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勒克莱齐奥小说《沙漠》的符号学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勒克莱齐奥小说《沙漠》的符号学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勒克莱齐奥的小说沙漠》围绕“沙漠”符号,讲述了两个独立的故事,其主线都是表现对自由幸福的渴望与追求,由此展开了对“沙漠”符号图景的定义与描绘。通过对“沙漠”符号图景的几个主要构分的解读,如特殊的存在符号(天),艰难的生存符号(路),神秘的矛盾符号(风),渴望的和谐符号(水)和魂牵的缺失符号(家),揭示作品的深层文化意义,使读者重新认识虽贫穷却充满尊严的沙漠,领悟古老文明的价值和意义,感受人与自然相通相融的和谐,体味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沙漠文明的精髓。

关键词:沙漠;符号;法国;外国小说;勒克莱齐奥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2008年10月问鼎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代法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小说《沙漠》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被译介到中国来的第一部小说,1980年出版时便获得了法国保尔·莫郎文学大奖。《沙漠》的创作更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获奖公报上指出:《沙漠》中“包含有北非沙漠里一种已消失的文明的精美图像,这与移民到欧洲的人眼中的欧洲的图像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表现的是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和反差,引发着人们对非洲古老文明的关注和欧洲现代文明的思考。

《沙漠》由两个独立的故事构成:一个讲述的是居住在北非西撒哈拉沙漠的蓝面人游牧部族为寻找理想家园,集体从南方向北迁徙,途中遭到基督教士兵的围堵和屠杀,在其首领马·埃尔阿依尼纳的带领下与殖民军队进行英勇斗争的悲壮故事;另一个讲述的是蓝面人的后代拉拉只身离家去法国大城市寻找幸福的种种失望和回归的经历。作者以西撒哈拉沙漠为背景,把北非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和主人公拉拉遭遇西方文明的经历交织在一起,形象:也再现了非洲人民的生存境遇和对自由的追求。在作家笔下,沙漠是一个多元符号系统,一个充满艰难和希望的地方,一片被遗忘的自由的土地,远远超越了地理的范畴,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作者从生态、自然、社会及人对幸福的渴望等主题入手,努力揭示弱势文化和弱势群体的存在危机和矛盾心态,唤起人们对文化冲突的关注,通过对符号意象场“沙漠”及其生活其中的人的刻画与描写,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弱势文明生存困境的代表性符号“沙漠”。本文试通过对“天”、“路”、“风”、“水”、“家”等几个物象的分析,揭示小说《沙漠》中“沙漠”的符号学意义和作家对弱势文明的同情,以及对其出路的探索。

一、《沙漠》的符号图景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指出,勒克莱齐奥“擅长表现断裂、诗意的遭遇和感官的迷醉”,他的创作,无论是主题还是风格都具有独特的魅力。他善于借助蓝天、阳光、大海、水、风等自然要素,“像作诗那样”写作,这使他的作品既充满诗意,富有梦幻色彩,又具有“完美的现实性”。勒克莱齐奥在接受《新观察家》杂志访谈时说:“我的作品永远是把我生活中的片段搬上舞台,因为我没有任何的想象力。”对他来说,“思想完全是客观的,现实催生思想,而不是思想表达现实世界中被想象的东西”,他认为作家的作用不是有意识地在他所描写的世界里提出某种道德观念,但作家的创作本身,作为一种行动,却“担负着某种道德价值”。他的创作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试图去揭示人在现实中“难以看清或难以意识到的东西”,进而使人思考。对他来说“词语是对现实的逼近”而不能直接表现现实,因而,他注重语言的寓意,追求用诗意的语言呈现现实,擅长在表现人的心灵感受的过程中糅合进大量的自然元素,形成了富有诗意的自然意象,从象征的角度阐释人物的行为及心理。在他的笔下,符号无处不在。这些符号和语言一样,不是事实性的,而是思想性的,指称性的,是由感觉到思想的升华,是对世界意义的解释,具有普遍性。作者通过艺术创造使人类情感符号化,这是一个对生命和感觉的个性化的领悟过程,是一种“运用符号的方式把情感转化为诉诸人的知觉的东西”。读者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构建出一个“潜在的现实世界”。因为艺术家是自然形式的发现者,符号论美学把艺术视作一种符号的建构和展现的活动与过程,一种对客观世界的情感凝结与互动。

从符号与世界的关系看,符号既是显示世界(实在)的意义的媒介,又是对世界(实在)的一种能动的“再解释”和新的发现。艺术的目的是创造某种情感的符号,即作品的情感,一种生命的形式或生命的存在方式,能够使我们看见平凡事物的真面目。艺术家是创造理想符号和美学符号的大师,他们运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心灵,驰骋想象,使艺术的符号成为一种感性的具体符号,虽然不是推演的符号,却充满了概念的魅力,所谓情、景、理合一。小说《沙漠》中的“沙漠”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符号。它是小说的核心符号,与“天”、“路”、“风”、“水”、“家”等核心要素构成“沙漠”符号的意象场。作者通过两条叙述主线将它们整合为一个整体,并赋予它们一种审美的意义,使它们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即“天”一“路”[‘‘风”、“水”]一“家”。这里,“天”是人们的希望和航标,“路”是他们寻找幸福家园(“家”)的途径和过程,而“风”、“水”是他们在寻找途中所经受的磨难与安慰,家是他们的归宿。它们与沙漠构成一个完整的多元符号体系,通过对这个符号及其要素的解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洞彻作品的文化内涵,感受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体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特殊的存在符号——“天”

