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代河西走廊农作物种植技术考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代河西走廊农作物种植技术考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XZS028);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XJC770002);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和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潘春辉(1977-),女,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西北史地与农业史研究。

摘要: 农作物种植技术是历史农业技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清代河西走廊地区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区自然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重视土地的休耕、施肥、排碱、浇水的时机以及浇泡冬水、秋水等。由于受社会经济衰微、耕作技术守旧、农民生活贫困等因素的影响,清代河西走廊农作物种植技术尚属粗放,并直接影响到该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清代;河西走廊;农作物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4-0167-06

农作物种植技术是指某一区域土地利用、农田水利、耕作制度、作物栽培、土壤肥料等等的技术表现形式,在农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时期农作物种植技术是历史农业技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西部地区而言,目前学界对历史农业技术地理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的探讨[1,2],具体从某一较小区域出发讨论历史时期农业技术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个案研究还不多见。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降水稀少,土壤含沙量大、盐碱化程度高、肥力低,“河西五郡设在穷荒之际,天寒地冷遇夏而有霜,未秋而有雪,逢灾而有雹,不产丝棉不产五谷,艰苦莫甚,大非腹里可比”[3]170,其农业种植的自然条件差,地域特色明显。学界目前缺乏对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农作物种植技术的系统研究。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的农作物种植技术经历了波折缓慢的发展。据汉简的记载,两汉时河西地区铁质农具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播种工具亦是当时较为先进的耧车,并根据耕作环境推行了“能风与旱”的“代田法”[4]。农作物品种亦较为丰富,主要有:胡麻、梁米、黄谷、土麦、白米、麦、黍米、黄米、白粟、胡豆、秫、糜、荠、茭、秣、谷、菽、麦、米等20多种[5]8。至魏晋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河西地区的农业耕作技术开始落后,多数处在“不晓作耧犁、用水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6]卷一六《任苏杜郑仓传》的状态。隋唐时期,河西农业经济繁荣,农业耕作技术得到发展。据敦煌莫高窟壁画可知,该区使用的耕犁已由魏晋时的长辕长床犁,发展成为了长辕无床犁,双手按犁柄进行耕作。并且此时期河西粟、麦亩产量比西汉、前凉都有较大增长[7]。唐末安史之乱后,河西地区陷入吐蕃王朝统治,农业经济衰退,农业耕作技术徘徊不前。至西夏时期,河西地区的土地耕作方法已为“二牛抬杠”法,但与当时内地流行的曲辕犁相比显然落后。元代该区农业耕作技术多沿袭前代。明王朝统治时期,河西地区仍然是封闭的小农经济王国,农业耕作技术前进的步履十分艰难。时至清代,由于获得了安定的发展环境,河西地区农业经济重新开始复苏。

一、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河西走廊地区因地势高燥,气候寒冷,水田极少,有清一代对于该区土地的利用尚不充分,农作物的种植习惯上一年仅种一季,“山田川田仅一熟,水田岁有再熟”[8]568,“种广而易荒,一岁不两获,十岁不五收。”[9]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轮作[10]38。清代河西地区的耕作方式多是指土地的休耕与换茬。即今春为小麦,秋收后泡水耕耙,“每岁白露前后泡来年麦地”[11],来春种粟(或黍),再来春种亚麻(或大麻),习惯上无冬作,无论何种作物一年只一作,此为换茬;如某地因种植年数稍多,地力渐减,或因耕作不便,往往令其休闲,而另垦其他荒地,此为休耕。

清代河西地区由于土地肥力低,因此土地的休耕与换茬较为普遍,“岁惟一获,且多间年歇种者”[2]63。如永昌县每年冬季要对“间年歇地”浇泡冬水,以便于来年耕作[11]。武威县,因边壤沙碛过半、土脉肤浅,“往往间年轮种。”[2]32安西县“亦有开种地亩二三年后,地力薄势需停耕者,仅可听民另觅可垦之地补种,非官法所能督”[12]375。古浪县亦多休耕垦种,“古邑山田间岁而耕,周礼所谓一易再易也”[13]463。即垦种一年后休耕一年,来年再行垦种。清代镇番县将此种歇地垦种方法称之为“歇沙”:“耕东息西,俗谓之“歇沙”,广有土地,始可为之”[14]卷八,高宗乾隆元年丙辰,293。

《镇番遗事历鉴》记载乾隆年间镇番县的歇沙与换茬方式:

