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软实力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文化形态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软实力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文化形态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可以从高职院校文化的原生形态、知识形态、经济形态、技术形态、社会形态等五种形态来考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推动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软实力;文化形态;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87-0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事关我国综合实力提高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是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文化内在结构角度来阐述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与实践较多,而从高职院校发展和自身所担负的使命来看,从文化形态视角来揭示其文化软实力的内原动力、构成元素及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的性质特征对应着特殊的文化形态,体现出有别于普通院校、中职学校文化形态的差异性和个性标准。

一、高职院校文化的原生形态

原生形态就是指观念形态,即价值观、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文化能够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为根本的影响因素,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潜力。

(一)高职教育追溯

高职教育起源于工业经济时代,是基于产业分工对大量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而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欧洲工业化发达国家创建了最初的高职院校,如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等。我国职业教育肇始于洋务运动时期。民国时期,“壬戌学制”的颁布正式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职业教育开始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1]。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启了与实业界联合举办职业教育的先河。清末实业教育到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潮与实践,是实现高职教育模式转型的重要基础。

(二)高职教育的技能本位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理念并不清晰,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并不明显。在国外高职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增强文化自觉,进行文化自省,探寻符合高职内在规定性的文化内涵,逐渐从普通高校的“光环”之下走出来,在回归中寻找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培养职业能力成为高职院校文化之本,锻造职业精神成为高职院校文化之魂。高职院校文化内涵非常丰富,高教性、职业性、区域性、经济性、市场性、地缘性、社会性等具有明确特质性的标识性特征逐步被人们所认知。

二、高职院校文化的经济形态

(一)经济形态的内涵

经济形态是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生产活动的抽象描述,包括生产模式、主导产业、基本结构及政策等。高职教育与经济界联系紧密,成为为经济界输送知识、人才、科学技术等的重要来源。因而,经济性是高职院校的普遍和基本特征,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办学和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基于经济性特征,高职院校要面向区域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形成与区域核心产业、相关产业和附加产业等相适应的专业群。

(二)基于经济形态下的产学合作

从高职与经济界合作来看,已经实现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转变。从另一个角度看,经济形态下的硬指标是体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产学合作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文化与产业文化对接越紧密,高职院校与产业发展联系就越紧密,高职院校与产业的互动机制就越灵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就越强。鲜明、独特的高职院校文化经济形态,能有效促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高职院校文化的知识形态

知识形态是指有意义的有序信息的抽象化符号表征形式。作为育人之地,大学将反映精神产品的创造与需求纳入课程、教材,凝结为文化的知识形态。课程和教材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以课程、教材为载体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实现文化教化与文化启蒙。

(一)高职课程知识形态的发展历程

高职院校最初的课程面貌和发展取决于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科知识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所固有的面貌与发展的根本属性。由于学科课程脱离生产实践,20世纪60年代末,加拿大区域经济发展部实验项目分部和纽约学习通用公司提出了一种课程开发方法:DAC UM(Develop A Curriculum)。后来,德国又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这些课程开发方法,密切了职业教育课程与生产实践活动的关系,把分析确定生产实践需要的职业活动作为首要任务,然后把筛选出来的典型职业活动作为课程内容纳入到课程之中。

(二)高职教育知识形态价值取向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应加强学生的职业人文教育,避免技能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做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统一。要设计与实施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课程、职业心理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法律法规课程等,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学生不仅应具有职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应具有职业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职业的态度和情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的统一。

四、高职院校文化的技术形态

(一)技术形态内涵

技术形态不是指单纯的“硬技术”,而是指高职的技术教育生成形态,凸显创造力、创新力的应用整合。高职院校文化的知识形态、技术形态都体现了文化的选择、传承与创新,技术形态则更多地体现了文化的创新与创造。高职院校通过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式,实行文化育人与传承,服务社会、服务科技的职责。技术形态越强,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外显性则越强,文化则越具有创新力。

(二)技术形态的主要体现

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到企业学习掌握技术,紧紧围绕企业生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把智力资源与科技成果及时转移到企业,帮助企业加快技术创新。高职院校还应发挥职业教育促进传统文化、技艺、工艺传承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应该成为技术发明的前沿阵地、技术应用性研发的中心,教师通过开展应用性技术研发,了解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掌握专业技术的前沿动态,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学到最新的科技知识。

五、高职院校文化的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指形成一种职业教育社会文化环境,并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在工业文明时代,职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作为培养“准职业人”的高职院校,其文化形态对于个人生活和整个社会都会产生诸多影响。

(一)社会引导作用

高职教育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就要注重职业文化的社会引导作用,以其对“技术”和“职业”的深度解读和文化传播,延伸人们对“科学——技术”、“理论——实践”的认识,拓展人们既定的思维范式,引导人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关注以“工作实践”为中心的“技术实践”[3]。依靠职业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的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整合作用,进而对整个教育观念、价值观念与社会观念产生重大影响。

(二)社会服务性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一种终身教育,应与产业园区、社区融为一体,为产业园区、社区直接提供服务,使企业、居民接受服务、享受服务,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欢迎。如增加受训者就业、生涯发展和晋升的机会;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和目标;公民或个体把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自我发展的选择;愿意对职业教育与培训进行投资等[4]。

(三)对外拓展性

向农村延伸、向国际看齐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高职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负有重要责任,具有其他教育培训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既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领域,也是职业教育未来五年的新亮点。培养具有较宽国际视野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2012- 02-13.

[3]林丽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创新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4]马树超,郭杨.历史的抉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Analysis on the Cultural Mod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View of Soft Power

LIU Ling

(Ningbo Cit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ingbo Zhejiang 315100, Chin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mportant position for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as well as key field for enhancing soft cultural power of the n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of soft cultural power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an be reviewed from five cultural modalities including original modality, knowledge modality, economic modality, technological modality and social modality to boost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 cultural power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oft cultural power; cultural modal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2-02-18

作者简介:刘玲(1975- ),女,江西上饶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提升实践研究》(编号:KT2011317),主持人:

刘玲;2011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提升实践研究》(编号:YGH_143),主持人: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