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生态条件约束的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生态条件约束的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首先采用多因子综合叠加法对研究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判断出用地的生态敏感性高、中、低区域,以此为基础再结合地形条件,进行研究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得到不同适宜等级的用地分布结果,为规划中制定用地布局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GIS;城市规划;生态敏感性;用地适宜性评价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the comprehensive factor superposition method in the study area in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alysis, judgement of the land ecological sensitivity high, medium and low area, based on this combine topography condition, for the land suitable assessment, get different levels of land distribution for the planning of land layout scheme formulated to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Keywords: GIS; Urban planning; Ecological sensitivity; Land suitable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研究目的

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是制定设计方案的前期基础性工作,通过评价可以确定不同建设等级的用地规模和范围,为制定用地布局方案提供决策支持,进而为确定城市空间管制提供理论支撑。

传统的用地适宜性评价主要基于高程、坡度和地基承载力等地形地质条件来进行建设用地的选择,由于当前的城市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居安全等方面均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生态敏感性能够指示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反应程度,为此需要对现状自然条件下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明确的辨识,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其空间分布情况,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的生态约束条件,来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适宜性用地的选择。

2.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宁波市象山县最南端,范围包括石浦镇、鹤浦镇、高塘岛乡和晓塘乡的行政区域和新桥盐场,陆域面积约320平方公里(包括海岛面积1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

该地区山岭相连,森林覆盖率高、景区多,山体植被覆盖率基本在90%以上;东部岸线分布有丰富的海湾和沙滩资源,自然滩涂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西南部,总面积约7500公顷。

3.技术路线

本研究选取当地若干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借助ArcGIS9.3平台对各因子进行栅格化后分级赋值,然后进行多因子加权叠加得到土地的生态敏感性分值图,通过数值分类确定不同的生态敏感分区,以此作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生态约束条件,对基于地形条件的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案。主要数据源包括研究区的常年降水资料、1:10000地形图、2011年用地现状图等。

4.生态敏感性评价

(1)评价因子及特点

根据研究区的地形条件、环境状况和现状用地情况等方面确定了高程、坡度、坡向、土地覆盖类型、水源涵养、地质灾害敏感度、年均降雨量、海岸带防护等级八个评价因子,以综合全面地评估研究区内的土地生态敏感性情况。

1)高程:一般情况下,地势越高越不适宜建设,反之对生物的影响相对变小,更适宜生物的栖息,相应生态敏感性越高。

2)坡度:坡度大小对于水土流失的影响很大,坡度大的地方生态环境容易遭到破坏,坡度小的地方容易保持水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生态敏感性相对较低。

3)坡向:研究区周边靠海,且内部水系丰富,背阳潮湿的地方生态物种相对丰富,按照日照条件对应的生态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北>西>东>南>平地。

4)土地覆盖类型:按照土地类型的生态敏感性高低进行分级排序,依次为水域和林地>耕地>村镇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

5)水源涵养:根据《象山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中的分析结果,主要分为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重要、极重要四类地区,对应了生态敏感性从低到高的变化趋势。

6)地质灾害敏感度:根据《象山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中的分析结果,主要分为一般地区、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五类地区,对应了生态敏感性从低到高的变化趋势。

7)年均降雨量:按照降雨量在空间上的大小分布分别对应了生态敏感性从高到低的变化趋势。

8)海岸带防护:根据《象山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中的分析结果,主要分为一般地区、中等重要、重要、极重要四类地区,对应了生态敏感性从低到高的变化趋势。

(2)评价因子赋值及空间叠加

根据各因子的生态敏感性强弱对其进行具体分类,然后分别赋予0-100间的分值,同时根据专家打分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值,通过ARCGIS9.3平台的空间权重叠合计算,得到生态敏感性数值分布结果。对评价数值进行具体分类,进而得到高、中、低三类生态敏感区(图1)。

5.用地适宜性评价

(1)基于地形条件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选取反映地形特征的高程和坡度因子,根据实际建设可行性进行分类组合,得到如下三种用地,其中适宜建设用地:高程小于5米且坡度小于15%;较适宜建设用地:高程0-5米且坡度15-25%,以及高程5-50米且坡度15-25%;不适宜建设用地:高程大于50米或坡度大于25%。

(2)基于生态约束条件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参考前面的生态敏感性分区结论,对基于地形条件的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主要将高、中生态敏感区用地分别归入不适宜建设用地和较适宜建设用地类型。根据用地的实际开发利用需求,对分类后的零散用地进行归并整理,得到最终的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图2)。

图1.生态敏感性评价图 图2.用地适宜性评价图

6.结果和讨论

(1)结果

1)适宜建设用地

该类用地地形开阔平坦,坡度一般小于15%,高程基本在5米以下,生态敏感度低。在开发建设时该类用地优先选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滨海地区及石浦港两岸。

2)较适宜建设用地

该类用地以山谷地貌为主,坡度为15-25%,高程集中分布在5-50米之间,有少量分散的林地及山丘分布其中,生态敏感度中等,在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后可作为规划建设用地,主要位于山体与滨海平原交界地带。另外岛屿分布有大量滩涂用地,主要分布在高塘岛、南田岛周边及半边山北侧地带,部分可经围垦处理后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该类用地所处地区生态条件较好,建议采用低强度的开发方式,同时辅以生态修复措施。

3)不适宜建设用地

该类用地主要以山地地貌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在25%以上,高程普遍大于50米,生态敏感度高。由于平整土地工程量大,难以进行大规模集中性的开发建设,同时有集中成片的生态林地所覆盖,该类用地不宜作为成片开发的城市建设用地,需要对其加强生态保育,如作为山林生态公园加以利用。

(2)讨论

本文在传统的地形分析基础上增加了对生态敏感性的考虑,将生态敏感性的分析结论作为约束条件来修正基于地形条件的用地评价结果,提高了评价的合理性,对城市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较强。

本次研究的主要制约因素集中在生态敏感性分析所需的数据资料方面,目前生态敏感性研究领域缺乏统一的生态因子评价标准,因此对不同城市或地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时不易规范,且可比性不强,同时在生态因子的权重打分、生态敏感性数值分类和对用地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些均是该方法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汤坚立.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土地适建性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7.[2]许熙魏.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6

[3]乔欣.将生态优先原则引入城市用地评价初探[J].重庆建筑,2004年增刊

[4]展安,宗跃光,徐建刚.基于多因素评价GIS技术的建设适宜性分析[J].华中建筑,2008.3(26)

[5]温华特.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

[6]马大峰·城市规划中的土地适用性研究[J].规划师,2008(6):71-74

[7]刘康,欧阳志云,王效科,等.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生态学报, 2003. 23(12): 2711-2718.

[8]林涓涓,潘文斌.基于GIS的流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其区划方法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5, 12(2): 23-26.

[9]梁艳平,刘兴权等.基于Gls的城市总体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探讨[J].地质与勘察,2001(3)

[10]吴恒.城市用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评价系统[J].地理研究,199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