今农民为养地力,其法有二:一即歇沙,一为换茬种植。歇沙需深翻,或歇一年,或歇二年,夏种时,大水冬灌,冻泡如酥,遂成沃田。换茬最易,甲年种麦,乙年种糜,亦见奇效。若地力过疲,易之苜蓿,阅二三年,遽成上上之地,盖亦农家经验也[14]卷八,高宗乾隆元年丙辰,293。

镇番县的耕作方式包括歇沙与换茬两种,歇沙时需将地土深翻后休耕,歇沙时间长短不一,一二年不等。换茬相较歇沙为易,只需每年交替种植不同的作物即可。若土地肥力丧失过快,则可改种苜蓿,二三年后地力即可恢复。故清代河西走廊一带在农事耕作中多注意采用歇沙、换茬等方式提高土地的肥力,但受制于农业种植的自然条件,该区的轮作制度并不典型,自身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二、垦种

垦种的方式方法及流程是种植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本地的自然种植条件,清代河西走廊地区形成了一套自有的垦种方式。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又兼碱性较重,普通杂草及灌木生长也受限制,土层中杂草及树根蔓延很少,故其开垦方法亦较简单,主要包括渠道修治、泡水排碱、耕耙、掘草、撒种等。因河西“终岁雨泽颇少”[12]375,所有水田皆恃祁连山雪水灌溉,水源紧张,所以在耕种中田埂之修治及渠道的开凿是必不可少的,即所谓“浇水灌浆,挑挖界沟,迭起坝墙。镶平坪口,栽植闸桩”[14]372-373。同时,由于土性燥烈,“若当春遇雨,气上蒸,土皮凝结,需重笆犁”[12]375。故需先行泡水,如表面生有杂草,冬季即将杂草掘起,堆而焚烧,等来年春天再行泡水。一般而言,垦种时先开水渠,并略作田埂,即行泡水,耕后即撒播荞麦、豌豆,往往不掘杂草即泡水,继而耕耙,再泡水。来春耕耙,即行播种[10]39。河西开荒动力普通多为牛、骡、驴等畜力,即所谓“养马当差,种地上粮”;“骡马单挑,牛驴一双;一牛不支,连套一双。犍牛力大,乳牛乖双;脬牛难使,犏牛毛长”[14]372-373,用畜力曳犁前行,翻土后即耙平,工作粗放。

因河西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境尽刚土,田家作苦倍他处,耕必壮牛曳大铧,有触铧立折”[8]611。故清代该区亦较重视浇水的时机与区分土地的碱性高低。乾隆《甘州府志》中对此作了详细说明。首先,由于一田之内土壤盐碱度含量不同,所以同时播种者,往往会形成两种局面,即有的生长正常,而有的作物则无法正常生长。“故同时播种而其间有发不发之分,发者高大穗实,收获倍于他处,不发者毁腐成灰”。其次,在耕作中,除了一般的叠埂、犁田、锄草外,河西垦种的关键之处还在于浇水法。浇水法主要在于验苗察土,苗、土秉性各不相同,要按照其性质确定浇水时间的迟早及浇水的多少。稍不经意,则会导致黍禾受伤,秀而不实。所以开垦新地时皆先要泡水,将碱气排出,在地土将干之时,摆篱播种,亦可用手撒种。待苗长出四五寸,地土已完全干燥时,方开始浇水,名曰头水。由此渐次浇灌,到收获时统共浇水不过五六次。而至浇秋水、冬水时尤其不可耽误,“盖碱气性熟、雪水性寒,经此可以消降。8月至9月中,名浇秋水。9月半后至10月初旬,名浇冬水。水入地冻,春和融化,即可耕种。过此,水凝冰厚,人力难施矣”[15]1 518。所以河西作物种植与土壤的碱气轻重、浇水的时机等关系紧密。

清代镇番县土地的垦种方法,史载:

