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造性思维与大学生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造性思维与大学生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而许多人在探讨创新时总偏重于创新的内容、创新成果及其价值的实现。往往忽视了创造者本身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创新活动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 关于创造性思维

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类型,根据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是人类在劳动协作和语言交往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借助于语言、符号与形象作为载体,间接地概括地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复杂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人的思维,一方面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后天的开发、教育、训练与社会实践。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这美丽的花朵不仅需要阳光、土壤和水,还需要精心的培育和呵护,一般思维如此,创造性思维更是如此。

许多学者都对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笔者认为根据创造性活动水平和层次的不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专指那些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它能够创造出新的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即必须是“独创的”并且是“恰当的”。这是较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如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政治家的新的治国理念等等。从广义上讲,凡是能够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突破固定逻辑通道,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都称为创造性思维。只要对于个体经验来说是新颖的独创的即可,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创造性活动。学生的创造性水平与科学家艺术家相比是具有很大差别的,只要学生能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独立的思考,提出一些新的东西,就可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至少具有创新的成分。

2.创造性思维的形态

(1) 发散思维

这个概念是由武德沃斯于1918年提出的,后来吉尔福特在“智力结构三维模型”中作了进一步阐释,而且认为创造思维或者说主要是发散思维,这在国内的影响很大。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和创造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原始信息出发,朝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寻求各种不同的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特点,运用这种思维方式,首先在思维速度上,思维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念头,在思维表达上反应敏捷少有阻滞;从跨越度上来说,它能够改变思维的方向,可在不同的领域内表达不同的概念;从独特性上来讲,能产生新颖和不同寻常的念头,以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角度认识事物,这是最高层次的发散指标,在发散思维中起到核心作用,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向。

此外,发散思维虽为创造活动提供了许多创新的观点,但创造性成果的实现往往也离不开收敛思维。收敛思维为解决问题寻找最佳答案,并最终得出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答案。当代科学史家和哲学家库恩指出:发散思维是自由奔放的思考,收敛思维则受到一定传统的约束。在创造性思维中人们总是从已有的信息出发,经过重新的联想、加工、组合得到许多新的方案和信息,然后经过收敛思维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获得唯一的最佳结果。

(2) 反向思维

又称逆向思维,它要求思维者突破思维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是与传统的习惯的逻辑的思维方向相反的一种思维,“习惯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创新。”反向思维就是与常理背道而驰,在突破传统的过程中标新立异,它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最活跃的成分之一。它要求思维者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想常人不敢想之事。如牛顿见到苹果落地,就问自己为什么苹果不往天上飞?由此诞生了引力定律。反向思维为创造者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3) 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人脑基于有限的信息数据,调动已有的经验知识,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操作和逻辑推理过程而直接迅速的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有学者认为它是思维的洞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感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依据,使思维有可能实行跳跃、越级和采取捷径。前苏联的凯德也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创造能离开直觉活动”。在创造性活动中往往不存在一种凝固不不变的逻辑通道,它往往并存着多种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借助直觉思维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进行选择,在各种不确定的空间条件下敏感地捕捉有效信息,在有限的证据下直接快速地做出预见和决策。

(4)灵感思维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达到高潮阶段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灵感,既不是从天而降,也非心血来潮的产物。柴可夫斯基说得好,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灵感状态的特点是,创造性想像极为活跃,创造性思维极为敏锐。它具有瞬间突发性的特点,不期而遇转瞬即逝,同时灵感往往是在思考者高度入迷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景下,忽然产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因此它是对人们艰苦劳动的一种奖赏。是以创造者对解决任务的方法的不断寻觅,孜孜以求,长期探索为前提的。灵感状态是思维的顶峰状态,使问题迎刃而解,往往能够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二、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

渗透和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是大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升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特点。

首先要求教师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大学生的思维状况,专业要求等设计教学计划,课堂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安排好现场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猜测、分析、讨论。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运用一些独特的思维训练方法,如运用一题多解、头脑风暴法、列举法等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能力,引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或运用反证法、逆向推理法等,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思维。

再次,帮助学生掌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如美国的许多研究性大学中专门开设了创造学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大学生只要提出自己以前没听过、没见过、没接触过的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等,都应视为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并应当予以尊重、鼓励和奖赏。

2.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居里夫人把好奇心看成学者的第一美德。保持一颗“童心”,就是要求我们不要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失去了好奇心。好奇心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质疑。中国的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应试教育,普遍缺乏善于质疑的态度,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余地,无论在课堂上、在实验中还是在课外科技活动时,都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提问,教学不能满足于使学生听懂会用的水平上,要善于提出新颖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转移到发展智力的广阔天地中,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展渗透和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科研活动。

3.重视研读原创性著作

大学生拥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大量研读相关领域优秀的原创性著作是锻炼创造性思维的一条捷径,它使大学生获得了与伟大思想交流的机会,使我们能够在原创性思想的高度上思考,从伟人的思维中不断地检验和启发自己的思维。在谈起哲学学习时,有人这样形容哲人康德:“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1]可见,要有所创新,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犯错的机会,节省我们创新工作的时间。此外,是怎么读的问题,我们既不能一般的阅读也不能漫无目的读,应是有目标有秩序的研读。陶志琼等人提出了研读原创性著作的三个步骤[2]:求真,把握原著是什么?还所读之书以本来面目;求善,批判性的阅读,加入自己的主观评判;求美,从批判中显露读者的希望,创造性的思考并回答同一问题。

4.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

古今中外的成功事例无不在告诉我们,优秀的创造活动离不开创造者优良的心理品质。

(1)强烈的兴趣:兴趣是进行创造性活动原动力,如果缺乏兴趣,要在本领域内进行创造性活动是几乎不可能的。正如猫抓下的夜莺会失去自己的唱歌能力一样,不是发自内心自愿的、强制性的思维活动也难以结出创造性的思维成果[3]。

(2)顽强的意志力:天才出于勤奋,创新人才更需要坚韧性、自制力等优良的意志品质,因为不管一个人的天赋多高,对自己的思维对象怀着多么热烈的兴趣,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毅品质,要想创新也是很难的。所以要在学习研究中不断地对学生提出任务,严格要求,使他们锲而不舍的关注于自己学习研究的事物。

(3)乐观向上的个性: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懒惰、骄傲、安于现状等消极个性,鼓励学生的勤劳、勇敢、乐观、豁达、谨慎、探究等积极的个性。

综上所述,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它对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断的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最终创造性的认识和解决问题。正如高尔基所说: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又是一切奇迹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郑昕.《康德学术》[M].商务印书馆 1984,第1页

[2]陶志琼,.《关于“创造性人才”及其“读德”的理性思考》[J].《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国际比较》.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3]俞吾金. 《创造性思维三提议》[J].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