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运用“火郁发之”理论治疗痤疮理论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运用“火郁发之”理论治疗痤疮理论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火郁发之 痤疮 探讨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损容性。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发病率为高[1]。在实习侍诊期间,常见痤疮患者因失治误治导致面部形成囊肿、瘢痕,然经老师结合“火郁发之”理论用中药辨证施治者多恢复较好,疗效显著,尚未见形成囊肿及瘢痕者。本文仅就有关“火郁发之”的理论渊源、意义及临证用于治疗痤疮进行了探析,以期为临床运用该理论治疗痤疮提供理论依据。

“火郁发之”的理论渊源及意义

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火郁即为心郁,心为火脏,后世认为,《内经》所说火郁之证不仅因外感所致,内伤因素也可导致,包括七情内伤、痰饮、瘀血、宿食停积等,凡是造成郁滞的因素均可导致火郁病证发生,从而出现气机闭而不通,或通而不畅,气血运行受阻,郁而化火之证[2]。其治“发之”王冰曰:“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3]张景岳之说更为全面确且:“发,发越也,……故当因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4]后世多以升散、透达、升宣之品治疗外感表邪,内有郁热之火郁证,常用麻黄、升麻等药,且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凡因内伤因素所致之五脏郁火均可运用火郁发之之法[5]。

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痤疮,在中医文献中多以“粉刺”谓之。如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关于痤疮病机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内经》时代,《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劳汗当风,寒薄为酸,郁乃痤”。可见,《内经》认为“郁”是痤疮发病的关键。

验案举隅

患者,女,18岁,颊部及额部对称性出现白头粉刺,散在出现暗红色结节及囊肿,按之有波动感,因在他处已接受中西医治疗2个月未见好转经亲友介绍前来就诊。患者自述常有口苦、便秘等症状。观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老师诊断为痤疮,并认为本例为湿热郁滞所致。方药:柴胡10g,浙贝母10g,黄芩10g,佛手10g,蒲公英20g,玄参10g,莪术10g,桔梗10g,忍冬藤10g,白术10g,党参10g,野10g,枳壳10g,麻黄10g,甘草5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共5剂;并嘱其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刺激及油腻之物,慎用化妆品,早睡早起,适当运动。服药5日后复诊,口苦,便秘症状消失,面部痤疮明显减轻。继服5剂,患者痊愈并介绍其室友前来就诊。

按:本例患者属痤疮,中医为湿热郁滞证,老师用中药辨证施治,方中蒲公英、野清热解毒,黄芩清热燥湿,玄参凉血清热,浙贝、桔梗清热化痰,枳壳化痰消痞,柴胡、佛手疏肝理气,党参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莪术破气消滞,甘草清热解毒,健脾祛痰。全方以清热解毒,健脾燥湿为主;又佐以理气化痰。其中最为精妙之处在于老师遵《内经》“火郁发之”理论使用麻黄,麻黄其性辛温,可发散郁火,透邪外出。火热之邪散去,湿邪便易解除。此外,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认为痤疮的发病主要与雄激素、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和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四大原因有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化学成分中所含挥发油具有发汗作用,麻黄碱能使汗腺分泌增多增快。麻黄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6]。麻黄可通过发汗作用增加皮肤代谢,防止毛囊口堵塞,亦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可见,麻黄对于痤疮的确有治疗意义。

讨 论

痤疮给许多年轻人带来了无限烦恼。现代医学尚无特效办法,经常遇到一些年轻学生因面部严重痤疮就诊,还包括外国留学生。中医认为,痤疮属于内热盛,不得发散,郁久化毒,波及血分而成。《内经》早有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迫为渣,郁乃痤”。都说明痤疮的发生,与“寒湿外侵,内热郁闭”有关。从发病部位来讲,面部属阳明胃,口唇属太阴脾,而痤疮最易发于这些部位,另外肺合皮毛,所以本病和肺、脾、胃相关;从病机讲,心主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不得发散,化火成毒,故心、肝两脏亦关系密切。中医讲“气有余便是火”,“六气皆能从火化”,五志郁久亦可化火,火郁,是内热(尤其是湿热)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痤疮,就是这种“火郁”证外在表现之一,治疗的方法,当遵照《内经》“火郁则发之”之理。所谓“发”,为发散之意,张子和谓“发为汗之,令其疏散也”。风类药具有升散之性,可以发散火邪,治疗热证属于火郁者。路老临床常用此法治疗痤疮,而取得满意效果。常用发散药物有僵蚕、金蝉花、升麻、柴胡、薄荷、芥穗、防风、羌活、蝉衣等,对于肺胃热势偏重者,加入石膏、知母、黄芩、黄连等苦寒或甘寒之品,少阳热盛者,加入青蒿、黄芩、栀子、郁金等,肾虚相火偏旺,加入黄柏、知母等。因本病波及血分,所以也常加入凉血之品如元参、茜草、茅根、紫珠草、生地、赤芍等。重要的是用了防风、蝉衣、葛根、薄荷等风药发散火郁,给邪以出路,则热邪清,痤疮退。

《内经》认为火郁即心郁,这一点后世有了较大的发展,认为火郁不仅是心郁,也可以是五脏之郁;在治法上也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其中发散、透达之意对于痤疮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运用效果显著。期望临床能够更好加以理解和运用,以为更多的痤疮患者解除疾患。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5.

2 许爱英,党炳林.“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及临床意义[J].陕西中医,2003,24(9):850.

3 张介宾.类经·运气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622.

4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02.

5 郑晓红.《内经》火郁发之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2):55.

6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2.