春天和暖,农事方芒;指点伙计,补修车辆。摆放粪土,浇水灌浆;挑挖界沟,迭起坝墙。镶平坪口,栽植闸桩;起夫送柴,交纳钱粮。人夫五名,沙车三辆;茨柴十个,芨芨带上。渠长经理,会首算帐;水进坪口,水首酌量。春冬二水,浇灌得方;轮流昼夜,派时点香…籽种齐备,收拾铧张;应用农具,预备停当。莠麦择尽,扬种勿忙;看地肥瘠,分类播扬;青科大麦,糜谷豆粮;高粱冬麦,菽稷稻粱。伙伙扁豆,先收上场;葫麻豌豆,一齐种上。麻籽乔麦,各色各样…泡种撒粪,切莫怠荒;深犁细盖,务要精详。直耱横耙,打碾绵穰。苗未一尺,白草翻畅;蓐尽野草,锄去莠秧;谷莠稗子,扎根扯秧。草不害苗,庄禾兴旺。窜节拽项,出穗露芒;吐花结籽,穷人有望。[14] 372-373

从上引资料我们不难看出,清代镇番县之农作方式大致为:春天和暖时节开始耕作,首先修理水渠、整治田埂与均分水利。其次即对地土浇水灌浆,播种之前先将地中之莠麦择尽,并且要区分地土的肥瘠泡水播种,其播种方法为扬种。扬种后要泡种、撒粪,耕土时要深犁细盖,并用直耱横耙,将土打散。待苗长出不久即要注意拔去野草、锄去莠秧与谷莠稗子等。这样苗秧出穗露芒,吐花结籽,丰收有望。整个农耕过程较为简单,没有中耕、培土等程序,工作粗放。镇番县的垦种方式可以反映清代河西走廊垦耕的大致过程。

三、农时

依照农时进行垦种是保证收成的先决条件。清代河西地区因气候、土壤等条件雷同,其农作物耕作与栽收时间等多大同小异。“次年惊蛰后,土面稍松,犁锄可施。春分前后,播夏禾种,立夏前后播秋禾种。时届立秋收割夏禾,一逢霜降即割秋禾,迟则苗穗经霜,望脆籽落”[15] 1 518。由播种起至收获止,除少数受极端气候影响者外(例如荞麦、棉花等),其余各种作物大都略同。大体而言播种期由3月初旬起,陆续播种,麦类最先(3月),麻类、马铃薯、豆菽类次之(4月),粟黍又次之(5月),荞麦最迟(6月有时亦可提早)[10]39。至收获期大概由农历6月中旬起,先为麦类收获,以次亚麻、豆类、水稻(8月)、马铃薯(9月),“以后即野无青色,闭门坐食矣”[10]40。

当然各地在播种及收获时间上亦因地理位置各异而有所不同。如酒泉与东乐两地农作物种植及收割时间就存在差别。酒泉:小麦春分种至大暑收,大麦春分种至小暑收,稻立夏种至寒露后收,糜子芒种种至秋分收,高粱糜子芒种种至秋分收,麻子春分种至秋分收,包谷立夏种至立秋收,青稞惊蛰种至小满收,豌豆芒种种至处暑收,胡麻小满种至秋分收,谷子谷雨种至寒露收,蚕豆扁豆黄豆绿豆清明种至立秋收[16]。东乐:小麦清明前后播种七八月熟,大麦小满前后种白露后熟,豌豆清明前后播种七八月熟,青稞小满前后种白露后熟,粱5月前后种秋分以后熟,黍小满前后种秋分以后熟,大麦与小麦同,山药立夏种白露熟[17]。酒泉小麦、大麦、青稞等作物种植时间与收获时间都较东乐早,高粱、棉花的收获时间略同。再如临泽县惊蛰后种麦[18]49,永昌县则要到清明前后才种麦豆[19]389。又如鼎新节气较酒泉、金塔相差半月[20]681。即使是同一地县也会因为气候的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及品种也有不同。如肃州,边山地寒较临城稍迟1月,临城宜种小麦豌豆、扁豆大豆,红水宜糜谷、小麦、胡麻、豌豆、棉花,边山一带石厚土薄近于雪山,只宜青稞、连皮、小麦、荞麦等[21]535。

清代河西民众在垦种中基本能够做到“不违农时”,然而由于农耕环境较差,“多烈风时扬,而少雨露,每遇劲风而禾苗咸被其萎颓,更兼山水无常,灌溉难保。”故该区农业生产“十年之中丰稔者少,凶歉者多”[22]。受制于自然环境,该区的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即使“力耕自食刻无宁咎,终岁勤劳”[23]亦仅能自给。

四、农具

农具的品种、质地及用途等是体现一地农作物种植技术高低的重要标识。关于清代河西地区的农具问题,(乾隆)《五凉全志》曾记载河西地区无耕耘之具,即“布种稠密禾深,以手去莠,无耕耘之具”[24]255,而事实上清代河西地区凡举必要的简单农具皆具备。