符号素“天”,在小说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构成小说人物不畏艰难,坚守信仰,守望希望的标记。当沙漠人遭遇挫折、痛苦和不幸的时候,是天给了他们希望、安慰和勇气。

蓝面人游牧部族在其首领的带领下从南方向北迁徙,途中遭到基督教士兵的血腥屠戮,成了“藏匿和逃亡的人们”,他们忍饥挨饿,历尽艰辛。在沙漠途中,疲倦、干渴和饥饿折磨着他们,“基督教士兵冲击商队,抢走奴隶”,“包围营地,杀死反抗的人们”。在灼热的太阳下,在敌人的枪弹下,在高烧的折磨下,无数人被夺走了生命。我们仿佛看到,一群皮肤黝黑,精疲力竭,衣衫褴褛的男女在茫茫沙漠中艰难跋涉的悲壮画面。但是,蓝面人“是在沙石、风暴、光明和黑夜里生长的男女”,“四肢经受了大自然苦难的磨炼”。他们没有停下脚步,没有因此而悲观,失去希望,因为在高原的天空下,仍然有星星在闪烁!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鞭策着人们永不停息地翻越千山万壑,“一直走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拉拉十分喜爱仰望天空。无论是生活在居民区还是马赛,无论快乐还是忧伤,她都喜欢“久久地望着天空”,只有这时,她才感到宁静和幸福。她喜欢一朵细长的白云飘过天空最蓝的地方,喜欢小十字架在蔚蓝的天空中无声地飘荡。虽然沙漠上常常烈日刺炙,灼烫着人们的皮肤、眼睛,烤裂人们的双唇,但沙漠辽阔的天空依然使她向往,令她陶醉。到马赛后,拉拉目睹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贫困生活,目睹了社会的阴暗和残酷的现实,感到寂寞、空虚和恐惧,“仿佛被驱逐出了家园”,对故乡的回忆成了她的精神支柱。因为太阳就是她的希望,“总有一天,黑夜中将出太阳”。无论拉拉还是她的祖先都对天充满了敬畏,因为天代表着希望和信仰的力量。

三、艰难的生存符号——“路”

小说中,“路”是一个内涵丰富,充满艰难和勇气的符号。它寓意着追寻的艰辛和回归的快乐,代表着沙漠人寻找家园,追求自由生活的过程和经历。

小说中的人物始终在迁徙中,在奔走的途中,在追寻的路上,他们始终在寻找着幸福之路,寻找着自己的归宿。蓝面人被迫在茫茫的大沙漠上不停地走,“他们自诞生的第一个黎明起就开始跋涉,从来没有停过”。他们并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的家,只是期待着到北方能找到“有水有地”的地方,所以他们“要到北方去”,尽管“谁也不知道正走向何方”,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沿着星星指引的方向到更远的地方去”。他们迁徙在茫茫的沙漠之国,没有尽头,犹如在大海上航行,“无人知道归期”。蓝面人遭遇殖民军队的围堵后,处境更加艰难,因为他们与法国殖民军队进行的是一场“双方实力不相等的”的孤立斗争。但是蓝面人并没有退缩,他们为了荣誉和尊严而战,为了幸福而战。他们守卫的这块土地“是他们的自由的空间,是真主的恩赐”,对真主的信仰使他们永不言弃。于是,在崇山峻岭中有一条狭窄的出口:“那是一条路!到北方去的路!”蓝面人带着破烂的行装,日夜兼程,寻找那“和平、富强、外国军队永远不能入侵的乐土”。在与殖民军队进行了殊死斗争之后,终因力量悬殊,蓝面人以惨烈的失败告终。但是“自由没有终极”,它激励着蓝面人继续前行。最后幸存的蓝面人踏上了回归之路,重返家乡。在此,勒克莱齐奥带给我们的不是悲观和绝望,而是“绝望中不灭的希望”。

