1万人次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每年开展不少于1000人的牲畜养殖技术培训;每年开展不少于1000人的特色种植技术培训;每年开展不少于120人的农艺工、果树工等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每年开展不少于1200人的少数民族餐饮业、手工编织及二三产业工种等转移就业培训;每年开展不少于3000人的建筑工人培训,提高职工参与工程建设的技术能力;发挥团场能人、专业大户传帮带的作用,开展职工自主与集中培训。

如今,师市职工群众多元增收的路子是越走越宽,发展的步伐是越走越快,多元增收路上风景无限好,多元增收的动感音符正在碧绿的田野、轰鸣的工厂中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