有关清代河西农具方面的史料极少,在《重修肃州新志》中官府赏赐瓜州安插吐鲁番回人农资的事宜中,曾涉及到一些农具方面的内容。现引录于下:

扎萨克公额敏和卓给耕牛四只、骡四头、乳牛四只、羊八十只、大锅二口、刨锄、木犁、铁铧、箩、筛、簸箕、镰刀各二件、水桶一个、柳斗一个、旱磨一盘、石磙一条、木滚一条、绳四根。十三口、十一口、十口回民,每户给……铁锅、刨锄、木犁、铁铧、箩、筛、簸箕、镰刀、水桶、绳索各一件。九口、八口、七口回民,每户给……铁锅、木犁、铁铧、箩、筛、簸箕、镰刀、水桶、绳索各一件。六口、五口、四口回民,每户给……铁锅、刨锄、木犁、铁铧、箩、筛、簸箕、镰刀、水桶、绳索各一件。三口、二口回民,每户给……铁锅、刨锄、木犁、铁铧、箩、筛、簸箕、镰刀、水桶、绳索各一件。除扎萨克公额敏和卓外,头目、回民每四十口,给旱磨一盘外,共给水磨六盘,共籽种五千石,每十石给碾磙一条[25]458。

从上文可推知,清代河西走廊农具应大致包括刨锄、木犁、铁铧、箩、筛、簸箕、镰刀、水桶、柳斗、旱磨、石磙、木磙、绳索等物,总体来看较为简单。此外,农家谚中亦述及嘉庆年间镇番县之农具:

指点伙计,补修车辆……籽种齐备,收拾铧张;应用农具,预备停当……深犁细盖,务要精详。直耱横耙,打碾绵穰……锕奔铲子,镢头铣张。蓐尽野草,锄去莠秧……磨快镰刀,拔割正忙;收完在地,晒干无妨。犁茬抄地,不可相忘;提防阴雨,捆腰上场。摞成田垛,盗贼勤防。摊满场院,磙子套上;骡马单挑,牛驴一双。木铣杈把,档搁短长;扫帚推板,连架棍棒。攒成印堆,等风净扬。稳草入圈,糜麦装仓[14]372-373。

从上引资料我们可知清代镇番县之农具包括:车辆、铧张、犁、耱、耙、锕奔、铲子、镢头、铣张、锄头、镰刀、磙子、木铣、杈把、档搁、扫帚、推板、连架、棍棒等。其中铧张、犁主要用来犁地,耱、耙主要用以打散土块,锕奔、铲子、镢头、铣张主要用来挖土,锄头多用以锄草、刨地,镰刀用以收割,磙子用来碾场脱粒,木铣、杈把用来扬场,档搁、扫帚、推板用来将脱粒之粮食堆积起来等。

从民国时期的一些资料记载看,河西一带农具简单。此区通用之主要农具约10余种,质料方面多采用木材,价格多少不一。兹将河西地区武威、张掖、酒泉、玉门4县常用之主要农具见表1。

表1对民国时期河西地区农具进行了统计,与赏赐给瓜州安插吐鲁番回人的农具及镇番农家谚所记农具相比,种类略同,其用途亦大致一样。在此我们基本可知清代河西农具的一般概况,即农具种类大致包括刨锄、木犁、铁铧、箩、筛、簸箕、镰刀、水桶、柳斗、旱磨、石磙、木磙、绳索、车辆、耱、耙、锕奔、铲子、镢头、铁锨、木铣、杈把、档搁、扫帚、推板、连架、棍棒等,各地因习惯应略有不同,其用途亦与上表大致相仿,且基本为木、铁制农具。不难看出,适应于该区的粗放农业,清代河西地区的农具较为简单。

