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陶瓷与中国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陶瓷与中国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可以用一种器物来传递它的魅力时,那无疑就是陶瓷

当梦想和熊熊窑火交融在一起的时候,奇迹便产生了。陶瓷,这种经过烈火灼炼的精灵也就带着世人的万般宠爱一直传承下来。当历史展开中华民族绚烂的篇章时,它便相伴于左右。

陶瓷是中国历史的物化见证。人们常常说祖国的历史如何悠久,民族的文化如何灿烂,而中国陶瓷,恰是祖先们无比杰出的创造,恰是数千年沧桑迭代的证人。我们伟大的陶瓷匠人把年代的内涵与艺术的价值,像器物与釉色一样烧在一起而浑然一体。每当我们仔细审视那些精美瓷器的时候,我们可以窥得秦汉人的豪放,隋唐人的雄壮,宋人的儒雅,金人的不羁,元人的粗犷,明人的含蓄,清人的热烈。它们便像一位淡定的君子,或是一位文静的佳人,在历史深处向我们讲述着一代代泥土的故事与火焰的传奇。

陶瓷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陶瓷见证了我们祖先从择水而栖的原始状态到人类文明的稻种耕收,它推动和巩固了我们的定居生活。就从这里开始,陶瓷便盛满了杏花飘香的中华饮食文化,伫立在宏伟壮丽的东方建筑里;它曾伴随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也曾伴随着商旅的驼迹游动于丝绸之路。古彩重画的装饰技艺,闲情逸趣的市井风情,慎重追远的传统孝道,华夷交辉的对外交流,便是中国陶瓷承载东方文明的深厚底蕴。

陶瓷是中国人灵魂的投影。质朴敦厚处,让人想到了民间妇女身上的青染布;精美华贵处,让人想起了故宫的琉璃瓦。江南瓷器的精细,中原瓷器的热烈,南国瓷器的灵秀,北方瓷器的朴厚,让你无法不想到稻米和小麦,让你无法不想到水乡与山塬,也让你无法不想到长江流域的风俗与黄河故道的乡音。

陶瓷是文人墨客的陋室文心。中国式的文化情怀,简直就离不开陶瓷艺术给人带来的精神陶冶。“一字师”郑谷有:“箧重藏吴画,茶新换越瓯。”,韩有:“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徐夤有:“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满腹郁结的孟郊亦有“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的轻快之句。中国文人有悟到妙处的心境,掩书小憩,在静静闲暇里把玩陶瓷,享受的那种愉悦,就像点燃的一支细细的沉香,余烟缭绕,袅袅不绝。

陶瓷是我们心境的一种追求。我们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追求着一种安逸,总在浮躁的背后寻求着一种平静。而陶瓷,她属于雅者、智者、仁者。我们可以在把玩陶瓷的雅念中升腾更高的趣味与追求,这是悠久传统的一脉相承,也是中国文化的顺理成章,更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理解。

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8000~2000年)就发明了陶器。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我们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我们称之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青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青瓷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我们今天所用的无论何种瓷器,追根溯源,都是由青瓷发展演变而来的。青瓷称之谓瓷器之“根”之“母”。所以,千百年来,青瓷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评价。青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先后到日本、朝鲜、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至今,遍及全世界。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青瓷艺术不仅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顶点,而且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也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光彩。是青瓷敲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也使世界至此才了解了中国。

青瓷不及彩瓷的绚烂斑斓,也没有青花的耀眼夺目,但千回百转,青瓷把巧夺天工的美留存人间――一种纯洁清澈沉静凝固的美。人生亦同理,把生命投进岁月之炉吸收光和热,待洗尽铅华依然能散发生命能量,方显生命原色――简约自然富有质感的素静之美。

汲取本色的土揉入大自然中最具生命力的青色,再熔于火,经过800度的素烧和1000多度的釉烧等近80道工序,成就了以其单釉的简洁清澈之美和器形多纹片著称于世的青瓷。青瓷将具有生命气息的历史年轮在真实传递的同时,对接了提倡高尚文化情趣、张扬生命的执著精神。它传承了历史文明,并以其朴拙自然本色和民族纯美文化流畅的灵性浸润了我们的生命。

陶瓷的世界精彩纷呈。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冰纹之美,动魄惊魂。它将精粗、美丑剁出一个界限来,它把朴实与神奇熔化在一起。在我们不断深入的接触、探询陶瓷世界中,我们将会忘记陶瓷本身,而将其化为我们意识的一部分,化为对中国文化更深层的理解。这时我们才真正认识了陶瓷的生命,一个为中华文化凝聚固化而存在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