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成人高校学历课程与非学历取证课程相结合的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人高校学历课程与非学历取证课程相结合的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成人高校学历课程与非学历取证课程即“学历证+职业资格证”(即“双证书”)相结合,指的是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认和互通,实现综合文化水平与职业技能的一致。成人高校是培养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能适应社会实践和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以致用是目的,正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模式,具有实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一、实行“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相结合的途径

在成人高校中,目前仍然以学历教育为主,各校虽设有培训机构,大多与学校学历教育相脱节,纯粹是为社会人员取证或培训服务的。要使成人高校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将非学历教育融合进来,使其学生在毕生时可以同时获得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实行教育教学的创新。

1 要有与“双证书”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模式

建立由校领导、教务部门及各教学部门等组成的教育教学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安排、组织、协调、处理教育中的各项事宜,制定完备的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在双证书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管理制度、考核鉴定办法等方面做好决策与管理,使双证书制度的推行有章可循,有条件的院校可以与国家有关部门联系,在校内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或与有关机构进行合作,有利于“双证书”的落实,有利于组织安排教育教学,更有利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2 教学计划要与“双证书”及社会发展相适应

职业教育相对来说较灵活多变,对市场的变化适应较快,能够根据各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层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成绩考核等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应将职业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基础课的安排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够用”为度,专业教学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实践教学的课时应占总课时的30%~60%。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根据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及时做相应的调整。

3 教材教参、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等,都要满足教学的需要,服务于教育教学管理

一方面,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为使其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并及时跟踪科技的发展,应着力开发专门适用于成人高校教学需求的教材。另一方面,要重视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特别要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 要有与双证书教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育行为实施和教育目的实现的有力支撑。基于成人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双师型教师队伍将成为成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在国家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有力保障的同时,学校也需要为教师创造条件,比如让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增强实践能力;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在校任课,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等。教师也应在教授好理论课的同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努力使学生达到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

二、目前部分成人高校在实行“双证书”培养模式改革中的成功经验

1 “双证书”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是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一体两翼”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所谓“一体”是指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三位一体的方向构建课程体系主体,“两翼”指的是学历教育的文化知识结构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资格标准。

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首先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进行分析,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对能力的要求,分为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迁移能力、职业能力、职业技术技能,操作技能6个能力模块,然后将构成各模块的众多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集合,组成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心体素质、英语、计算机应用、应用数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管理决策、职业技术技能、操作技能等课程群。

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一些学科界限,并将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使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构建起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的有机衔接。

2 “双证书”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构建“双证书”课程体系时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1)明确理论课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问题。在对国外的职业教育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后,我们意识到,基础理论课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而“专业基础”教学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调整,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样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能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职业发展的趋势和环境的调整变化。例如,在基础理论课中,将原有的高等数学课调整为经济数学课,从而将数学中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等与实际经济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专业知识所需的基础运算能力与理解能力。(2)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对专业课课程群进行整合。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中,我们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除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的讲解依据资格证书的六大模块外,增设了与之相关的人才测评、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形成专业课课程群,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得以提升,并为其顺利通过证书的考核打下基础。

3 实施创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

“双证书”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课堂讨论与典型案例分析、仿真式实践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全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创造性工作的态度,实施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双向性、发展性的教学模式。

三、成人高校在实行“双证书”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针对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才能真正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问题。但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各个学校采取的实施方式种类还很少,缺乏真正进入一线实践的手段。

2 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在校生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资格考试,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而大部分学校与相关考证部门没有任何合作关系,各教学部门无计可施。由于进入社会后取证难度较大,且费用较高,仅是教师语言激励,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3 成人高校历来以学历教育为主,因此,相关的课程设置、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均主要考虑学历教育的需要,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相应的实践教学设施也是简之又简甚至没有。

4 与双证书教育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薄弱。目前,真正“双师型”教师较少,不少专业教师很少甚至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有不少的教师是从书本到书本的讲学,这样是不可能适应“双证书”教育的。另外,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在教学中也很少能聘请到行业、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来讲学或开讲座。相对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不可能适应“双证书”的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