五、用肥

农业种植技术的高低往往与是否重视施肥、合理施肥以及施肥的数量、品种等密切相关。由于“地土硗薄”,清代河西各县较为重视土地施肥,农人亦多有施肥的意识,即所谓“耕深粪足,虽硗亦肥”[11]。清代河西一带农业所用肥料一般为人粪尿、厩肥及堆肥,此外尚有油饼(俗称油渣或麻渣)及草木灰等植矿物质之肥料。牲畜较多之处草木盛茂,农田所施之肥大部为厩肥及灰肥,如山丹县畜牧业较为发达,肥料主要有牛马羊之粪,及荒地所生之苦豆二种[26]。而对于既无畜牧又无植被的地方,肥料则主要为人畜鸟粪,如镇番,“全县农业耕耘收获均系人工工作,肥料以人畜鸟粪为主”[27]。此外距城市较近者,畜牧既不适宜,肥料来源每感缺乏,故往往出资购买城市之人粪尿或油饼[28]胶片号26428。根据清代河西各地方志记载,草木灰等植物肥主要包括蒿、[22]苦蒿[29]76、荒地所生之苦豆[26]、骆驼刺[18]55等。油渣或麻渣制成的油饼主要由胡麻[20]684和棉子压油[30]189而剩的油粕制成。

河西农业所用肥料普通施用于田地者俱为土粪,其配合成份为人粪尿、草木灰、杂草及厩肥。其制造方法,则于厕内或厩旁先铺黄草杂草各一层,俟便溺殆满,再敷黄土及草,或填以草木灰,如此反复,直至厕不能容时,即运至田中或门外堆积。关于每亩之施用量,因土地肥瘠及农业习惯而各有不同[10]45。其施用方法主要用于为小麦或大麦的基肥,无需发酵直接以小粪块行条施法,也可以用为西瓜、黄瓜、番瓜及茄、辣椒、芹菜等菜蔬的补肥上,行团施法或行稀湿之液,施法要视农作物播种及栽培形式而异[28]胶片号26428。

上述各种肥料,清代河西农家基本都能自给[31],但是由于人粪尿来源受到限制,不能任意增加,故只有利用厩肥及堆肥最为相宜。惟厩肥为家畜之粪尿及蓐草腐烂而成,在内地各省每因气候之湿热,易于腐烂,而在河西一带因气候寒冷干燥之故,不易腐烂,在畜牧欠发达之地厩肥数量有限。至于堆肥,系以一切废弃无用之物,堆积而成,惟河西人民生活简单,废弃物之数量亦不及内地之多[28]胶片号26430。故清代河西个别县区肥料不足,如永昌县,“尤资粪,以取诸城中者为上,近郊三四十里争拽”[9]。

总体而言,清代河西民众重视施肥,该区肥料品种往往就地取材,其施用数量与种类受到各地植被、牧业发展程度等的影响。品种较为单一,肥料数量亦并不充足,同时缺乏追肥等流程。相较于农业发达地区,在用肥上清代河西地区显得落后。

六、余论

以上我们分别从耕作制度、垦种方法、农时、农具以及用肥等方面对清代河西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技术进行了探讨。可知,清代河西走廊一带农作物栽培受该区自然环境等影响大,形成了一套适于该区农耕环境的种植方法。如由于土地肥力有限,在耕作中较为重视土地的休耕及施肥。同时因河西“赤卤之地,土性燥烈”[12]375,土壤碱性高、硬度大,重视对土地进行排碱泡水;并且该区降水稀少,在农业垦种过程中亦讲究浇水的时机、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浇泡冬水秋水等。

然而,总体上看该区土地垦殖方法粗放,管理亦较为简单。土地泡水排碱、翻土后即耙平,作物撒扬栽种后,除灌水及间有除草外,亦没有追肥、中耕、行株距离、培土、除虫等。究其原因概有三:其一,概为社会经济衰微所致,“河西一带农业技术落后,农具简单,其原因盖由于此区之轻重工业均不发达”[10]43,“因砍森林缺乏,加以垦殖无方,工作方法不知改善,致使土地利用失调,又因施肥不足,年年继续消耗地力,乃使农村经济衰微,更无余力以改良土地”[32]289。其二,农民因生活贫困而无力改进农作技术,“往往中户以下农事一毕,食种两缺,虽丰岁犹不免”[8]611,“大约地瘠而难熟…是以农常患贫”[9]。农民贫苦,衣食尚且不足,遑论技术改良!其三,耕作技术守旧及民众意识落后亦造成该区农垦技术低下,“甘肃农村状况泥于守旧而不知变通,官吏亦听其自然”[33]166。基于上述原因,清代河西地区农耕技术无法得到改善。

