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立足资源稀缺角度 建立土地价格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足资源稀缺角度 建立土地价格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时兼具资源与资产双重性质,其价格机制的研究与完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资源价格机制是指通过不同水平的资源价格调节人类分配资源、利用与消费资源的行为方式。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树立,运用资源价格机制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满足个体自身的偏好,同时也满足人类整体的永续生存、代际公平与发展的需求。从这一角度分析,在培育要素市场、资源市场的进程中,虽然价格机制作为市场机制的核心,在生产、消费、分配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复杂的现代经济走上秩序与效率的轨道,却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市场失灵,如公共物品的供应不足的忽视,这在土地等稀缺资源的配置中体现尤为明显。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提供了佐证,从而也引起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两者关系的讨论。以往我们讨论资源价格机制时,往往着眼于价格的形成机制,而忽略了其本身的广义内涵。资源价格机制应当不仅包括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运行机制,而且包括价格调控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即价格是如何确定、定价主体是谁等问题。价格运行机制则是价格、供求、竞争三要素在市场上相互作用,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规律;价格调控机制包括政府对价格的调控、社会对价格的监督和各类价格信息服务等内容。因此,调控和监督是广义价格机制中的组成部分,对于土地等具有高度稀缺性和生存必需性的资源的价格机制来说,更是如此。

目前国有土地市场上,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尤其是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得到大力推行。然而,这是否就体现了“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的全部内涵呢?笔者认为,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并非“一拍了之”。公开竞争的市场、供需均衡的价格固然是实现效率的途径,但对于人类依存的特殊稀缺资源来说,仅仅追求效率,或说仅有满足独立个体的效率是不够的。确定稀缺资源的价格,除了考虑市场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外,还要考虑社会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否则,即使资源对于个体来说得到了高效配置和利用,也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土地拍卖价高者得的原则能够实现市场的效率、个体的效率,但还需要其他的配套措施来修正和调控个体效益与社会总体效益问的差异。作为稀缺资源,地价具有长期趋升的特点,但作为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特殊资源,土地的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越高越科学,这就需要有科学的价格体系、价格内涵以及价格调控、监督和反馈机制发挥作用。

首先要开展系统化研究,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理性的地价形成机制。研究土地问题不能仅限于土地自身,需要引入“跳出土地看土地”的系统化思考,全面分析土地市场在整个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及相关经济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重视定量化研究,我国的土地市场起步晚,加之长时期内不规范现象较多,积累的数据往往难以同口径、序列化,从而为定量化研究带来困难。近年来,随着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等一系列制度的建设与运行,数据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应该能够为开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是理清思路,全面建立稀缺资源的价格机制。长期以来,单一的政府定价、计划定价使得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价格一直处于低于价值水平的状态。因此,“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在现阶段显然会提升多数资源的价格水平,这将是真实价值、均衡价值的水平。但是,对于土地等人类广泛依存的稀缺资源,完全的市场竞争定价并不一定符合社会的整体理性。一方面,建立稀缺资源价格机制要以市场为重点,另一方面,也要研究政府如何在适当的领域、通过合理的途径参与价格管理、引导和调控的机制,这也是价格机制必要的组成部分。这方面工作除需要改革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外,还需要完善税收、产权等多方面制度,仍然是一个系统化工作。

再次是要做好信息公开和信息服务,提升价格机制的运行质量。市场各方主体能够充分占有信息既是自由竞争市场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政府实现调控和管理目标的必然要求。目前公众对包括土地在内的房地产市场上的种种误解和非理,很多来自不真实的、甚至别有用心的宣传、炒作和舆论影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政府的信息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远没有到位,其中尚有许多工作要做,许多机制要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