拉拉在沙漠中出生长大,对地中海对岸的法国大都市马赛充满了幻想。为了逃婚拉拉从非洲大沙漠来到了法国,但与想象中的完全相反,她看到的马赛到处充满着饥饿、寒冷和贫穷,到处是贫民窟,乞丐、醉鬼和流浪汉,整个城市“笼罩着一种空虚和寂寥的气氛”。她目睹了现代文明滋生出的种种虚伪和丑恶,觉得在这里“所有一切生灵都无法生存”。她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渴望,那是“对温暖的渴望,对阳光、歌声和一切的渴望”,是对故乡的渴望。当她与小乞丐拉第茨手挽手走在大街上时,她想起了大海彼岸的国土,仿佛正沿着“大街返回故乡”,往太阳的方向走去。晚上,当她闭上双眼,城市里的一起都消失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每每想到沙漠,拉拉便感到“阳光透进来她的躯体,慢慢地充满了她全身,驱走了心底所有的阴暗和忧伤”。最终,拉拉决定抛弃城市的一切,踏上了回归之路。其实,回乡的路一直在拉拉的心里,从没有忘记过,因为在离家之前,“她看清了眼前的标志,看清了消失的足迹”。历尽艰辛之后,拉拉终于回到了家乡,在故乡的土地上,靠着一棵无花果树生下了女儿。这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更是一种传统的延续,是古老文明的延续,其意义“远远超出”出生本身,正如有评论家指出的那样,“这个新生命的诞生,意味着生命的传承和不朽的沙漠的重生”。

四、渴望的和谐符号——“水”

勒克莱齐奥出生在法国南部的海滨城市尼斯,童年时期是伴随大海度过的。在他的眼中,“水”不仅有灵性,更有灵魂。“水”是生命之源,这一点在沙漠中表现得更加清晰。有水,绿洲,就有生机;没有水,等待人们的就只有饥渴和死亡。在沙漠里,水是生命的象征,承载着沙漠人的梦想和希望。

迁徙、逃离与回归是勒克莱齐奥小说的人物特征。在《沙漠》中,无论是蓝面人,还是他们的后代拉拉,都是先远走他乡,后又回归故里,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北非撒哈拉沙漠是蓝面人部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虽处于弱势,却坚守着自己的文明,他们信奉伊斯兰教,恪守《古兰经》教义,追求自由,崇拜祖先,一代代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对于他们来说,北方是个神秘和令人向往的地方,人们相信那里富足而安康,“在那里有地有水”等着他们,于是,他们决定向北迁徙。牧民们对北方充满了期待,得知要去北方的消息时,都非常兴奋,“努尔父亲的双眼中闪烁着一种狂喜的光芒”。但当他们历经磨难,来到梦想中的圣城时,却遭到了法国殖民军队的屠杀,成了无家可归的人。“蓝面人已经消失,仿佛被大地吞噬了”,“家,已经消失在满是尘埃的大地上”,因为法国殖民军队,北部的欧洲人,他们“需要整个大地,他们不吞噬掉整个世界,决不会罢休”。面对“文明人”的贪婪和残暴,他们终于明白他们踏上的原来是条死亡之路。于是,“最后幸存的蓝面人又踏上了南下的小道”,走向自己的家园,走向南部故国。

拉拉想象中的法国是块乐土,她憧憬着到欧洲那些富足而神奇的大城市去看看。但她来到巴黎后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宫殿和教堂的钟楼,目睹的却是饥饿和贫穷。她住在贫民窟,看到的是衣衫褴褛的穷人,蓬头垢面的孤儿和追名逐利的富人。梦想破灭之后,她真正意识到北方不欢迎像她这样“来自沙漠的人”,在经历了“奴隶的生活”之后,拉拉决定放弃一切,重返故乡,回到养育她的大沙漠。她甚至觉得“仿佛她没有离开过故乡,只是昏睡了一两个小时”。

拉拉和她的祖先蓝面人都经历了从向往到失望,从迷茫到回归的过程。他们从沙漠到城市再到沙漠的过程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回归之路。因为对他们来说,“真正的天地,是这沙石,这天空,这日光,是这寂寞与痛苦,而不是由金属和水泥组成的,充满着喷泉和人声的喧嚣的城市”。从生命降临大地的第一刻起,他们便完全属于这无边无际的沙漠。那里虽然贫瘠荒凉,但却“是地球上唯一幸存的自由的土地”。沙漠才是他们的家,这里才有他们的根,才有他们自由、简单而平静的生活。他们是沙漠的儿女,生于沙漠,死于沙漠,早已与沙漠融为了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融相通,相互包容,正是作家要彰显的北非沙漠文明的要义和精髓。在作家笔下沙漠不仅仅是一片土地,一道风景,而是人类自由生活,与自然相依相融的象征。

七、结语

勒克莱齐奥通过沙漠符号,用诗一般的语言呈现了一个断裂而又连续的故事,揭示了两个世界、两种文明的对立和冲突:沙漠在勒克莱齐奥的笔下始终是一个隐含的、蕴涵的符号体系,也始终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嵌合与缠绕,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蕴涵与表现,包含与展现,这就是《沙漠》中建构的符号的魅力。当然,沙漠的中心是“人”,这个符号的制造者和充实者也是“人”。北非人们的人生轨迹和生活点滴,他们的求生、艰难和被遗忘是这个符号的所指,而沙漠整个形象是这个符号的能指。作家通过这个符号,对沙漠做了精确而充满感情的定义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对“异域文明的赞美”以及对弱势群体的悲悯和同情,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曾经被指为荒漠的生活场地,重新认识了文化冲突造成的人类苦难与隔膜,重新认识了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共存和相互尊重的迫切。这也许就是作家想通过这个符号传达给世人的思考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