由于农业种植技术的粗放,清代河西地区作物产量不高。据李并成统计清代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大致合今亩今量在百斤上下,一般不超过130斤[34]20。以棉花为例,清代河西棉花产于毛目、抚彝、镇番、高台、敦煌各县,若遇丰年平均每亩可获200斤,每4斤可得1斤净花[8]568,通常年份则产量倍减。作物中小麦、糜谷产额最多,荞麦次之,豌豆、大豆较小豆、蚕豆、绿豆为多,稷、黍、玉蜀黍、高粱,仅抵麦豆2/10[35]205。

农业种植技术的低下,加之自然条件的限制,清代河西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对此《古浪县志》记到:

古浪农事既患惰而又患拙,惰则人有余力,拙则地有余利……乃不知土化之法,未能养土膏、辨谷种、储肥料、留水泽、引阳光而又无新法利器,不能取水杀虫,茶丝棉麻诸物皆仰给予他所,故大靖一带粮食且籴自别处,至各山坡旱地土性寒瘠,又不得蒸土引阳之法,谷更逊于平原,而又不知栽种树秧,西人谓一亩地种植最优之利可养三人,若古邑三亩所产难养一人[36]216。

可知古浪农事无养肥力、辨谷种、储肥料、留水泽、引阳光、杀害虫等耕作技术,亦不明栽种树秧之利,农事“既患惰而又患拙”,作物产量低。古浪农作物种植技术可以反映清代河西地区农耕的大致状态。故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民众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下,清代河西走廊农作物种植技术较低,缺乏相对复杂的机械技术[37]265,尚属粗放经营,并影响到该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姚兆余.清代西北地区农业开发与农牧业经济结构的变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5-82.

[3]清・张美,曾钧.武威县志:五凉全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乙编: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何双全.居延新简释粹[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6]晋・陈寿.三国志: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李并成.唐代前期河西走廊的农业开发[J].中国农史,1991(1):16-18.

[8]民国・刘郁芬.甘肃通志稿:中国西北文献丛书[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9]清・李登瀛.永昌县志:卷三《风俗志・四民》[M].兰州:甘肃省图书馆藏.

[10]民国・甘肃河西荒地区域调查报告(酒泉、张掖、武威).农林部垦务总局调查报告[M].南京:农林部垦务总局,1942.

[11]清・南济汉.永昌县志:卷三《水利志》[M].兰州:甘肃省图书馆藏.

[12]清・常钧.敦煌随笔//边疆丛书甲集之五[C].禹贡学会据传抄本印,1937.

[13]清・张美,曾钧.古浪县志:五凉全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14]民国・谢树森,谢广恩.镇番遗事历鉴:卷九,仁宗嘉庆十七年壬申[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公司,2000.

[15]清・钟庚起.甘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国朝开垦屯田记[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16]民国・酒泉县植物调查表:酒泉县各项调查表[M].兰州:甘肃省图书馆藏.

[17]民国・东乐县植物调查表:东乐县各项调查表[M].兰州:甘肃省图书馆藏.

[18]民国・创修临泽县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19]清・张美,曾钧.永昌县志:五凉全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20]民国・张应麒,蔡廷孝.鼎新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21]清・吴人寿,张鸿汀.肃州新志稿:陇右方志录补(肃州新志稿抄本)[M].兰州:甘肃省博物馆藏.

[22]民国・赵仁卿.金塔县志:卷二《农》[M].金塔:金塔县人民委员会翻印,1957.

[23]民国・周树清,卢殿元.续修镇番县志:卷一《地理考》[M].兰州:甘肃省图书馆藏.

[24]清・张美,曾钧.镇番县志:五凉全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25]清・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M].酒泉:甘肃酒泉县博物馆翻印,1984.

[26]民国・甘肃省山丹县社会调查纲要:甘肃省二十七县社会调查纲要[M].兰州:甘肃省图书馆藏.

[27]民国・甘肃省民勤县社会调查纲要:甘肃省二十七县社会调查纲要[M].兰州:甘肃省图书馆藏.

[28]民国・李廓清.甘肃河西农村经济之研究[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

[29]民国・吕钟.重修敦煌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30]民国・徐家瑞.新纂高台县志:张志纯等校点.高台县志辑校[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31]民国・甘肃省安西县社会调查纲要//甘肃省二十七县社会调查纲要[M].兰州:甘肃省图书馆藏.

[32]民国・朱元明.甘肃省乡土志稿[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33]民国・慕寿祺.甘宁青史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二五《总督陶模饬各县发展农业》[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34]李并成.河西地区历史上粮食亩产量的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16-21.

[35]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6]民国・马步青,唐云海.重修古浪县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37]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